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961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通过微波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连接磁控管和灯泡部从而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传导的导波管、内部装有磁控管和导波管并与灯泡部组合在一起的外壳,为将磁控管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外壳是设计成紧贴在磁控管外侧的结构,磁控管装入外壳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波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微波照明装置(MICROWAVE LIGHTING APPARATUS)是将微波加载到无电极(electrodeless)等离子体灯泡上,使其发出可视光线或者紫外光线的装置,其于普通的白炽灯以及荧光灯相比较,具有使用寿命长、照明效果好的特点。如图1所示,现有微波照明装置由安装在外壳1(casing)内部的能够产生微波的磁控管2(magnetron)、将常用交流电压转变为高压交流电源而提供给磁控管2的高压发生器3(high voltage generator)、与磁控管2的出口相连通从而传导磁控管2所产生的微波的导波管4(wave guide)、内部封有发光物质且通过导波管4传导的微波能量作用发光物质等离子化的同时发出光线的灯泡部5、覆盖在导波管4和灯泡部5前面且能够切断微波而使灯泡部5所发出的光通过的共振器6、容纳共振器6从而集中反射灯泡部5所发出的光线以使其能够直射的反射镜7、安装在灯泡部5后方的共振器6内部且能够使微波通过而将光线反射的诱电体(不是导体的物质均属此类)镜子8、位于外壳1一侧且对磁控管2和高压发生器3进行冷却的冷却扇组件9构成。其中,灯泡部5由用石英或陶瓷制成的且内部装入能够被微波激活发光的发光物质的发光部5a、焊接在发光部5a上且向外壳1内部延长的轴部5b构成;另外,灯泡部5还具有通过灯泡电机10而使发光部5a产生的高热量旋转,从而使其冷却的结构。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微波照明装置中,随着外部电源的接通,磁控管2产生微波,磁控管2产生的微波经由导波管4和共振器6的传导而激活灯泡部5的发光部5a,由此发光部5a会发出光来,发光部5a产生的光线再经反射镜7反射,从而实现微波照明装置的功能。现有微波照明装置在动作的同时,从磁控管2、导波管4、高压发生器3等部件上会产生很多的热量,而冷却这些热量的方法通常如图1所示,时利用冷却扇组件9将外部的空气引入外壳1内,从而冷却磁控管2等发热部件的方式。但是,微波照明装置不只是在室内使用,也要在室外使用,因此在冷却微波照明装置的发热部件而采用冷却扇的冷却方法时,外部的昆虫、灰尘等异物或雨水都会流入照明装置的内部,这样导致微波照明内部装置容易损伤的问题,使微波照明装置的寿命缩短。特别是在需要提高微波照明装置的照明度,而增大照明装置的容量时,更加有必要有效地散发照明装置内部所产生热量的情况下,这种散热方式显得更加不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产品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波照明装置,其将外壳用散热片(heat sink)制成,使该微波照明装置内部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地散发到外部,且外壳与灯泡部密封连接,且能够防止外部异物流入内部,避免内部部件损伤,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照明装置,其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通过微波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连接磁控管和灯泡部从而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传导的导波管、内部装有磁控管和导波管并与灯泡部组合在一起的外壳,为将磁控管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外壳是设计成紧贴在磁控管外侧的结构,磁控管装入外壳中。前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还包括为使磁控管产生的微波而向其提供高压电源的高压发生器,该高压发生器装设在外壳内部。前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紧贴在高压发生器外表面而将其装入其中,以将高压发生器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前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数个用于散热的散热针。前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装设有用于促使空气流动的风扇。前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为密封状,以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内部。前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装设有用于促使散热针周围空气流动的风扇。前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有数个散热针。前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装设有用于促使空气流动的风扇。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照明装置,其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通过微波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连接磁控管和灯泡部从而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传导的导波管、内部装设有磁控管和导波管并与灯泡部组合在一起的外壳,外壳与磁控管的外表面制成一体,以将磁控管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本专利技术微波照明装置,其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通过微波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连接磁控管和灯泡部从而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传导的导波管、内部装有磁控管和导波管并与灯泡部组合在一起的外壳,外壳利用散热片而紧贴在磁控管的外表面上,以将磁控管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本专利技术微波照明装置,其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通过微波的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连接磁控管和灯泡部从而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传导的导波管、内部装设有磁控管和导波管并与灯泡部组合在一起的外壳,外壳中设有用于容纳照明装置内部发热装置的发热装置容器,并且通过紧贴在发热装置外表面上的结构而与其组合一起,以将内部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照明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通过微波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连接磁控管和灯泡部从而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传导的导波管、内部装有磁控管和导波管并与灯泡部组合在一起的外壳,为了能够将磁控管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外壳是设计成紧贴在磁控管外侧的结构且将磁控管装入在其中。或者说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它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通过微波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连接磁控管和灯泡部从而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传导的导波管、内部装有磁控管和导波管并与灯泡部组合在一起的外壳,外壳与磁控管外表面制成一体,从而可以将磁控管产生的热量有效地散发出去。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现有微波照明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微波照明装置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微波照明装置外壳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现有技术部分1 外壳、2 磁控管、3 高压发生器、4 导波管、5 灯泡部、5a 发光部、5b 轴部、6 共振部、7 反射镜、8 镜子、9 冷却扇组件; 本专利技术部分10外壳、10a 外周、10b 连接结构、12 磁控管容器、15风扇、20磁控管、30高压发生器、31 高压发生器容器、40导波管、50灯泡部、51 开口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照明装置由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20、通过微波的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50、连接磁控管20和灯泡部50从而将磁控管20所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50传导的导波管40、内部装设有磁控管20和导波管40并与灯泡部50组合在一起的外壳10构成。如图2所示,上述外壳10的结构能够起到将装设在其内部的发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向外部散发的散热片(heat sink)的作用。微波照明装置内部的发热装置中,磁控管20和高压发生器30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并且导波管40和电容器31也会产生很多热量。因此,外壳10中设有紧贴内部发热装置的外表面而将内部发热装置装入其中的容器部31、12,并且它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很多散热针(pin),因此可以将内部发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部。特别是磁控管、高压发生器等发热装置的外表面是可以与外壳制成为一体,当把它们的外表面与外壳制成一体时,可以提高冷却效率。为了能够把内部的发热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微波的磁控管、通过微波作用而发光的灯泡部、连接磁控管和灯泡部从而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向灯泡部传导的导波管、内部装有磁控管和导波管并与灯泡部组合在一起的外壳,为将磁控管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外壳是设计成紧贴在磁控管外侧的结构,磁控管装入外壳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使磁控管产生的微波而向其提供高压电源的高压发生器,该高压发生器装设在外壳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紧贴在高压发生器外表面而将其装入其中,以将高压发生器所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数个用于散热的散热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装设有用于促使空气流动的风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密封状,以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内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装设有用于促使散热针周围空气流动的风扇。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振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