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池抽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91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水池抽水装置,包括:潜水泵,其固设于集水池的底部,潜水泵的出水管与集水池的外部连通,潜水泵连接有电源线;开关,其设于电源线上,开关安装在地面上,用于控制电源线的通断电;浮板,其漂浮在集水池内;定滑轮,其设于开关的上方,定滑轮上设有可绕其中心轴旋转的柔索,柔索的一端与开关固接,另一端与浮板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集水池中废水的高度超过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开关自动打开,使潜水泵向外排水,反之开关关闭,潜水泵不排水,不需要人工观察,实现了自动化排放废水。放废水。放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水池抽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积水抽排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水池抽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水池具有收集、贮存危废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作用。目前处理集水池废水的方式是,先通过工作人员确认集水池装满后,通过抽水泵将集水池内的废水抽到吨箱内,再将吨箱内的废水转移至半固态配伍池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察觉集水池已满时,容易出现集水池中的废水溢到车间的地面上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水池抽水装置,当集水池中废水的高度超过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开关自动打开,使潜水泵向外排水,反之开关关闭,潜水泵不排水,不需要人工观察,实现了自动化排放废水。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集水池抽水装置,包括:
[0006]潜水泵,其固设于集水池的底部,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集水池的外部连通,所述潜水泵连接有电源线;
[0007]开关,其设于所述电源线上,所述开关安装在地面上,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线的通断电;
[0008]浮板,其漂浮在所述集水池内;
[0009]定滑轮,其设于所述开关的上方,所述定滑轮上设有可绕其中心轴旋转的柔索,所述柔索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浮板固接,其中,
[0010]当所述集水池内的废水的高度超过所述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所述开关打开,所述电源线通电,所述潜水泵向外排水。
[0011]优选的是,所述电源线包括A线和B线,所述开关设于所述A线和B线之间,所述开关包括:
[0012]两个第一导电片,其分别与所述A线和B线的相邻端固定连接;
[0013]运动构件,其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片的上方,所述运动构件的顶部与所述柔索固接,底部设有第二导电片,所述运动构件能在所述柔索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上下运动,当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片接触时,所述开关打开;
[0014]其中,所述A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潜水泵连接,所述B线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0015]优选的是,所述运动构件包括:
[0016]壳体;
[0017]套管,其竖直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管的顶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接,底端与所
述壳体的底部固接,每个第一导电片的一侧面贯穿所述套管的侧壁设于所述套管内,另一侧面设于所述套管外,所述两个第一导电片相对设置,所述A线和B线远离所述两个第一导电片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0018]滑杆,其竖直套设在所述套管内,所述滑杆的顶部贯穿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滑杆的顶部与所述柔索固接,所述第二导电片其水平固设于所述滑杆的底部,所述第二导电片的长度等于所述套管的直径;
[0019]弹簧,其套设于所述滑杆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接,底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的顶部固接,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0020]优选的是,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上竖直设有两条滑轨,所述两条滑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片滑动卡接于所述两条滑轨内。
[0021]优选的是,所述浮板的四周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与所述集水池的侧壁滑动抵接,将所述集水池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
[0022]所述集水池的外侧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底部与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连通。
[0023]优选的是,所述进水槽的底部为倾斜的坡面,所述坡面的低端与所述集水池连通。
[0024]优选的是,所述集水池的侧壁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0025]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当废水的高度小于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浮板拉住开关,使开关关闭,电源线无法通电,则潜水泵停止工作,当废水的高度超过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浮板的位置升高,浮板失去对开关的控制,使开关打开,电源线通电,潜水泵向外排水,本新型可实现自动排水,节约人力。
[0027]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池抽水装置的装配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开关的剖面图。
[0030]附图标记:潜水泵1、电源线2、开关3、浮板4、定滑轮5、柔索6、A线7、B线8、第一导电片9、第二导电片10、滑杆11、壳体12、套管13、弹簧14、进水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2]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水池抽水装置,包括:
[0034]潜水泵1,其固设于集水池的底部,所述潜水泵1的出水管与所述集水池的外部连通,所述潜水泵1连接有电源线2;
[0035]开关3,其设于所述电源线2上,所述开关3安装在地面上,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线2的通断电;
[0036]浮板4,其漂浮在所述集水池内;
[0037]定滑轮5,其设于所述开关3的上方,所述定滑轮5上设有可绕其中心轴旋转的柔索6,所述柔索6的一端与所述开关3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浮板4固接,其中,
[0038]当所述集水池内的废水的高度超过所述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所述开关3打开,所述电源线2通电,所述潜水泵1向外排水。
[003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集水池抽水装置包括潜水泵1、开关3、浮板4和定滑轮5,潜水泵1设置在集水池的底部,用于将集水池内的废水排到集水池的外部去,潜水泵1上连接有电源线2,电源线2与电源连接,其目的是使潜水泵1通电;开关3设置在电源线2上,并且安装在地面上,便于人工接触到开关3,开关3的作用是控制电源线2通断电,当电源线2断电时,潜水泵1停止作业,当电源线2通电时,潜水泵1作业;浮板4漂浮在集水池内,随着集水池内的废水水位高度变化而变化,浮板4具有一定的重量;如图1所示,定滑轮5安装在开关3的上方,柔索6绕过定滑轮5的中心轴设置,其可绕定滑轮5的中心轴旋转,柔索6可以是锁链、绳子等材料,柔索6的一端与开关3固接,另一端与浮板4固接。
[0040]使用过程中,废水的高度小于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浮板4拉住开关3,使开关3关闭,电源线2无法通电,则潜水泵1停止工作,当废水的高度超过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浮板4的位置升高,浮板4失去对开关3的控制,使开关3打开,电源线2通电,潜水泵1向外排水,本新型可实现自动排水,节约人力。
[0041]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线2包括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水池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水泵,其固设于集水池的底部,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集水池的外部连通,所述潜水泵连接有电源线;开关,其设于所述电源线上,所述开关安装在地面上,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线的通断电;浮板,其漂浮在所述集水池内;定滑轮,其设于所述开关的上方,所述定滑轮上设有可绕其中心轴旋转的柔索,所述柔索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浮板固接,其中,当所述集水池内的废水的高度超过所述集水池高度的三分之一时,所述开关打开,所述电源线通电,所述潜水泵向外排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池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包括A线和B线,所述开关设于所述A线和B线之间,所述开关包括:两个第一导电片,其分别与所述A线和B线的相邻端固定连接;运动构件,其设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片的上方,所述运动构件的顶部与所述柔索固接,底部设有第二导电片,所述运动构件能在所述柔索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上下运动,当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两个第一导电片接触时,所述开关打开;其中,所述A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潜水泵连接,所述B线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水池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构件包括:壳体;套管,其竖直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套管的顶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接,底端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永利王平田利军王书涵田农裴志强李洪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波特蓝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