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晓丹专利>正文

复合电极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29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的放电灯,它的灯芯由大圆筒阴极和小圆筒阳极组成同轴复合结构。这种复合电极放电灯与分流线路配接使用可消除早期黄黑现象,有效延长灯的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电灯,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电极的放电灯。中国专利94107795.0提供了一种分流点灯的支术方案,该方案保留了工频点灯的基本特性,避免了高频点灯的谐波污染,防止了整流倍压点灯的汞泳现象。分流线路配接的放电灯必须具有四个独立的电极,同端两个电极中至少有一个电极上涂有发射材料。电极上的发射材料采用氧化物电子粉时,灯管存在早期黄黑与较长寿命之间的不相称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分流线路提供给同端两个电极较高的触发电压,使灯管瞬间启动,但在点灯过程中这一触发电场依然较强,造成了持续性的溅射和蒸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电灯,这种灯启动时仍能提供充足的电子,但点灯过程的溅射和蒸发却不显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放电灯的灯芯由同轴圆筒形阴极和阳极组成。放电灯灯芯上的阴极做成大直径圆筒,阳极做成小直径圆筒,两者组成套筒式同轴复合电极。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图中I表示阳极、C表示阴极。当分流线路供电时,阳极I和阴极C之间立即击穿电离,产生足够的初始电子,在界端高电压的作用下迅速启动灯管;在点灯过程中,由于电场E的分布呈辐射状态,在阴极附近电场线较疏,电场较弱,正离子到达阴极表面能量也小,这样对阴极的轰击和溅射也就不大。做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图中1为大直径圆筒状钨丝螺旋阴极,其上涂有电子粉;2为小直径圆筒状阳极,除了钨丝螺旋外,也可以是钨杆或镍杆;3为固定阴极螺旋的内导丝;4为部分玻璃芯柱。用这种灯芯封口制作的复合电极放电灯与中国专利94107795.0提供的分流线路配接使用,达到了消除早期黄黑,有效延长灯管寿命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玻管、灯芯、灯头组成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灯芯由同轴圆筒形阴极和阳极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玻管、灯芯、灯头组成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灯芯由同轴圆筒形阴极和阳极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灯芯上的大直径圆筒为阴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峦王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王晓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