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30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涉及监护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转轴,第一电动转轴的输出端设有监控模块,本体的侧壁顶部环绕设有红外检测模块,采用气体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可以实时检测家中是否发生燃气泄漏和火源,当检测家中有隐患时,通过WIFI天线模块向手机发送消息,同时灭火装置可以及时对火源进行控制,WIFI天线模块可以将家电与机器人连接,通过语音模块实现对家电的语音控制,同时设置吸尘模块可以对家中灰尘进行清理,环绕式的红外检测模块和超声波模块,可以对机器人四周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识别移动的人员和周围的障碍物,防止工作的时候出现失误。工作的时候出现失误。工作的时候出现失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监护机器人
,尤其涉及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专利号为CN206475195U,一种幼儿监护防盗抢的机器人,包括:固定底座和机身壳体,所述固定底座下方设置有电动轮组,所述机身壳体内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动轮组、蓄电池和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机身壳体顶部设置有机头壳体,所述机头壳体上倾斜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人机交互装置, 所述机头壳体顶部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连接的移动侦测模块,所述机身壳体或者机头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声音侦测模块和警报音箱。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述的幼儿监护防盗抢的机器人,声音侦测模块和移动侦测模块可以记录异常的移动物体和声响,移动跟踪陌生人路径并发出声音报警,通知监护人异常情况。
[0003]上述一种幼儿监护防盗抢的机器人,当面对家中发生火灾和燃气泄漏的问题时无及时有效地发现处理,通过声音侦测模块和移动侦测模块记录异常的移动物体和声响,容易与家中的移动的物体和家电发出的声音混淆,导致机器人工作的时候出现失误,当被监护人身体不便时无法便捷的操作家电或与他人交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转轴,所述第一电动转轴的输出端设有监控模块,所述本体的侧壁顶部环绕设有红外检测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的下部环绕本体的侧壁设有超声波模块,所述本体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圈,所述本体的侧壁正面顶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部位于本体的侧壁分别设有气体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灭火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显示屏的侧面位于本体的侧壁设有WIFI天线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的一侧位于本体的侧壁设有语音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16)的另一侧位于本体的侧壁设有警示灯。
[0007]优选的,所述本体的底部圆周整列设有定向轴,所述本体的底部位于定向轴之间圆周整列设有吸尘模块,所述定向轴和吸尘模块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定向轴的输出端设有滑轮。
[0008]优选的,所述监控模块包括保护罩、录像模块、电机、第二电动转轴、摄像头,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底面居中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电动转轴,所述第二电动转轴的输出端设有录像模块,所述录像模块的顶部设有摄像头。
[0009]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背部靠近防护圈处设有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背面顶部设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的下部设有无线磁吸充电板。
[0010]优选的,所述充电模块的表面位于充电插口的一侧设有与充电插口规格匹配的防护塞,且防护塞通过柔性橡胶条与充电模块之间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保护罩为半球形结构,且保护罩为透明PC材质,所述摄像头为广角镜头。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设置气体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可以实时检测家中是否发生燃气泄漏和火源,当检测家中有隐患时,通过WIFI天线模块向手机发送消息,同时灭火装置可以及时对火源进行控制。
[0014]本技术中,设置WIFI天线模块可以将家电与机器人连接,通过语音模块实现对家电的语音控制,同时设置吸尘模块可以对家中灰尘进行清理。
[0015]本技术中,设置环绕式的红外检测模块和超声波模块,可以对机器人四周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有效识别移动的人员和周围的障碍物,防止工作的时候出现失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监控模块的内部结构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本体;2、监控模块;201、保护罩;202、录像模块;203、电机;204、第二电动转轴;205、摄像头;3、显示屏;4、红外检测模块;5、超声波模块;6、防护圈;7、吸尘模块;8、定向轴;9、滑轮;10、语音模块;11、WIFI天线模块;12、充电模块;13、无线磁吸充电板;14、充电插口;15、警示灯;16、气体检测模块;17、温度检测模块;18、灭火装置;19、防护塞;20、第一电动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4]具体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4,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包括本体1,本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转轴20,第一电动转轴20的输出端设有监控模块2,本体1的侧壁顶部环绕设有红外检测模块4,红外检测模块4的下部环绕本体1的侧壁设有超声波模块5,本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圈6,防护圈6内部设有铸铁块,外部为橡胶包裹,降低设备重心,本体1的侧壁正面顶部设有显示屏3,显示屏3的下部位于本体1的侧壁分别设有气体检测模块16、温度检测模块17和灭火装置18,灭火装置18为干粉灭火器,显示屏3的侧面位于本体1的侧壁设有WIFI天线模块11,气体检测模块16的一侧位于本体1的侧壁设有语音模块10,气体检测模块16的另一侧位于
本体1的侧壁设有警示灯15,本体1的底部圆周整列设有定向轴8,本体1的底部位于定向轴8之间圆周整列设有吸尘模块7,定向轴8和吸尘模块7的数量均为四个,定向轴8的输出端设有滑轮9,监控模块2包括保护罩201、录像模块202、电机203、第二电动转轴204、摄像头205,保护罩201的内部底面居中固定连接有电机203,电机203的输出端设有第二电动转轴204,第二电动转轴204的输出端设有录像模块202,录像模块202的顶部设有摄像头205,本体1的背部靠近防护圈6处设有充电模块12,所述充电模块12的背面顶部设有充电插口14,充电插口14的下部设有无线磁吸充电板13,充电模块12的表面位于充电插口14的一侧设有与充电插口14规格匹配的防护塞19,且防护塞19通过柔性橡胶条与充电模块12之间固定连接,保护罩201为半球形结构,且保护罩201为透明PC材质,摄像头205为广角镜头。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时,环绕式的红外检测模块4和超声波模块5,可以对机器人四周进行实时监控,超声波模块5可以对周围的障碍物实时监控,机器人可以对周围的做出避障动作,当红外检测模块4和超声波模块5识别到移动物体时,可以识别移动的人员,当家中出现陌生人时可以有效识别并通过WIFI天线模块11通知到手机,监控模块2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转轴(20),所述第一电动转轴(20)的输出端设有监控模块(2),所述本体(1)的侧壁顶部环绕设有红外检测模块(4),所述红外检测模块(4)的下部环绕本体(1)的侧壁设有超声波模块(5),所述本体(1)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圈(6),所述本体(1)的侧壁正面顶部设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的下部位于本体(1)的侧壁分别设有气体检测模块(16)、温度检测模块(17)和灭火装置(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3)的侧面位于本体(1)的侧壁设有WIFI天线模块(11),所述气体检测模块(16)的一侧位于本体(1)的侧壁设有语音模块(10),所述气体检测模块(16)的另一侧位于本体(1)的侧壁设有警示灯(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专责监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底部圆周整列设有定向轴(8),所述本体(1)的底部位于定向轴(8)之间圆周整列设有吸尘模块(7),所述定向轴(8)和吸尘模块(7)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定向轴(8)的输出端设有滑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南李君明陈润晶于鑫杨森赵政言栾昱官志鹏闫民张涤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