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反射镜的灯和图像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02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反射镜的灯,构成包括:    双端部型的高压放电灯,该高压放电灯具有内部密封有发光物质的发光管,和从所述发光管的两端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密封部;和    反射镜,该反射镜将从所述高压放电灯发出的光反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镜包括设置于射出方向侧的宽开口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高压放电灯的窄开口部;    所述高压放电灯中的所述第一密封部固定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窄开口部附近,并且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处未安装有灯接头;    所述高压放电灯中的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宽开口部侧;    所述第一密封部具有从所述第一密封部向外延伸而露出的外部引导线;    所述第一密封部中的所述外部引导线与和外部电路电连接的外部引出导线通过铆接部件的塑性流动而接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反射镜的灯和图像投影装置。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用作液晶投影仪用光源或数码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投影仪等的图像投影仪用光源的带有反射镜的灯。
技术介绍
作为以放大方式投影显示文字、图形等的图像的装置,人们知道有液晶投影装置等的图像显示装置。由于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或图像投影装置)必须要求规定的光输出,故一般将具有高亮度高压放电灯(HID灯)的带有反射镜的灯广泛地用作光源。另外,伴随投影仪的普及,人们会要求更加明亮、整体尺寸更小的投影仪。图8以示意方式表示现有的投影仪用的带有反射镜的灯1000的截面组成。图8所示的带有反射镜的灯1000由高压放电灯1150与设置有前面玻璃1330的反射镜1300构成。高压放电灯1150为比如按照交流工作的高压水银灯,其包括发光管1100与从发光管1100的两端延伸的一对密封部1101。在发光管1100的内部,密封有发光物质(水银)1105,在发光管1100中,相对地设有一对电极1102。电极1102与位于密封部1101的内部的钼箔1103连接,外部引导线1104与钼箔1103连接。该带有反射镜1300的灯1150接纳于灯外罩1400的内部,通过这些部件,构成灯单元1000。灯接头1200安装于灯1150的其中一个密封部1101上,灯接头1200插入到反射镜1300的颈部1306中,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此处。由于灯接头1200与从密封部1101的端部延伸的外部引导线1104电连接,故灯接头1200的端部构成高压放电灯1150中的一个端子LA。另外,从位于反射镜1300的宽开口部侧的密封部1101延伸的外部引导线1104也构成高压放电灯1150中的另一个端子LB。在端子LA和端子LB上,分别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外部引出导线(电缆)1204a和1204b。外部引出导线1204a和1204b与构成灯单元1500的端子的销(pin)1250连接。图9(a)为以示意方式表示图8所示的灯单元1500的立体图,图9(b)为将设置有灯单元1500的投影仪主体1600局部剖开而概略示意表示的立体图。另外,图8和图9所示的技术在比如特开2002-6695号公报中的现有技术的段落中公开。灯单元1500象图9(b)所示的那样,安装于投影仪主体1600上。具体来说,在将设置于灯单元1500侧的销1250插入到位于主体1600侧的插头(plug)1252后,可安装盖1630。如果将灯单元1500设置于主体1600上,则灯单元1500与设置主体1600内部的点灯电路(图中未示出)电连接,通过该点灯电路,可启动、点亮灯单元1500中的灯1150。在设置于主体1600的内部时的灯单元1500的后方,具有冷却用扇1610,在主体1600的内部,设置有以灯1150为光源的光学系统、与用于控制该光学系统而显示图像的系统(主系统)。从灯1150发出的光通过光学系统和投影透镜1620,投影于屏幕上,在这里形成图像,伴随投影仪的整体尺寸的减小和成本的降低,人们要求带有反射镜的灯的整体尺寸减小和成本降低,于是,进行从带有反射镜的灯上,去掉灯接头的尝试。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试制不采用灯接头的带有反射镜的灯并使其工作时知道,会产生各种问题,或产生各种可能性。图1以示意方式表示本申请人试制的没有灯接头的带有反射镜的灯的结构。图1(a)表示没有灯接头的带有反射镜的灯1001,图1(b)以放大方式表示外部引导线1104和外部引出导线1204a的连接部位20。象图1(a)所示的那样,由于在带有反射镜的灯1001中,没有灯接头,故无法通过与灯接头焊接而连接外部引出导线1204a。在图1(b)所示的实例中,通过Ni筒(镍套筒)12,以焊接方式将外部引导线1104与外部引出导线1204a连接。更具体地说,在将外部引导线1104按照与该连接部位20的外周接触的方式插入Ni筒12后,以较低的温度,将外部引导线1104与Ni筒12连接,接着,将该Ni筒12,与由比如Ni-Mn合金形成的外部引出导线1204a连接,由此,实现连接。采用这样的连接方法的原因在于仅仅缠绕的方法或通过焊接将两者直接连接的方法难于实现。在仅仅将外部引出导线1204a缠绕于外部引导线1104上的方法时,由于不将两者焊接,故外部引出导线1204a与外部引导线1104之间的电连接(电导通)是不完全的。