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及其解体检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6131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包括拆装装置,拆装装置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内框架上设有可驱动内框架沿外框架上下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内框架顶部的左右横梁上转动连接有铰接座,铰接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丝杠和线性滑轨,且驱动丝杠和线性滑轨上设有托座安装座,托座安装座上铰接有托座,托座安装座上设有可调节托座倾斜度的调平机构;驱动丝杠和线性滑轨之间转动设置有水平摆动杆,水平摆动杆上设有可调节驱动丝杠俯仰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机构配合,调节驱动丝杠倾斜角度,模拟扇形块和斜楔块之间的配合,并调节托座水平和移动,既降低扇形块拆装难度,又避免扇形块滑落造成人员伤亡。扇形块滑落造成人员伤亡。扇形块滑落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及其解体检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扇形块检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开卷机或卷取机的扇形块解体工装及其解体检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冷轧区域,开卷机和卷取机均为重点设备,分别负责将钢卷展开和将钢带加工成卷,在绝大部分连续生产的机组中均配置有上述设备,甚至还有部分机组配备了双开卷机、双卷取机。开卷机/卷取机主要包括扇形块、斜楔块、传动减速箱等主要部件,在开卷机/卷取机运转一定周期时,需要对相关部件进行检测探伤,确保其完好性。其中,扇形块解体检查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由于扇形块结构相对复杂,构件的配合精度高,导致扇形块拆装难度较大。
[0003]专利号为CN201510793229.X,专利名称为酸轧开卷机芯轴解体检修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在拆除扇形板时,先将法兰顶出100mm,再利用检修行车在行车吊钩上挂2个1T的手拉葫芦沿着芯轴轴向方向将三块扇形板捆住,并将1#扇形板转至正下方,利用撬棍向轴头方向撬动扇形板,待扇形板完全与涨缩套脱离时停止,松动导链点动升起钢卷小车将滑下的扇形板放置在小车上;将小车下降15mm,用导链(葫芦)将其余2块扇形板捆绑,利用钢卷小车将拆除的扇形板运出来,顺时针方向点动芯轴,将2#扇形板旋转至正下方,钢卷小车开至芯轴下方,继续拆除第二、第三块扇形板,待拆除的扇形板完成检测探伤后,再通过上卷小车将扇形板装回。该专利虽然能将扇形块拆解下来,并确保拆卸下来的扇形块配合面朝上,无需二次翻转即可对扇形块进行检测、探伤,但是,该专利在拆卸扇形板时,需通过撬棍撬动扇形板,劳动强度大,而且,被撬动的扇形块极易滑落,造成扇形块损伤,甚至砸伤施工人员;再者,每拆除一块扇形板,钢卷小车都需来回搬运扇形板一次,施工效率较低;最后,扇形板与斜楔块的配合较复杂,只是通过上卷小车点动将扇形板装回,实施难度较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0004]此外,由于开卷机/卷取机上大多配备有压紧装置,扇形块一般处于压紧装置下方,拆装空间有限,无法使用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检修行车直接吊装。而且,在扇形块拆装过程中,需在各处悬挂至少5个葫芦,通过葫芦对扇形块进行吊装,当扇形块被吊装至空中时,极易滑落,进而砸伤施工人员;并且在作业过程中这些葫芦还必须作好配合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由于施工现场并无葫芦的专用悬挂点,难免存在外拉斜吊的情形,进一步加重扇形块滑落的风险,而且也导致施工效率较低。再加上扇形块与斜楔块之间配合复杂,拆装较为困难,迫切需要对现有扇形块的拆装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及其解体检查方法,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节线性滑轨与驱动丝杠的倾斜角度,使驱动丝杠与扇形块和斜楔块之间的配合斜面平行,然后驱动托座移动,便于将斜楔块上的扇形块顺
