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拉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80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拉直机,包括第一拉线区,所述第一拉线区一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主动轮,且第一拉线区另一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并且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一拉线区的内部连接设置有若干从动排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二电机以及第一齿带轮的带动进行转动的工作,第一齿带轮利用连接齿带的作用可带动第二齿带轮以及第一从动轮随着第一主动轮共同进行转动的工作,则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转动的同时可利用对铜线的输送拉扯工作使多组从动排轮进行辅助转动的工作,实现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从动排轮对铜线进行输送的同时会对铜线进行简单的拉直工作。送的同时会对铜线进行简单的拉直工作。送的同时会对铜线进行简单的拉直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拉直机


[0001]本技术涉及铜线加工
,具体为一种铜线拉直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生产原料铜线进行卷收时,虽然利用现有技术的卷收速度较快,并且也能够对其进行拉直处理,但是在卷收过程中或导致卷收辊上的铜线错乱,不利于后期使用,因此,现有的铜线拉直机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问题如下:
[0003]1、现有的铜线拉直机,拉直效率较低,降低成品质量效率,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
[0004]2、现有的铜线拉直机,在对铜线进行拉直工作时,无法根据铜线直径大小来调节两个拉直轮组之间的距离,降低装置的适用领域;
[0005]3、现有的铜线拉直机,对于铜线收卷工作的效率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拉直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铜线拉直机,拉直效率较低,降低成品质量效率,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拉直机,包括第一拉线区、第二从动轮、连接箱和拆装机构,所述第一拉线区一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主动轮,且第一拉线区另一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并且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一拉线区的内部连接设置有若干从动排轮,所述第一拉线区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二拉线区,且第二拉线区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二从动轮,并且第二从动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的顶部以及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活动槽,且第二拉线区的内部正面位置连接设置有若干辅助拉线转轮,第一拉线区以及第二拉线区内部设备可共同实现对铜线进行运输导向以及辅助拉直的工作,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连通,进行共同转动工作,则从动排轮可随着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的运动进行共同转动的工作,第二主动轮通过电力驱动进行转动,则第二从动轮可随着第二主动轮的转动进行转动工作,则辅助拉线转轮设置有多组,可提高铜线拉直的效率,且同样起到导向铜线输送的工作。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一端以及第一拉线区的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第一齿带轮,并且第一齿带轮的背面位置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一主动轮通过转杆与第一齿带轮以及第二电机连接,则第二电机的驱动可带动第一齿带轮以及转杆和第一主动轮共同进行转动工作。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拉线区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拉线卷收区,且拉线卷收区的内部连接设置有导向轮,并且导向轮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箱,导向轮对于辅助拉线转轮处移动至此的铜线起到导向移动至连接箱内部,则连接箱内部设置的设备可对铜线起到拉直工作。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拉线区的内部以及第二从动轮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箱内部的顶部和底部皆连接设置有校正拉直辊轮,三组第二从动轮通过连接杆的作用
相互固定连接,则便于一同进行高度调节工作,且校正拉直辊轮皆固定设置在连接箱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背面位置以及第二拉线区的一侧安装设置有第三电机,且第二从动轮的背面位置以及第二拉线区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螺纹套,并且螺纹套的内部以及第二拉线区的一侧连接设置有螺纹杆,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二拉线区的一侧且与第二主动轮连通,第二从动轮与螺纹套固定连接,且不妨碍第二从动轮随着第二主动轮进行转动,且螺纹套利于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实现可进行手动调节高度。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箱的一侧设置有卷收辊,且卷收辊的顶部连接设置有连接顶块,并且连接顶块的顶部连接设置有支撑板,卷收辊与连接顶块活动连接,且连接顶块与通过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卡接连接,则连接顶块与第一电机一端卡接的同时不会妨碍卷收辊铜线进行收卷的工作。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设置有第一电机,且卷收辊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拆装机构,拆装机构的设置可便于对卷收辊整体的拆卸以及安装的工作。
