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73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盖板、料斗、隔离墙和吸尘管。其中,盖板上设置有进料孔;料斗的一端与盖板连接,料斗远离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盖板靠近料斗的一面与料斗的侧壁共同形成第一进料腔;隔离墙与盖板靠近料斗的一面连接,设置于第一进料腔内并且围绕进料孔的周向设置,盖板靠近料斗的一面、隔离墙靠近料斗的一面和料斗的侧壁共同形成吸尘腔,隔离墙远离料斗的一面形成第二进料腔,第二进料腔和吸尘腔与出料口连通;吸尘管的一端与料斗的侧壁连接,吸尘管的管腔与吸尘腔连通,吸尘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吸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尘装置能够有效吸走原料或成品与容器碰撞时产生的灰尘,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环保
,特别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企业在生产时往往伴随有污染环境的物质产生,如废水、废气或粉尘等,这些污染物质不但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而且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环保部门对企业生产的监督力度逐渐增大,为了通过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估,企业需要花费大笔资金购买和维护环保设备,因此,环保工作在另一个角度增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负担。在建筑材料生产行业中,粉尘污染尤为严重,例如在制备水泥粉时,需要将熟料、石膏、矿渣、粉煤灰和石灰石等颗粒状的原料进行混合和研磨,在向研磨机的进料孔倒入颗粒状的原料时,或者从研磨机的出料口收集水泥粉成品时,颗粒状的原料或水泥粉与容器撞击时,常常会扬起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对空气造成污染,工人长期暴露在被粉尘污染的空气中,容易患上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进料孔或出料口附近安装吸尘器将扬起的灰尘直接吸走,同时吸尘器还会带走部分正在倒进容器内的原料或成品,减低进料或出料的速度,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除尘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吸走原料或成品与容器碰撞时产生的灰尘,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装置,包括:
[0005]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料孔;
[0006]料斗,所述料斗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料斗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与所述料斗的侧壁共同形成第一进料腔;
[0007]隔离墙,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腔内并且围绕所述进料孔的周向设置,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所述隔离墙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和所述料斗的侧壁共同形成吸尘腔,所述隔离墙远离所述料斗的一面形成第二进料腔,所述第二进料腔和所述吸尘腔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0008]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与所述料斗的侧壁连接,所述吸尘管的管腔与所述吸尘腔连通,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吸尘器。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除尘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的除尘装置包括盖板、料斗、隔离墙和吸尘管。其中,盖板上设置有进料孔,料斗的一端与盖板连接,料斗远离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盖板靠近料斗的一面与料斗的侧壁共同形成第一进料腔,带有粉尘的或粉末状的原料或成品从进料孔进入到第一进料腔内,经过第一进料腔后通过出料口滑落至用于承接原料或成品的容器中。隔离墙与盖板靠近料斗的一面连接,隔离墙设置于第一进料腔内并且围绕进料孔的周向设置,盖板
靠近料斗的一面、隔离墙靠近料斗的一面以及料斗的侧壁共同形成吸尘腔,隔离墙远离料斗的一面形成第二进料腔,第二进料腔和吸尘腔与出料口连通,吸尘管的一端与料斗的侧壁连接,吸尘管的管腔与吸尘腔连通,吸尘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吸尘器。隔离墙起到阻隔吸尘管产生的吸力的作用,使从进料孔进入的原料或成品能够通过第二进料腔和第一进料腔后直接到达出料口,当原料或成品与出料口附近的料斗碰撞或与用于承接原料或成品的容器碰撞而扬起了与原料或成品流通方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灰尘时,这些灰尘在吸尘管的吸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吸尘腔内,吸尘器通过吸尘管将灰尘吸走,从而能够防止扬起的灰尘扩散至工作环境中;与原料或成品流通方向相反方向运动的灰尘被限制在由盖板、料斗和隔离墙所形成吸尘腔内,盖板、料斗和隔离墙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简单,易于实现,能够有效降低对环保设备的资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原料或成品依次通过进料孔、第二进料腔、第一进料腔和出料口进入到承接原料或成品的容器中,避免原料或成品在向容器移动的过程中被吸尘管吸走,有效提高原料或成品进入到容器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料斗的形状为圆锥台,所述出料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料斗与所述盖板连接的一端的直径。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离墙的形状为圆锥台,所述隔离墙与所述盖板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隔离墙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的直径。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料孔、所述料斗、所述隔离墙和所述出料口同轴设置。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进料孔的孔壁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料斗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料管的管腔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出料管和所述料斗之间,所述阀门用于连通所述出料口和所述出料管的管腔。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盖板的周向设置。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与所述支撑脚之间设置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加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连接。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料斗的一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挡板、支柱和支撑杆,所述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支柱的数量为多个且围绕所述进料孔设置,所述挡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围绕所述进料孔设置,所述挡板的两端与所述支柱连接,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围绕所述进料孔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支柱连接。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正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正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0027]图6为图5中B

B向的剖视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正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料孔;料斗,所述料斗的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料斗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与所述料斗的侧壁共同形成第一进料腔;隔离墙,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料腔内并且围绕所述进料孔的周向设置,所述盖板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所述隔离墙靠近所述料斗的一面和所述料斗的侧壁共同形成吸尘腔,所述隔离墙远离所述料斗的一面形成第二进料腔,所述第二进料腔和所述吸尘腔与所述出料口连通;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与所述料斗的侧壁连接,所述吸尘管的管腔与所述吸尘腔连通,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吸尘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形状为圆锥台,所述出料口的直径小于所述料斗与所述盖板连接的一端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墙的形状为圆锥台,所述隔离墙与所述盖板连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隔离墙远离所述盖板的一端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所述料斗、所述隔离墙和所述出料口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禹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