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35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对第2栅极G2加上低电位的加速电压V2。对第6栅极G6供给第1聚焦电压Vf1。对第3栅极G3及第7栅极G7供给动态聚焦电压(Vf2+Vd)。在第2栅极与第3栅极之间形成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具有聚焦作用的预聚焦透镜,在第3栅极与第4栅极之间形成水平方向具有发散作用,垂直方向具有聚焦作用的非轴对称透镜单元。预聚焦透镜与非轴对称透镜单元互相静电耦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阴极射线管装置,特别涉及装有进行动态像散补偿的电子枪构件的阴极射线管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具有发射三束电子束的一字型电子枪构件及产生使该电子枪构件发射的三束电子束偏转的偏转磁场的偏转线圈。该偏转线圈形成由图9A所示的枕型水平偏转磁场10及桶型垂直偏转磁场构成的非均匀磁场。通过这样的非均匀磁场中的电子束6受到偏转像差即偏转磁场包含的像散的影响,即面向荧光屏周边部分的电子束6,由于偏转像差,受到垂直方向过聚焦那样的力11V。因此如图9B所示,即荧光屏周边部分的束斑产生失真,使得在垂直方向具有扩展的光晕12,同时在水平方向具有扩展的核心13。阴极射线管越是大型化,或者偏转角度越大,则电子束受到的偏转像差越大。这样的束斑失真使荧光屏周边部分的清晰度显著恶化。作为解决由于这样的偏转像差引起的清晰度恶化的手段,有日本专利特开昭61-99249号公报、特开昭61-250934号公报及特开平2-72546号公报揭示的电子枪构件。这些电子枪构件如图10A所示,基本上都是具有第1栅极至第5栅极而构成,沿电子束前进方向,形成电子束发生部分GE、四极透镜QL及最后的主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电子枪构件及偏转线圈,所述电子枪构件具有至少产生一束电子束的电子束发生部分及使该电子束发生部分产生的电子束聚焦在荧光屏上的主电子透镜单元,所述偏转线圈产生使该电子枪构件发射的电子束偏转并在荧光屏上沿水平方向及 垂直方向扫描的偏转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构件具有构成所述电子束发生单元的包含供给电位较低的第1电平电压的阴极的多个电极,供给高于所述第1电平的第2电平聚焦电压的至少一个聚焦电极、供给在接近所述第2电平的基准电压上叠加与所述偏转 磁场同步变化的交流分量得到的动态聚焦电压的至少一个动态聚焦电极、以及供给高于所述第2电平的第3电平阳极电...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1-9 001451/01;JP 2001-11-8 343575/01;JP 201.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电子枪构件及偏转线圈,所述电子枪构件具有至少产生一束电子束的电子束发生部分及使该电子束发生部分产生的电子束聚焦在荧光屏上的主电子透镜单元,所述偏转线圈产生使该电子枪构件发射的电子束偏转并在荧光屏上沿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扫描的偏转磁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枪构件具有构成所述电子束发生单元的包含供给电位较低的第1电平电压的阴极的多个电极,供给高于所述第1电平的第2电平聚焦电压的至少一个聚焦电极、供给在接近所述第2电平的基准电压上叠加与所述偏转磁场同步变化的交流分量得到的动态聚焦电压的至少一个动态聚焦电极、以及供给高于所述第2电平的第3电平阳极电极的至少一个阳极电极,与所述电子束发生单元相邻配置供给动态聚焦电压的第1动态聚焦电极,与该第1动态聚焦电极相邻配置供给聚焦电压的第1聚焦电极,在使电子束偏转时,在所述电子束发生单元与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之间形成的第1电子透镜单元,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分别具有聚焦作用,在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与所述第1聚焦电极之间形成的第1非轴对称透镜单元,在水平方向相对具有发散作用,同时在垂直方向相对具有聚焦作用,所述第1电子透镜单元与所述第1非轴对称透镜单元之间静电耦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电子透镜单元与所述第1非轴对称透镜单元的综合透镜作用,在垂直方向具有随着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大而增强的聚焦作用,在水平方向与电子束偏转量无关,并与垂直方向的透镜作用相比,具有实质上不变化的透镜作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是具有近似圆形电子束通过孔的板状电极,所述第1聚焦电极在与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的相对面设置非轴对称透镜形成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轴对称透镜形成装置是水平方向孔径大于垂直方向孔径的电子束通过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与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相邻的构成所述电子束发生单元的电极,具有近似圆形电子束通过孔的第1动态聚焦电极,以及具有水平方向孔径大于垂直方向孔径的电子束通过孔的第1聚焦电极,形成各电子透镜单元,所述各电子透镜单元在与所述偏转磁场同步作用时,其综合透镜作用,在垂直方向具有随着电子束偏转量的增大而增强的聚焦作用,在水平方向与电子束偏转量无关,并与垂直方向的透镜作用相比,具有实质上不变化的透镜作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形成的电子束通过孔的孔径与所述第1聚焦电极形成的电子束通过孔的垂直方向孔径近似相同。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的电极长度为t,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的电子束通过孔孔径为A,所述第1动态聚焦电极与所述第1聚焦电极之间的距离为L时,满足下述关系。(A-t)≥(L/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聚焦电压在将电子束聚焦在所述荧光屏中心部分即无偏转时,比所述聚焦电压低,另外随着电子束偏转量增大而变化,使得与所述聚焦电压之差缩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子透镜单元包括供给所述聚焦电压的第2聚焦电极,供给所述动态聚焦电压的第2动态聚焦电极,以及所述阴极电极,当使电子束偏转时,在所述第2聚焦电极与所这第2动态聚焦电及之间形成的第2非轴对称透镜单元,在水平方向相对地具有聚焦作用,同时在垂直方向相对地具有发散作用,而在所述第2动态透镜单元,其构成是随着电子束偏转量增大而至少垂直方向的透镜作用减弱。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聚焦电压在将电子束聚焦在所述荧光屏中心部分,即无偏转时,比所述聚焦电压低,另外随着电子束偏转量增大而变化,使得与所述聚焦电压之差缩小。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极射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动态聚焦电极与所述阳极电极之间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宫淳一大久保俊二长谷川隆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