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绞线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将两根电线绞接在一起普遍是人工手动进行,人工手动将两根电线绞接在一起时,首先需要人工手动用小刀将电线绞接处的外皮剥开,接着将两根电线内的铜线穿插在一起,随后将两根电线的铜线绞接在一起,此方式操作繁琐、工作效率慢,且手动用小刀剥皮的过程中,易将手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能够自动对电线进行剥皮、能够防止手被划伤的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包括机壳,其底部两侧均连接有底座;安装架,机壳顶部一侧连接有两个安装架,安装架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与第一导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转杆,滑块上转动式连接有转杆,转杆端部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持板,第一弧形夹持板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持板,第一弧形夹持板和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其底部两侧均连接有底座(1);安装架(3),机壳(2)顶部一侧连接有两个安装架(3),安装架(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导轨(4),第一导轨(4)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滑块(5),滑块(5)与第一导轨(4)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6);转杆(51),滑块(5)上转动式连接有转杆(51),转杆(51)端部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持板(7),第一弧形夹持板(7)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弧形夹持板(8),第一弧形夹持板(7)和第二弧形夹持板(8)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9);卡住组件(10),第一弧形夹持板(7)和第二弧形夹持板(8)之间设有卡住组件(10);切割组件(11),机壳(2)上设有切割组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卡住组件(10)包括:第一连接板(101),第二弧形夹持板(8)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1);第二导轨(102),第一弧形夹持板(7)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导轨(102),第二导轨(102)上滑动式连接有卡板(103),卡板(103)与第一连接板(101)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组件(11)包括:滑轨(111),机壳(2)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滑轨(111),滑轨(111)与机壳(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112);滑板(113),对应的两个滑轨(111)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滑板(113),滑板(113)与滑轨(11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14);切割刀(115),滑板(113)两侧均连接有切割刀(115);导向板(116),机壳(2)两侧内壁的中部均连接有两个导向板(116),导向板(116)与滑板(113)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动组件(12),拉动组件(12)包括:第一滑动架(121),机壳(2)一侧中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架(121),第一滑动架(121)上转动式连接有两个连杆(123),连杆(123)上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122),连接杆(122)与滑板(11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剥皮的绞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13),驱动组件(13)包括:减速电机(131),机壳(2)另一侧安装有减速电机(131);第一转轴(132),机壳(2)靠近减速电机(131)的一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132),第一转轴(132)与减速电机(131)连接;第二转轴(133),机壳(2)另外两侧的下部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133),第二转轴(133)一侧连接有绕线轮(134);第一定滑轮(135),机壳(2)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卫彬,杨丽红,许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云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