[0014]优选的,所述拆装机构的内部以及卷收辊的底部连接设置有连接底块,且连接底块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座块,并且座块的内部以及连接底块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以及座块内部的两侧皆连接设置有滑槽,且滑杆的底部皆连接设置有弹簧,按压卷收辊的过程中连接底块通过滑杆与滑槽的作用可在座块内部上下移动,则移动的过程中会对弹簧起到压缩的作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齿带轮的内部连接设置有连接齿带,且连接齿带的一端以及第一从动轮对应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第二齿带轮,第一齿带轮通过连接齿带可带动第二齿带轮以及与第二齿带轮连接的第一从动轮一同进行转动的工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种铜线拉直机,通过在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从动排轮、第一齿带轮、第二电机、连接齿带和第二齿带轮等配件,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二电机以及第一齿带轮的带动进行转动的工作,且第一齿带轮利用连接齿带的作用可带动第二齿带轮以及第一从动轮随着第一主动轮共同进行转动的工作,则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转动的同时可利用对铜线的输送拉扯工作使多组从动排轮进行辅助转动的工作,实现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以及从动排轮对铜线进行输送的同时会对铜线进行简单的拉直工作,有效提高后期对铜线拉直的效率;
[0018](2)该种铜线拉直机,通过在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三电机、螺纹套、螺纹杆和连接杆等配件,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三电机的驱动进行转动工作,则第二从动轮可随着第二主动轮的转动进行转动工作,且第二从动轮可通过转动螺纹杆调节螺纹套进行上下移动来实现调节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之间的距离,则可根据铜线之间的大小来进行对设备的调节工作,且上排多组第二从动轮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则通过螺纹套调节的过程中可对第二从动轮进行整体高度的调节,避免工作人员单独分类调节,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以及认为操作造成误差的问题出现;
[0019](3)该种铜线拉直机,通过在卷收辊、连接顶块、连接底块、座块、滑杆、滑槽、弹簧和校正拉直辊轮等配件,利用手动按压卷收辊,则连接底块以及滑杆受到压力可在滑槽以及座块内部下移且对弹簧进行压缩,则卷收辊的顶部连接顶块脱离对第一电机底部输出端的卡接作用,以及卷收辊的底部脱离连接底块的卡接作用,则实现卷收辊可整体进行拆离
收料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第一拉线区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第二拉线区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第二拉线区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连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拉线区;2、第一主动轮;3、第一从动轮;4、从动排轮;5、第二拉线区;6、第二从动轮;7、第二主动轮;8、活动槽;9、辅助拉线转轮;10、拉线卷收区;11、导向轮;12、连接箱;13、卷收辊;14、连接顶块;15、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拉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线区(1)、第二从动轮(6)、连接箱(12)和拆装机构(17),所述第一拉线区(1)一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主动轮(2),且第一拉线区(1)另一端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从动轮(3),并且第一主动轮(2)与第一从动轮(3)之间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一拉线区(1)的内部连接设置有若干从动排轮(4),所述第一拉线区(1)的一侧连接设置有第二拉线区(5),且第二拉线区(5)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二从动轮(6),并且第二从动轮(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主动轮(7),所述第二从动轮(6)的顶部以及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活动槽(8),且第二拉线区(5)的内部正面位置连接设置有若干辅助拉线转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2)的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转杆(18),且转杆(18)的一端以及第一拉线区(1)的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第一齿带轮(19),并且第一齿带轮(19)的背面位置安装设置有第二电机(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线区(5)的一侧连接设置有拉线卷收区(10),且拉线卷收区(10)的内部连接设置有导向轮(11),并且导向轮(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箱(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线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线区(5)的内部以及第二从动轮(6)背面位置连接设置有连接杆(26),且连接箱(12)内部的顶部和底部皆连接设置有校正拉直辊轮(2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川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生富科技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