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网汽车抗干扰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75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3
本方案属于电子电路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智联网汽车抗干扰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板体和固定部,所述板体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板体两侧分别等距设有相互对称的若干安装孔,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滑动设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支架下端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端位于底座上端,用于调节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部固定设在底座上,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ABS线束。本方案通过滑动底座即可改变两个相邻底座之间的间距,便于调节不同车型ABS线束安装在固定部上的间距,进而不会影响测试效果。进而不会影响测试效果。进而不会影响测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联网汽车抗干扰性能测试装置


[0001]本方案属于汽车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智联网汽车抗干扰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CISPR25

2016的发布,高压系统的EMC要求越来越严,EMC测试已成为汽车厂商所要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0003]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
[0004]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即所谓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
[0005]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所谓的电磁抗干扰(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简称EMS),这里的设备包括了整车上的仪表、灯光、雨刮、喇叭、门锁等零部件。
[0006]智联网汽车上的ABS作为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对整车行驶安全起关键性作用。因此,汽车在出厂之前需对ABS进行多种可靠性测试,其中包括辐射抗干扰测试,以避免汽车电子受到车内辐射干扰如点火机构、其它车载电子设备、手机及收音机等干扰源的干扰而发生功能失常的问题。现有的汽车ABS辐射干扰测试一般会将汽车ABS线束放在平台上,再将其置于特殊的电磁辐射环境下进行测试。
[0007]申请号为CN202021554269.1的专利公开一种用于汽车电子抗干扰测试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包括:板体;设备固定部,设于所述板体的一侧边缘处,用于固定汽车电子,包括与汽车电子外形匹配的设备卡位槽;以及走线槽,从所述设备固定部一侧延伸而出,并沿板体的一面延伸至所述板体的另一侧,用于对汽车电子的信号线进行走线固定,包括若干个设于走线槽一侧或两侧以固定信号线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走线槽在相对设备固定部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容纳信号线的连接端的容纳槽。
[0008]该方案通过设备固定部与走线槽配合对车机及其信号线进行固定放置,可避免车机移位及其信号线对测试项目的干扰。而ABS线束在进行抗干扰测试时,随着车型的不断增多,不同车型的ABS系统传感器、电磁阀在车架的布置位置繁多,需相应设计专用ABS线束安装板来安装不同车型的ABS线束,进而对ABS进行抗干扰测试。而对比文件中的安装板通用性弱,对于多根ABS线束无法调节相应的安装间距,进而可能导致线束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者过小,进而可能导致线束连接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方案提供一种智联网汽车抗干扰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不同车型的ABS线束在抗干扰性能测试时安装直径和距离不能调节的问题。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提供一种智联网汽车抗干扰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板体和固定部,所述板体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板体两侧分别等距设有相互对称的若干安装孔,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滑动设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直径比第二滑杆
的直径大,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滑动设在第一滑杆内;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与板体两侧的安装孔像匹配,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剪刀型的支架,所述支架下端分别与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端位于底座上端,用于调节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部固定设在底座上,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ABS线束。
[0011]本方案的原理为:首先将多个底座滑动设在板体上,使得底座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孔相配合,使得底座被固定在板体上,然后通过用双手捏紧其中一个底座上的支架上端,使得支架的下端相互靠拢,进而使得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相互靠拢,进而使得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缩进底座内,然后推动底座至适合的位置,然后使得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与当前位置的安装孔对齐,然后松开上端,使得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位于安装孔内,然后将ABS线束安装在固定部上。
[00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0013]1、不同车型的ABS线束数量不一样,进而在安装线束进行测试时,需要对不同车型的多跟线束进行调节,使用本测试装置,通过滑动底座即可改变两个相邻底座之间的间距,便于调节不同车型ABS线束安装在固定部上的间距,进而不会影响测试效果。
[0014]2、通过剪刀型的支架来对底座上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进行调节,操作简单,方便,有助于提升测试效率。
[0015]进一步,所述支架上端设有复位弹簧。首先用手将上端进行捏紧,此时复位弹簧受挤压,使得上端相互靠拢后,底座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上端,在复位弹簧形变恢复作用力下,上端松开至初始位置,操作方便简单。
[0016]进一步,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适合人体手指使用的圆环。在捏紧支架上端时,将大拇指和食指伸进圆环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0017]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安装ABS线束的插口,所述插口上端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连接有支撑板。当不同车型的ABS线束的直径不同时,可以调节支撑板,使得支撑弹簧受压缩,进而将ABS线束固定在插口内,因此该插口可适应不同直径的ABS线束使用,通过支撑弹簧和支撑板来固定ABS线束,可以保证ABS线束的安装稳定性。
[0018]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制成。橡胶材质有弹性,不会对ABS线束造成损坏。
[0019]进一步,所述固定部沿底座中心线对称设置。可以安装多种ABS线束,ABS线束测试直径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底座安装在板体上的结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底座的左侧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板体1、固定部2、安装孔3、底座4、第一滑杆5、第二滑杆6、支架7、复位弹簧8、圆环9、支撑弹簧10、支撑板11。
[0025]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

2所示:
[0026]一种智联网汽车抗干扰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板体1和固定部2,板体1内部开设有滑槽,板体1两侧分别等距设有相互对称的若干安装孔3,还包括底座4,底座4内滑动设有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第一滑杆5的直径比第二滑杆6的直径大,第二滑杆6的一端滑动设在第一滑杆5内;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分别与板体1两侧的安装孔3像匹配。可将多个底座4滑动设在板体1上,使得底座4的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孔3相配合,使得底座4被固定在板体1上。
[0027]底座4上固定设有剪刀型的支架7,支架7下端分别与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固定连接,支架7上端位于底座4上端,用于调节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之间的距离,支架7上端设有复位弹簧8。首先用手将上端进行捏紧,此时复位弹簧8受挤压,使得上端相互靠拢后,底座4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上端,在复位弹簧8形变恢复作用力下,上端松开至初始位置,操作方便简单。
[0028]支架7的上端设有适合人体手指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联网汽车抗干扰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板体(1)和固定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板体(1)两侧分别等距设有相互对称的若干安装孔(3),还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内滑动设有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所述第一滑杆(5)的直径比第二滑杆(6)的直径大,所述第二滑杆(6)的一端滑动设在第一滑杆(5)内;所述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分别与板体(1)两侧的安装孔(3)像匹配,所述底座(4)上固定设有剪刀型的支架(7),所述支架(7)下端分别与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固定连接,所述支架(7)上端位于底座(4)上端,用于调节第一滑杆(5)和第二滑杆(6)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部(2)固定设在底座(4)上,所述固定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勇苟尚进
申请(专利权)人:勇鸿重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