利地拆卸至托座上或者将扇形块顺利地安装在斜楔块上,降低扇形块的拆装难度;再者,调平机构可始终保持托座处于水平状态,有效防止扇形块滑落,造成人员受伤或者扇形块损坏;此外,支承框架可用来搁置不断被拆装装置拆卸下来的扇形块,无需来回搬运拆除的扇形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最后,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有限空间内的扇形块拆装,适用于不同施工空间内的扇形块拆装。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用于拆装开卷机或卷取机的扇形块,该解体工装包括拆装装置,所述拆装装置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上设有可驱动内框架在外框架上垂直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内框架顶部的左右横梁上转动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一端转动穿设有驱动丝杠,其另一端设置有线性滑轨,所述线性滑轨与驱动丝杠相平行,且驱动丝杠与内框架顶部的左右横梁均平行;所述驱动丝杠的前端转动设置有丝杠支承座,其后端设置有手轮;所述驱动丝杠上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母,所述活动螺母位于铰接座和丝杠支承座之间;所述线性滑轨的一端设置在铰接座上,其另一端固定有轨道支承座;所述轨道支承座与丝杠支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摆动杆,所述水平摆动杆上转动连接有中间座;所述线性滑轨上设有线性滑块,所述活动螺母和线性滑块上设置有托座安装座,所述托座安装座的后端铰接有托座;所述托座安装座上还设有可调节托座倾斜角度的调平机构;所述中间座上设有可调节驱动丝杠俯仰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本专利技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调平机构、升降驱动装置及手轮的配合,调节驱动丝杠的倾斜角度,使驱动丝杠与扇形块和斜楔块之间的配合斜面平行,并确保托座处于水平状态,然后驱动托座移动,便于将斜楔块上的扇形块顺利地拆卸至托座上或者将扇形块顺利地安装在斜楔块上,既降低了扇形块的拆装难度,又避免了因扇形块滑落造成的安全隐患。
[0007]进一步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俯仰丝杠,该俯仰丝杠的底端设置有转轮,其顶端与中间座转动连接;俯仰丝杠上还螺纹连接有支承螺母,该支承螺母设置在内框架上。通过转动俯仰丝杠以调节中间座的高度位置,进而调节驱动丝杠与水平面的夹角,使得驱动丝杠与扇形块和斜楔块之间的配合斜面平行,以便在扇形块拆装过程中模拟扇形块与斜楔块的配合过程,降低扇形块拆装难度的同时,提高了扇形块的拆装效率。
[0008]进一步地,外框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方形底框架,该方形底框架两侧横梁上各间隔设置有两个竖直支撑杆,每个竖直支撑杆的内侧均设置有竖直滑轨,且每个竖直滑轨上均设有升降滑块,各个升降滑块均与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源,该升降驱动源上设有驱动杆,该驱动杆与内框架固定连接;方形底框架上还设有驱动源安装座,所述升降驱动源设置在驱动源安装座上。通过调节内框架在外框架上的高度位置,以调节托座的高度位置,便于靠近或远离待拆除的扇形块。
[0009]进一步地,升降驱动源为气缸或液压油缸,便于用户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托座的上表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扇形块的外表面贴合,加大了托座与扇形块的接触面积,防止扇形块从托座上滑落。
[0011]进一步地,铰接座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内框架顶部左、右横梁的两侧均相对设置有竖直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上均设有固定铰接孔;所述固定铰接孔内穿设有水平转轴,所述水平转轴与内框架顶部的左、右横梁均垂直,且水平转轴与至少一个竖直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内框架顶部左横梁上的两个竖直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一
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铰接座通过第一通孔转动连接在水平转轴上;所述内框架顶部右侧横梁上的两个竖直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第二通孔转动连接在水平转轴上;所述线性滑轨设置在第二铰接座上,所述驱动丝杠转动穿设在第一铰接座上。通过将铰接座分体设置,降低了材料消耗,同时,也减轻了铰接座重量,防止在调节驱动丝杠角度时,因铰接座太重导致驱动丝杠断裂的情形发生。