于是,具有在连接部位20产生放电的可能性,难于采用仅仅缠绕的方法。另外,由于构成外部引导线1104的钼具有在处于高温下时,再次结晶而变脆的性质,故从技术上难于通过直接焊接的方式,将外部引导线1104和外部引出导线1204a相互接合。于是,采用可在低温下将外部引导线1104和外部引出导线1204a焊接的方法,即,通过Ni筒焊接的方法。但是,由于Ni筒12与外部引出导线1204a之间的焊接通过点焊进行,故接触面积较小(几乎是点接触的状态),如果在外部引出导线1204a上作用应力,则具有该外部引出导线1204a从连接部位20易于脱开的问题。特别是,外部引出导线1204a从外部露出,于是,多数情况是,容易因作用一定的应力而造成外部引出导线1204a脱落。另外,由于外部引导线1104与Ni筒12之间的焊接也通过点焊接进行,故如果在露于外部的Ni筒12中作用应力,则也发生Ni筒12工作,焊接脱开的情况。即,由于连接部位20的焊接强度较低,故多有因组装中的处理而焊接部分脱落的问题。另外,象图1(b)所示的那样,没有灯接头,于是,外部引导线1104和/或外部引出导线1204a的前端在外部露出,由此,其构成天线,特别是在启动时加高压脉冲时,产生较强的干扰的问题也很显然。特别是在采用DMD这样的全数字器件的投影仪的场合,特别是由于对干扰等的影响较小,故该干扰的问题显著。另外,由于线的前端在外部露出,故在更换灯时,受伤的可能性较大。由此,必须采取消费者本身无法进行灯的更换这样的措施。另外,对于灯单元,也不得不考虑减小开口部而形成无法从外部简单地插入手指等的结构的情况,由于这样的结构特别是在小型的带有反射镜的灯的场合,按照对于冷却不利的方式工作,故产生新的问题。此外,在小型的带有反射镜的灯的场合,颈部1306的温度容易上升,在采用焊接而连接的场合,容易发生氧化,其结果是,还产生寿命缩短的问题。在伴随制造技术等的提高,灯寿命可延长到比如2000个小时的今天,希望尽可能地排除这样的原因造成的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各方面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反射镜的灯,该带有反射镜的灯能够减小整体尺寸,降低成本,并且还确保连接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带有反射镜的灯由双端部型的高压放电灯与反射镜构成,该高压放电灯包括内部密封有发光物质的发光管与从上述发光管的两端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密封部,上述反射镜将从上述高压放电灯发出的光反射,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镜具有设置于射出方向侧的宽开口部与用于固定上述高压放电灯的窄开口部;上述高压放电灯中的第一密封部固定于上述反射镜的上述窄开口部附近,并且在上述第一密封部处未安装有灯接头;上述高压放电灯中的第二密封部设置于上述反射镜的上述宽开口部侧;上述第一密封部具有从上述第一密封部向外延伸的而露出的外部引导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反射镜的灯,构成包括双端部型的高压放电灯,该高压放电灯具有内部密封有发光物质的发光管,和从所述发光管的两端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密封部;和反射镜,该反射镜将从所述高压放电灯发出的光反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包括设置于射出方向侧的宽开口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高压放电灯的窄开口部;所述高压放电灯中的所述第一密封部固定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窄开口部附近,并且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处未安装有灯接头;所述高压放电灯中的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宽开口部侧;所述第一密封部具有从所述第一密封部向外延伸而露出的外部引导线;所述第一密封部中的所述外部引导线与和外部电路电连接的外部引出导线通过铆接部件的塑性流动而接合。2.一种带有反射镜的灯,构成包括高压放电灯,该高压放电灯包括一对电极在密封有发光物质的管内相对地配置的发光管,和从所述发光管的两端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密封部;反射镜,该反射镜将从所述高压放电灯发出的光反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包括设置于射出方向侧的宽开口部,和用于固定所述高压放电灯的窄开口部;所述高压放电灯中的所述第一密封部固定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窄开口部附近,并且在所述第一密封部处未安装有灯接头;所述高压放电灯中的所述第二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反射镜的所述宽开口部侧;所述第一密封部具有密封与所述一对电极中的一个电连接的金属箔的结构,另外,外部引导线在与所述电极所在一侧的相反侧与该金属箔连接;所述外部引导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内部,另外,其它部分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端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密封部的所述外部引导线与和外部电路电连接的外部引出导线通过铆接部件的塑性流动而接合;所述铆接部件的一部分埋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内诚一番濑刚关智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