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84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属于桥梁维修技术领域,其包括桥梁墩台,桥梁墩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桥体,桥体两侧设有运行槽,其一侧运行槽内设有第一运行台,另一侧运行槽内设有第二运行台,第一运行台和第二运行台一侧均设有配重架,第一运行台另一侧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铰接有旋转板,第一运行台顶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内设有顶杆,第一运行台底部设有钢丝绳,钢丝绳底部固定连接有吊篮,吊篮一端和旋转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两个螺纹孔,第二运行台上设有两个螺纹柱,螺纹柱一端和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解决了山区中跨越河流的小型桥梁维修时需要工人用绳子吊到桥梁底部进行维修,工作环境较为危险的问题。较为危险的问题。较为危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维修是指为保障桥梁正常使用所采取维修、抢修、加强和防护的等措施的统称。包括对桥梁不间断的技术检查、维修和保养;为提高桥梁承载和通行能力,而采取局部加强的技术措施;对被破坏的桥梁实施快速修复;如普通混凝土桥梁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对于大型桥梁,常常采取使用大型的桥梁检测车,进行对桥梁底部的维修,而对于城市中的高架桥维修,一般采取搭脚手架进行维修,而针对山区中跨越河流的小型桥梁维修时,由于现场环境导致无法安装脚手架也无法将大型的桥梁检测车开上桥,所以一般为工人用绳子吊到桥梁底部进行维修,工作环境较为危险,同时维修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具有能够在山区中跨越河流的小型桥梁底部设有移动吊篮,使得维修工人不需要用绳子吊到桥梁底部进行维修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包括桥梁墩台,桥梁墩台顶部固定连接有桥体,桥体两侧设有运行槽,其一侧运行槽内设有第一运行台,另一侧运行槽内设有第二运行台,第一运行台和第二运行台一侧均设有配重架,第一运行台另一侧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上铰接有旋转板,第一运行台顶部设有限位块, 限位块内设有顶杆,第一运行台底部设有钢丝绳,钢丝绳底部固定连接有吊篮,吊篮一端和旋转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两个螺纹孔,第二运行台上设有两个螺纹柱,螺纹柱一端和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0005]优选的,运行槽为T字形,且第一运行台和第二运行台底部设有和运行槽相配合的运行块。
[0006]优选的,顶杆上设有圆孔,限位块上设有与圆孔相同大小的通孔。
[0007]优选的,吊篮为不锈钢制成,且表面镀锌。
[0008]优选的,第一运行台和第二运行台材质为铝合金材质制成。
[0009]优选的,第一运行台和第二运行台外形为L形,且第一运行台和第二运行台侧壁上均设有支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所描述的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通过吊篮,使得维修人员能够站在其中,不需要用绳子吊到桥梁底部进行维修,通过第一运行台和第二运行台相配合的滑动,使得能够将吊篮移动到桥梁底部的不同位置进行维修,通过旋转轴和旋转板之间的配合,使得吊篮能够进行旋转,当遇到桥梁墩台时,无法移动到桥梁墩台另一侧时,能够使吊
篮进行旋转,然后再移动第一运行台7,带动吊篮移动到桥梁墩台另一侧,然后维修人员能够继续维修桥梁底部,维修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桥梁墩台;2、旋转把手;3、螺纹柱;4、吊篮;5、配重架;6、支架;7、第一运行台;8、旋转板;9、限位块;10、旋转轴;11、顶杆;12、运行槽;13、桥体;14、第二运行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包括桥梁墩台1,桥梁墩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桥体13,桥体 13两侧设有运行槽12,其一侧运行槽12内设有第一运行台7,另一侧运行槽12内设有第二运行台14,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一侧均设有配重架5,第一运行台7另一侧设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上铰接有旋转板8,第一运行台7顶部设有限位块9,限位块9内设有顶杆 11,第一运行台7底部设有钢丝绳,钢丝绳底部固定连接有吊篮4,吊篮 4一端和旋转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两个螺纹孔,第二运行台14 上设有两个螺纹柱3,螺纹柱3一端和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2。
[0017]具体的,运行槽12为T字形,且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 底部设有和运行槽12相配合的运行块,使得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在运行槽12内滑动时不会脱离运行槽12,更好的滑动。
[0018]具体的,顶杆11上设有圆孔,限位块9上设有与圆孔相同大小的通孔,使得顶杆11将旋转板8顶住时,通过外界工具钢棍穿过限位块9 上的通孔,插接到顶杆11上的圆孔上,更好的限位顶杆11的位置。
[0019]具体的,吊篮4为不锈钢制成,且表面镀锌,保证了其更加耐久的使用寿命。
[0020]具体的,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材质为铝合金材质制成, 保证了其更加坚固,使用寿命更好。
[0021]具体的,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外形为L形,且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侧壁上均设有支架6,保证了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的结构稳定性。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描述的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通过吊篮4,使得维修人员能够站在其中,不需要用绳子吊到桥梁底部进行维修,通过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相配合的滑动,使得能够将吊篮4移动到桥梁底部的不同位置进行维修,通过旋转轴10 和旋转板8之间的配合,使得吊篮4能够进行旋转,当遇到桥梁墩台1 时,无法移动到桥梁墩台1另一侧时,能够使吊篮4进行旋转,然后再移动第一运行台7,带动吊篮4移动到桥梁墩台1另一侧,然后维修人员能够继续维修桥梁底部,维修效率更高。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所描述的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
架,当山区内的桥梁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将运行槽12 安装在桥梁两侧,然后将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安装在运行槽12内,然后将水泥配重块放置在配重架5上,然后通过第一运行台7底部的钢丝绳将吊篮4放置在桥梁下方,然后通过旋转板8将吊篮4旋转,使得其另一端对齐第二运行台14,维修人员转动旋转把手2带动螺纹柱3将其和吊篮4上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然后维修人员将绳梯一端固定在第二运行台14上,然后通过绳梯进入吊篮4内,然后开始维修,当需要维修桥梁墩台1的另一侧时,维修人员通过绳梯回到桥梁上,然后转动旋转把手2带动螺纹柱3将其和吊篮4上的螺纹孔脱离, 然后推动顶杆11,使得旋转板8带动吊篮4旋转,使得吊篮4和桥梁墩台1不会互相碰击,然后通过外界工具钢棍穿过限位块9上的通孔,插接到顶杆11上的圆孔上,更好的限位顶杆11的位置,然后移动第一运行台7和第二运行台14到维修桥梁墩台1的另一侧,维修人员将钢棍抽出,使得旋转板8回到初始位置,然后转动旋转把手2带动螺纹柱3 将其和吊篮4上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维修人员过绳梯回到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维修用移动架,包括桥梁墩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墩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桥体(13),所述桥体(13)两侧设有运行槽(12),其一侧运行槽(12)内设有第一运行台(7),另一侧运行槽(12)内设有第二运行台(14),所述第一运行台(7)和所述第二运行台(14)一侧均设有配重架(5),所述第一运行台(7)另一侧设有旋转轴(10),所述旋转轴(10)上铰接有旋转板(8),所述第一运行台(7)顶部设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内设有顶杆(11),所述第一运行台(7)底部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底部固定连接有吊篮(4),所述吊篮(4)一端和所述旋转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第二运行台(14)上设有两个螺纹柱(3),所述螺纹柱(3)一端和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如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鄂皖路桥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