[0012]进一步地,调平机构包括楔形调整块和调平螺栓,所述楔形调整块位于托座安装座和托座之间,所述楔形调整块内设有调平螺母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体工装包括拆装装置(200),所述拆装装置(200)包括外框架(210)和内框架(220),所述内框架(220)上设有可驱动内框架(220)沿外框架(210)上下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内框架(220)顶部的左右横梁上转动连接有铰接座(233),所述铰接座(233)的一端转动穿设有驱动丝杠(234),其另一端设置有线性滑轨(228),所述线性滑轨(228)与驱动丝杠(234)相平行,且驱动丝杠(234)与内框架(220)顶部的左右横梁均平行;所述驱动丝杠(234)的前端转动设置有丝杠支承座(229),其后端设置有手轮(237);所述驱动丝杠(234)上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母(232),所述活动螺母(232)位于铰接座(233)和丝杠支承座(229)之间;所述线性滑轨(228)的一端设置在铰接座(233)上,其另一端固定有轨道支承座(227);所述轨道支承座(227)与丝杠支承座(229)之间转动连接有水平摆动杆(226),所述水平摆动杆(226)上转动连接有中间座(225);所述线性滑轨(228)上设有线性滑块(228a),所述活动螺母(232)和线性滑块(228a)上设置有托座安装座(230),所述托座安装座(230)的后端铰接有托座(231);所述托座安装座(230)上还设有可调节托座(231)倾斜角度的调平机构;所述中间座(225)上设有可调节驱动丝杠(234)俯仰角的角度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俯仰丝杠(223),所述俯仰丝杠(223)的底端设置有转轮(224),其顶端与中间座(225)转动连接;所述俯仰丝杠(223)上螺纹连接有支承螺母(222),所述支承螺母(222)设置在内框架(22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10)包括水平设置的方形底框架(211),该方形底框架(211)两侧横梁上各间隔设置有两个竖直支撑杆(212a),所述每个竖直支撑杆(212a)的内侧均设置有竖直滑轨(218),且每个竖直滑轨(218)上均设有升降滑块(219),所述升降滑块(219)均与内框架(220)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源(216),该升降驱动源(216)上设有驱动杆(217),所述驱动杆(217)与内框架(220)固定连接;所述方形底框架(211)上还设有驱动源安装座(215),所述升降驱动源(216)设置在驱动源安装座(21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源(216)为气缸或液压油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231)的上表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扇形块(300)的外表面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23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铰接座(233b)和第二铰接座(233c),所述内框架(220)顶部左、右横梁的两侧均相对设置有竖直连接板(233d),所述竖直连接板(233d)上均设有固定铰接孔;所述固定铰接孔内穿设有水平转轴(233a),所述水平转轴(233a)与内框架(220)顶部的左、右横梁均垂直,且水平转轴(233a)与至少一个竖直连接板(233d)固定连接;所述内框架(220)顶部左横梁上的两个竖直连接板(233d)之间设有第一铰接座(233b),所述第一铰接座(233b)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铰接座(233b)通过第一通孔转动连接在水平转轴(233a)上;所述内框架(220)顶部右侧横梁上的两个竖直连接板(233d)之间设有第二铰接座(233c),所述第二铰接座(233c)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铰接座(233c)通过第二通孔转动连接在水平转轴(233a)上;所述线性滑轨(228)设置在第二铰接座(233c)上,所述驱动丝杠(234)转动穿
设在第一铰接座(233b)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机构包括楔形调整块(241)和调平螺栓(240),所述楔形调整块(241)位于托座安装座(230)和托座(231)之间,所述楔形调整块(241)内设有调平螺母安装槽,该调平螺母安装槽内设有调平螺母(242),所述楔形调整块(241)后端设有固定孔(241a),所述调平螺母安装槽与所述固定孔(241a)连通,且所述调平螺母(242)的轴线与所述固定孔(241a)的轴线共线;所述托座安装座(230)后端设有螺纹孔(239a),所述调平螺栓(240)依次穿过所述螺纹孔(239a)、所述固定孔(241a)与所述调平螺母(242)螺纹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形块解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义平范伦冯强方立芹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