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水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吸水花盆,其基本结构为双层一体花盆,层间设有隔板,上层为栽培盆,盆中有土,下层为贮水盆,贮水盆上设注水口,隔板上有孔,孔内安放颗粒状物质制成的多孔吸水头,吸水头上部置于隔板以上的栽培盆中,下部置于隔板以下的贮水盆中,其特征是吸水头是以石英砂为主体,其粒径为0.5-0.005mm,孔隙率>40%。在栽培盆中的吸水头部分,套有至少一节管壁有透气孔的活动套管。(*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养花用的花盆,特别是一种利用毛细管原理制成的自吸水花盆。许多人都喜欢养花,可是,不少人又养不好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浇水不好掌握,花卉是比较娇气的,水浇多了会烂根,少了会干花;有时忘了浇水,有时外出又惦记着浇水,十分烦人。如何做到浇水方便、又能使花盆有适宜的水分,是大家关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少人试制过各种花盆,其中利用毛细管原理的不乏其人,根据这一原理,用细小颗粒物质做成一根吸水管(头),吸水管(头)里面的所有颗粒之间孔隙都充满水,它从下面的贮水盆通到上面栽培盆的盆土中,把贮水盆的水吸引到上面栽培盆中去,盆土与吸水管(头)接触后,不断向外扩散水份,逐渐使盆土保持湿润,供给植物需要。也有用棉、绒、毛和玻璃纤维等材料做成条、带状,把贮水盆中的水吸入到栽培盆的盆土中。但进一步研究毛细管原理时发现,吸水头下部吸水后,由于毛细管弯月面的作用,水分会沿着吸水头上升,其上升的高度及速度与毛细管的孔径(相对于材料的粒径)成反比,吸水头的孔径越小,水分上升越高,水量也越多。但是,当其孔径在大于0.2毫米时没有毛管作用,另外,在小于0.001毫米时也不起毛管作用。然而,一般花盆都不会太高,也就是说吸水头不需要将水输送到0.5米以上的高度,因此,吸水头材料的粒径也不需要选择很细的。另外,吸水头中的水分分布并不上下均匀的,由于重力的作用,下面水多上面水少,其分布与孔径大小有关,孔径越细,吸水头含水量高的部分较长,反之,吸水头含水量高的部分较短。那么,调节好孔径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合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需要。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合适粒径的多孔吸水头,并根据各种花卉水份要求量不同,在吸水头外还加设了活动套管,以控制供水量,实现自吸水花盆的功能。本技术目的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自吸水花盆,其基本结构为双层一体花盆,层间设有隔板,上层为栽培盆,盆中有土,下层为贮水盆,贮水盆上设注水口,隔板上有孔,孔内安放颗粒状物质制成的多孔吸水头,吸水头上部置于隔板以上的栽培盆中,下部置于隔板以下的贮水盆中,其特征是吸水头是吸水头以石英砂为主体,其粒径为0.5-0.005mm,孔隙率>40%。在栽培盆中的吸水头部分,套有至少一节管壁有透气孔的活动套管。吸水头的直径约小于等于栽培盆径的1/10,吸水头的高度在栽培盆中的部分≤1/2盆土高度,在贮水盆中的部分与贮水盆深度等高。隔板上设有数个通气孔,在隔板下的贮水盆上端水线处壁面开有数个溢水孔。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2为图1的实施例的隔板;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为带有套管的一种吸水头形式。参看图1-4,1为贮水盆,2为栽培盆,3为活动隔板,隔板可放置于制成台阶状的吸水头4上,协助承受上层泥土的重量,为节约材料,吸水头可制成中心空腔5,隔板3上布有3个透气孔6,隔板中心孔4′供吸水头穿出。贮水盆的注水方式可在隔板边缘开一个小孔7,供水管10插入,水管上端露出栽培盆方便加水。也可在隔板下的贮水盆壁上开数个小孔8,此孔也可向贮水盆内补水,同时,此孔还兼有贮水盆水过量的溢水作用。由于吸水头是根据毛细管原理制成,其材料粒径及孔隙度是吸水量的重要因素,而吸水头的形状关系不大,因此吸水头可制成圆柱、锥柱、棱柱或其他形状(特殊形状花盆可制成相应特殊形状的吸水头),如图4可制成头部为蘑菇状的吸水头。由于吸水头沿高度含水量分布不均,顶端的蘑菇头部分含水量比下面低,如果所栽培的植物需水量大的话,可以用一节套管,甚至可以不用套管,使吸水头全部裸露在外面与盆土接触,充分供水;反之,植物需要含水量比较小,则可以两节套管9,仅让吸水头上端,含水量比较小的蘑菇状部分与盆土接触,吸水头供水就比较小。为了方便使用,把套管做成两节,用上两节套管的供水量最小,用一节套管的供水量次之,不用套管的供水量最大。另外,套管壁有许多小孔,可用来透气和向下排走多余的水。吸水头的主要材料是石英砂,配料有钾长石、玻璃等高温烧结而成。石英砂的粒径大小对吸水强度、供水速度起决定性作用。粒径一般在小于0.5毫米,孔隙率40%以上的,吸水头中的毛管水都能上升到离水面10厘米以上,粒径越细,上升越高。但是,吸水头上离水面越远处的含水量越小,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经我们多次试验结果认为,粒径小于0.5毫米的吸水头可以满足一般花卉的需水要求,然而,对于需水较多花卉需要粒径小于0.05毫米的吸水管。吸水头大一点有利于传导水分,但是,它的大小、长短还要与花盆相适应。例如,对于25厘米直径的花盆,吸水头直径一般在2厘米,长15至20厘米左右,上部一般在5至10厘米左右(不超过盆土高度的1/2)。吸水头直径可为1-5cm,大约是栽培盆直径的1/10。贮水盆的深度约5至10厘米左右,一般可供水一两个星期,还要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气候情况。贮水盆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栽培盆高度的1/3,从整体来看不易造成与一般花盆的太大差别。自吸水花盆的材料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一般可采用塑料、陶土、玻璃纤维等制成。图3为长方形花盆中安放多个吸水头的形式,此种花盆一般放在阳台上可与住室美观协调。本技术解决了养花与浇水的矛盾,使养花浇水更加科学,肯定会受到众多养花者的欢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吸水花盆,其基本结构为双层一体花盆,层间设有活动隔板,上层为栽培盆,盆中有土,下层为贮水盆,贮水盆上设注水口,隔板上有孔,孔内安放颗粒状物质制成的多孔吸水头,吸水头上部置于隔板以上的栽培盆中,下部置于隔板以下的贮水盆中,其特征是吸水头是以石英砂为主体,其粒径为0.5-0.005mm,孔隙率>40%。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吸水花盆,其基本结构为双层一体花盆,层间设有活动隔板,上层为栽培盆,盆中有土,下层为贮水盆,贮水盆上设注水口,隔板上有孔,孔内安放颗粒状物质制成的多孔吸水头,吸水头上部置于隔板以上的栽培盆中,下部置于隔板以下的贮水盆中,其特征是吸水头是以石英砂为主体,其粒径为0.5-0.005mm,孔隙率>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水花盆,其特征是在栽培盆中的吸水头部分,套有至少一节管壁有透气孔的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苑璋俞金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