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48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包括头层牛皮,还包括位于头层牛皮正面的聚氨酯树脂表层,所述聚氨酯树脂表层包括仿肌底层及设置于仿肌底层正面的仿角质层,所述仿肌底层与头层牛皮通过发泡聚氨酯粘接贴合,所述头层牛皮背面设有硬支撑层,所述硬支撑层包括柔性贴合层以及设置于柔性贴合层上的若干呈蜂窝状排列的支撑薄板,所述支撑薄板呈六边形且彼此紧挨或间隔排列;所述硬支撑层的支撑薄板与头层牛皮之间通过发泡聚氨酯粘接贴合;所述硬支撑层背向头层牛皮的一面设有无纺布基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贴合或弯曲变形时表面能呈现蜂窝状六边形感官平面,提升皮革美观性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


[0001]本技术涉及皮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

技术介绍

[0002]皮革一般分为人造革及真皮,其中真皮凭借优异的触感、柔性、使用寿命等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在目前的设计中,皮革装饰往往很难凸显新的设计理念,尤其是皮革自身的表面纹路所带来的外观及自身柔性带来的触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皮革在高端装饰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或弯曲变形时表面能呈现蜂窝状六边形感官平面的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
[000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包括头层牛皮,还包括位于头层牛皮正面的聚氨酯树脂表层,所述聚氨酯树脂表层包括仿肌底层及设置于仿肌底层正面的仿角质层,所述仿肌底层与头层牛皮通过发泡聚氨酯粘接贴合,所述头层牛皮背面设有硬支撑层,所述硬支撑层包括柔性贴合层以及设置于柔性贴合层上的若干呈蜂窝状排列的支撑薄板,所述支撑薄板呈六边形且彼此紧挨或间隔排列;所述硬支撑层的支撑薄板与头层牛皮之间通过发泡聚氨酯粘接贴合;所述硬支撑层背向头层牛皮的一面设有无纺布基层。
[0005]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头层牛皮背面设置硬支撑层,利用硬支撑层的支撑薄板提供支撑,而相邻支撑薄板之间利用柔性贴合层进行连接,贴合时利用柔性贴合层与被贴合物表面黏贴后,在被贴合物表面存在弧度曲面的前提下,促使支撑薄板在柔性贴合层产生柔性变形的同时牵制支撑薄板,使其在跟随被贴合物表面轮廓服贴的同时产生多个彼此相连的小平面,利用支撑薄板所产生的小平面组成不同的反射夹角,促使被贴合物表面产生3D立体的蜂窝面反射效果,大幅提高皮革的美观性。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薄板位于柔性贴合层面向头层牛皮的一面且与柔性贴合层注塑熔接。
[0007]上述结构中,注塑熔接可保证支撑薄板与柔性贴合层之间的固定牢固度,支撑薄板宜采用韧性材料,便于后期裁剪,避免出现崩裂。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薄板位于柔性贴合层面的两面,所述柔性贴合层两面的各支撑薄板轮廓彼此对应设置。
[0009]上述结构中,支撑薄板可设置于柔性贴合层的两面,可利用双面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柔性贴合层上,且柔性贴合层两面的支撑薄板轮廓彼此对应,以保证相邻支撑薄板之间能跟随被贴合物表面贴合。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贴合层表面设有若干通孔,位于柔性贴合层两面彼此对应的支撑薄板通过通孔一体注塑连接。
[0011]上述结构中,通孔用于连接柔性贴合层两面的支撑薄板,使支撑薄板固定更为牢固。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贴合层为革基布。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薄板内切圆直径为3mm

15mm。
[0014]上述结构中,支撑薄板的内切圆直径优选为6mm,其大小可跟随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不同的美观性。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薄板厚度为0.5mm

3mm。
[0016]上述结构中,支撑薄板的厚度与支撑薄板的内切圆直径呈正比;在支撑薄板的内切圆直径优选为6mm的时候,其厚度优选为1mm。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薄板彼此间隔排列时其间隔距离为0.1mm

