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同步收桨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同步收桨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风力发电机设计中必须确定风力发电机所处的环境和各种运行条件下所产生的各种载荷,其目的是对风力发电机零部件进行强度分析、动力学分析以及寿命计算,确保风力机在其设计的寿命期内能够正常运行,该项工作是风力发电机设计中最基础性工作,所有的后续工作都是以载荷计算为基础的,也是风力发电机控制策略的重要研究课题。
[0003]风力发电机的载荷是风、空气动力学、波浪、结构动力学、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复杂作用的结果,随着机组容量、塔架高度、叶片长度的不断增大,风力发电机受到的载荷冲击也随之增大,这给风力发电机的安全性和塔筒强度及生产成本带来新的巨大挑战,因此风力发电机的载荷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此外,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翼型经常运行在失速或叶片不平衡的状态下,很可能产生结构共振、载荷不规则、高周疲劳等现象,这些都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载荷。此外,风力发电机组载荷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同步收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风力发电机包括三个叶片和三个变桨控制器,每个变桨控制器分别用于控制所述三个叶片中的一个叶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收桨指令,各所述变桨控制器分别采集各自对应叶片的桨距角,并将采集到的桨距角发送到主控控制器;各所述变桨控制器分别接收主控控制器发来的所述三个叶片的桨距角;各所述变桨控制器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三个叶片的桨距角,确定基于第一模式还是第二模式执行收桨,其中,第一模式是指以基于所述三个叶片的桨距角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角度差值计算的角度调节速度执行收桨,第二模式是指以自主收桨速度执行收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变桨控制器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三个叶片的桨距角,确定基于第一模式还是第二模式执行收桨的步骤包括:各所述变桨控制器分别基于接收到的三个所述叶片的桨距角,确定各自对应叶片的桨距角是否为三个所述叶片的桨距角中的最小值;由第一变桨控制器确定基于第一模式执行收桨;由第二变桨控制器和第三变桨控制器确定基于第二模式执行收桨,其中,第一变桨控制器是三个所述变桨控制器中对应叶片的桨距角为最小值的变桨控制器,第二变桨控制器和第三变桨控制器是三个所述变桨控制器中对应叶片的桨距角不是最小值的两个变桨控制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第一变桨控制器基于第一模式控制执行收桨,其中,由第一变桨控制器基于第一模式控制执行收桨的步骤包括:按照预定时间间隔执行以下操作:从主控控制器接收所述三个叶片的实时桨距角,其中,所述三个叶片的实时桨距角是由三个所述变桨控制器分别按照所述预定时间间隔采集并发送给主控控制器的;通过基于三个所述叶片的实时桨距角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角度差值执行PID控制,计算角度调节速度;将计算出的角度调节速度发送到相应的变桨驱动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ID控制中的积分系数被设置为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角度调节速度的步骤包括:通过将所述最小值作为实际值且将所述最大值作为目标值,执行PID运算,以得到角度调节速度的偏差值;将所述偏差值与自主收桨速度的值相加得到角度调节速度的值。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变桨控制器基于第一模式控制执行收桨的步骤还包括:在相应的变桨驱动器基于角度调节速度对第一变桨控制器对应的叶片进行调节之后,当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磊,程金山,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