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94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技术领域,是一种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其包括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内设有上下贯通的截面为长方形的炉膛,二次燃烧室底部出口设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排灰管下部设有插板阀,排灰管的下侧设有灰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在沸腾炉二次燃烧室底部设置具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当高温烟气经过二次燃烧室,在二次燃烧室底部沉积下来的积灰,可全部经过排灰管进入灰斗中,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
,是一种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沸腾炉由燃烧室、二次燃烧室、配风室三部分组成。燃烧室主要有风床、风箱、风帽、排渣管等组成。经筛分粒度≤3mm的炭材颗粒由密闭管道输送至炉顶粉末仓,经圆盘给料机均匀将粉末送至沸腾炉内与由风帽小孔喷出的空气、底渣混合形成沸腾床,产生烘干炭材所需的高温烟气,一般控制在850℃至1100℃,高温烟气依次经过二次燃烧室、配风室后降至700℃,接触炭材对其水分进行蒸发、分离。
[0003]净化灰、除尘灰均可作为沸腾炉产生高温烟气的一种燃料,由于净化灰及除尘灰粒径小,质地轻,在进入沸腾炉内,大部分已充分燃烧,一部分随着高温烟气经过二次燃烧室沉积在底部,在通过底部DN200mm的管线排出,由于二次燃烧室底部是一个平面,在排灰过程中,无法将底部积灰全部排出,必须通过人工进行排灰,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时无法将底部积灰全部排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包括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内设有上下贯通且截面为矩形的炉膛,二次燃烧室底部出口设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排灰管下部设有插板阀,排灰管的下侧设有灰斗,灰斗顶部设有料位计,灰斗下部固定连通有吸灰管线,吸灰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气动阀。
[0006]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7]上述排灰管上端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方筒段,排灰管下端为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筒段,对应排灰管的方筒段和圆筒段的衔接处的排灰管上设有插板阀。
[0008]上述对应排灰管的方筒段和圆筒段的衔接处的排灰管上焊接有插板阀。
[0009]上述二次燃烧室底部内侧焊接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
[0010]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在沸腾炉二次燃烧室底部设置具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当高温烟气经过二次燃烧室,在二次燃烧室底部沉积下来的积灰,可全部经过排灰管进入灰斗中,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时无法将底部的积灰全部排出的问题。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附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二次燃烧室,2为炉膛,3为排灰管,4为插板阀,5为灰斗,
6为吸灰管线,7为料位计,8为气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5]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附图1、2所示,该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包括二次燃烧室1,二次燃烧室1内设有上下贯通且截面为矩形的炉膛2,二次燃烧室1底部出口设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3,排灰管3下部设有插板阀4,排灰管3的下侧设有灰斗5,灰斗5顶部设有料位计7,灰斗5下部固定连通有吸灰管线6,吸灰管线6上固定安装有气动阀8。
[0018]现有的二次燃烧室1底部虽然也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排灰管道,但因受排灰管道的形状和直径大小的限制,二次燃烧室1底部存在死角,在排灰过程中,无法将二次燃烧室1底部沉积的灰尘全部排出,必须通过人工进行排灰,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技术通过在沸腾炉二次燃烧室1底部设置具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3,当高温烟气经过二次燃烧室1,在二次燃烧室1底部沉积下来的积灰,可全部经过排灰管3进入灰斗5中,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沸腾炉二次燃烧室1排灰时无法将底部的积灰全部排出的问题;本技术在灰斗5上设置料位计7,同时,在吸灰管线6上安装气动阀8,将料位计7与气动阀8联锁控制,实现了灰斗5自动排灰的功能。
[0019]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0]如附图1、2所示,排灰管3上端为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方筒段,排灰管3下端为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筒段,对应排灰管3的方筒段和圆筒段的衔接处的排灰管3上设有插板阀4。当需要外排积灰时,打开排灰管3上的插板阀4,沉积的积灰就可以经过排灰管3排到灰斗5中。
[0021]如附图1、2所示,二次燃烧室1底部内侧焊接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3。
[0022]如附图1所示,对应排灰管3的方筒段和圆筒段的衔接处的排灰管3上焊接有插板阀4。
[002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24]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当高温烟气经过二次燃烧室1,在二次燃烧室1沉积下来的积灰,经过排灰管3进入灰斗5中,灰斗5中的积灰由料位计7检测后,当积灰到达一定高度时,气动阀8自动开启,灰斗5中的积灰通过负压的吸灰管线6进行外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内设有上下贯通且截面为矩形的炉膛,二次燃烧室底部出口设有上大下小且天方地圆结构的排灰管,排灰管下部设有插板阀,排灰管的下侧设有灰斗,灰斗顶部设有料位计,灰斗下部固定连通有吸灰管线,吸灰管线上固定安装有气动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沸腾炉二次燃烧室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排灰管上端为横截面为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光智江军李欢栾会东常亮李志刚马伟李金龙李建鹏徐宏段莉飞刘永伟杨晓荣马永涛张飞元郭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