2mm。
[0018]上述结构中,支撑薄板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决定了相邻支撑薄板之间与被贴合物表面贴合时的贴合弧度,间隔距离越小,可适应的曲面就越缓和。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薄板其六边形边角处设有倒圆或倒圆。
[0020]上述结构中,支撑薄板其六边形边角处优选设置为倒圆,可减少头层牛皮夹入相邻支撑薄板之间的可能。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薄板侧壁与板面交界处设有倒圆或倒圆。
[0022]上述结构中,在相邻支撑薄板与被贴合物表面贴合时能减少该部位的应力集中。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头层牛皮背面设置硬支撑层,利用硬支撑层的支撑薄板提供支撑,而相邻支撑薄板之间利用柔性贴合层进行连接,贴合时利用柔性贴合层与被贴合物表面黏贴后,在被贴合物表面存在弧度曲面的前提下,促使支撑薄板在柔性贴合层产生柔性变形的同时牵制支撑薄板,使其在跟随被贴合物表面轮廓服贴的同时产生多个彼此相连的小平面,利用支撑薄板所产生的小平面组成不同的反射夹角,促使被贴合物表面产生3D立体的蜂窝面反射效果,大幅提高皮革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断面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硬支撑层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图3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含义:10

头层牛皮;20

聚氨酯树脂表层;21

仿肌底层;22

仿角质层;30

硬支撑层;31

柔性贴合层;311

通孔;32

支撑薄板;321

边角;322

侧壁;323

板面;40

无纺布基层;a

内切圆直径;t

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0]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包括头层牛皮10,还包括位于头层牛皮10正面的聚氨酯树脂表层20,所述聚氨酯树脂表层20包括仿肌底层21及
设置于仿肌底层21正面的仿角质层22,所述仿肌底层21与头层牛皮10通过发泡聚氨酯粘接贴合,所述头层牛皮10背面设有硬支撑层30,所述硬支撑层30包括柔性贴合层31以及设置于柔性贴合层31上的若干呈蜂窝状排列的支撑薄板32,所述支撑薄板32呈六边形且彼此紧挨或间隔排列;所述硬支撑层30的支撑薄板32与头层牛皮10之间通过发泡聚氨酯粘接贴合;所述硬支撑层30背向头层牛皮10的一面设有无纺布基层40。
[0031]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头层牛皮10背面设置硬支撑层30,利用硬支撑层30的支撑薄板32提供支撑,而相邻支撑薄板32之间利用柔性贴合层31进行连接,贴合时利用柔性贴合层31与被贴合物表面黏贴后,在被贴合物表面存在弧度曲面的前提下,促使支撑薄板32在柔性贴合层31产生柔性变形的同时牵制支撑薄板32,使其在跟随被贴合物表面轮廓服贴的同时产生多个彼此相连的小平面,利用支撑薄板32所产生的小平面组成不同的反射夹角,促使被贴合物表面产生3D立体的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包括头层牛皮,还包括位于头层牛皮正面的聚氨酯树脂表层,所述聚氨酯树脂表层包括仿肌底层及设置于仿肌底层正面的仿角质层,所述仿肌底层与头层牛皮通过发泡聚氨酯粘接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层牛皮背面设有硬支撑层,所述硬支撑层包括柔性贴合层以及设置于柔性贴合层上的若干呈蜂窝状排列的支撑薄板,所述支撑薄板呈六边形且彼此紧挨或间隔排列;所述硬支撑层的支撑薄板与头层牛皮之间通过发泡聚氨酯粘接贴合;所述硬支撑层背向头层牛皮的一面设有无纺布基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薄板位于柔性贴合层面向头层牛皮的一面且与柔性贴合层注塑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薄板位于柔性贴合层面的两面,所述柔性贴合层两面的各支撑薄板轮廓彼此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蜂窝面硬支撑皮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贴合层表面设有若干通孔,位于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道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翊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