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29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袋滤器,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具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一排固口;滤袋组件,所述滤袋组件设在所述外筒体内;内旋流筒,所述内旋流筒安装在所述外筒体内,所述内旋流筒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排固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排固口位于所述第一排固口的上方;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部伸入到所述外筒体内,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袋滤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含固气体过滤效率高、尺寸小、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地面积小等优点。地面积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袋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袋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原料高钛渣与氯气在石油焦的参与下在氯化炉内发生氯化反应生成粗四氯化钛,粗四氯化钛经过冷却提纯得到精四氯化钛,精四氯化钛与氧气在氧化反应器内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钛(钛白粉基料)和氯气,出氧化反应器的物料主要包括过量的氧气、生成的氯气、密封氮气和少量二氧化碳及水蒸气,气相夹带着钛白粉基料(包含氧化反应器内喷入的除疤砂)经过冷却导管冷却后(200~450℃)进入袋滤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下来的固相(钛白粉基料)送入调浆槽调浆后送往后处理工序,气相则返回氯化炉循环使用。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物料中固含率很高,所以设计的过滤气速比较低,要求的过滤面积很大,袋滤器尺寸很大,浪费物料和占地空间;来料气流速度很高,进入袋滤器后会对袋滤器的内壁和滤袋造成冲击,袋滤器的内壁和滤袋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袋滤器。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袋滤器,包括:
[0006]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具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一排固口;
[0007]滤袋组件,所述滤袋组件设在所述外筒体内;
[0008]喷吹组件,所述喷吹组件设在所述外筒体内;
[0009]内旋流筒,所述内旋流筒安装在所述外筒体内,所述内旋流筒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排固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排固口位于所述第一排固口的上方;
[0010]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部伸入到所述外筒体内,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
[0011]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袋滤器具有使用寿命长、含固气体过滤效率高、尺寸小、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旋流筒包括:
[0013]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侧面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上筒体的上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出气口;和
[0014]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筒体的下端部相连,所述下筒体的下端部设有所述第二排固口,可选地,所述下筒体为锥形,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开口小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开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二排固口。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筒体的内壁设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螺旋导流板具有向下的导流方向,所述螺旋导流板的导流方向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开口方向相切。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内升气管,所述内升气管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
连,所述内升气管从所述第二出气口向下延伸。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袋滤器进一步包括风帽,所述风帽位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的上方,所述风帽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边沿位于所述风帽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边沿的内侧,可选地,所述风帽为圆锥状。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筒体包括:
[0019]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气口;和
[0020]封头,所述封头的下端部与所述本体的上端部相连,所述封头的上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封头为圆台状,所述封头的上端部小于所述封头的下端部,所述螺旋导流板设在所述封头的内壁上。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内旋流筒的内壁相切,可选地,所述进气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旋流筒的内壁相切。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体内设有花板,所述花板将所述外筒体分隔为净风室和袋滤室,所述滤袋组件和所述喷吹组件安装在所述花板上,所述滤袋组件位于所述袋滤室内,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净风室连通,所述第一排固口与所述袋滤室连通,所述内旋流筒设在所述袋滤室内。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导流板包括第一螺旋导流板和第二螺旋导流板,所述第一螺旋导流板的上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上方,所述第二螺旋导流板的上端部位于第一螺旋导流板的下端部的上方。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袋滤器还包括筛环,所述筛环的内端部与所述内旋流筒相连,所述筛环的外端部与所述外筒体相连,所述筛环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筛环的排固口,可选地,所述筛环的内端部与所述内旋流筒的下端部相连,所述筛环的外端部位于所述筛环的内端部的下方。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袋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袋滤器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封头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封头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封头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袋滤器1000。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袋滤器1000包括外筒体100、滤袋组件200、喷吹组件、内旋流筒300和进气管400。
[0032]外筒体100具有第一出气口110和第一排固口120。滤袋组件200设在外筒体100内。喷吹组件设在外筒体100内。内旋流筒300安装在外筒体100内,内旋流筒300具有第一进气
口320、第二排固口330和第二出气口340,第二排固口330位于第一排固口120的上方。进气管400的第一端部伸入到外筒体100内,进气管400的第一端部与第一进气口320连接。
[0033]对于固含率很高的气体来说,当该气体的流速较大时,该气体对外筒体100的内壁和滤袋组件200造成冲击,外筒体100的内壁和滤袋组件200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而当降低气体流速时,为加快过滤速率,同时避免固体颗粒堵塞滤袋组件200造成压降快速上升,则要求的过滤面积很大,袋滤器尺寸很大,浪费物料和占地空间。
[003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袋滤器1000通过设置内旋流筒300、且内旋流筒300安装在外筒体100内,使得含固气体首先进入到内旋流筒300内进行第一次气固分离。由此可以有效地降低该含固气体的固含率,从而
[0035]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小该含固气体对外筒体100和滤袋组件200冲击和磨损,以便延长筒体100和滤袋组件200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该含固气体的整体过滤效率。
[0036]此外,由于该含固气体经过第一次气固分离有效地降低了固含率,因而其流经滤袋的流速可以适当提高。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小滤袋组件200的尺寸,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袋滤器1000的尺寸。
[0037]降低固含率的含固气体在外筒体100内进行过滤,实现第二次气固分离,由于降低固含率的含固气体中的的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具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一排固口;滤袋组件,所述滤袋组件设在所述外筒体内;喷吹组件,所述喷吹组件设在所述外筒体内;内旋流筒,所述内旋流筒安装在所述外筒体内,所述内旋流筒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排固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排固口位于所述第一排固口的上方;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部伸入到所述外筒体内,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旋流筒包括: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侧面上设有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上筒体的上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出气口;和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上端部与所述上筒体的下端部相连,所述下筒体的下端部设有所述第二排固口,可选地,所述下筒体为锥形,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开口小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开口,所述下筒体的下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二排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的内壁设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螺旋导流板具有向下的导流方向,所述螺旋导流板的导流方向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开口方向相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升气管,所述内升气管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所述内升气管从所述第二出气口向下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滤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风帽,所述风帽位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的上方,所述风帽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出气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边沿位于所述风帽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宁姜利霞李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