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距骨坏死表面置换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91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距骨坏死表面置换假体,包括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置换假体本体,置换假体本体的形态依据对侧(健侧)距骨表面的三维CT数据镜像获得或者通过无明显塌陷的患侧三维CT数据获得;置换假体本体的一面为平直结构的距骨接触面,置换假体本体的另一面为距骨体假体面,在距骨体假体面的前侧斜向下开设有若干组锁定螺钉孔,在距骨接触面中央斜向下设置至少一根距骨稳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临床中距骨表面坏死但胫骨远端关节面无明显退变的临床应用问题,术中截骨准确、手术时间短、出血及损伤小。出血及损伤小。出血及损伤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距骨坏死表面置换假体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距骨坏死表面置换假体。

技术介绍

[0002]距骨坏死在临床常见,最常见于距骨体部,其中部分患者,胫骨远端尚无明显退变或骨性关节炎形成,而是单纯的距骨穹窿部位出现缺血性坏死。对于此种情况,临床治疗选择范围有限。如果坏死较少,仅仅出现距骨囊变,或软骨下骨病变,区域性,局限性,可采用微骨折技术,关节镜下清创,钻孔,骨软骨移植等;如果退变集中在距骨穹窿的内侧或外侧,且存在胫骨远端力线异常,可考虑踝上截骨术,矫正力线,缓解压力。如果范围广泛,存在距骨体穹窿部位广泛坏死,退变,且出现穹窿部位部分塌陷,则治疗方案比较棘手,可以考虑置换术或融合术。
[0003]全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结果的肯定。但需要对胫骨和距骨同时截骨,即使胫骨远端关节面无明显退变或骨关节炎形成。由于全踝关节置换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假体松动或疼痛残留,常需要翻修行踝关节融合术,但大量的骨缺损临床治疗非常棘手。而踝关节融合虽然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踝关节骨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距骨坏死表面置换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置换假体本体(1),所述置换假体本体(1)的形态依据对侧距骨表面的三维CT数据镜像获得或者通过无明显塌陷的患侧三维CT数据获得;所述置换假体本体(1)的下端面为平直结构的距骨接触面(101),置换假体本体的上端面为距骨体假体面(102),在距骨体假体面(102)的前侧斜向下开设有若干组锁定螺钉孔(2),在距骨接触面(101)中央斜向下设置至少一根距骨稳定柱(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打印的距骨坏死表面置换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螺钉孔(2)设置两组,锁定螺钉孔(2)的孔径为3.5mm或4.0mm,锁定螺钉孔(2)的中轴线与距骨接触面(10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

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3D打印的距骨坏死表面置换假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军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红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