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74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包括风亭墙体、钢架、干挂件、石材、顶棚和主防水层,所述钢架固定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石材则通过所述干挂件固定在所述钢架上;所述主防水层包括竖直段A、倾斜段A、竖直段B、倾斜段B、竖直段C和倾斜段C并且它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主防水层的竖直段A紧贴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主防水层的倾斜段A位于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段的上方,并且所述主防水层的竖直段B、倾斜段B、竖直段C和倾斜段C分别贴合在顶板的第一竖直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竖直段和第二倾斜段远离所述风亭墙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出入口风亭接口处防水质量,提高出入口的安全和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地铁车站建筑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新建的地铁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风亭作为地铁车站的通风系统,其建设非常重要。常见的风亭有低风亭和高风亭,低风亭指顶部出风的低矮风亭,顶部风口采用安全格栅封堵;高风亭的体积和高度都较大,这类风亭可通过侧出风的形式避开风井的每一个出口在同一平面上,将敞口低风亭地面上风口之间的长度用高度来代替,从而缩小风亭占地面积。所以高风亭常用于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的商业区,以此来节约占地面积。现在很多高风亭都是与地铁出站口设置在一起,由于各自结构不同,存在缝隙,会设置防水层。处理较为简单,多采用单层防水层,且出入口雨棚屋面铝单板未固定在风亭主体墙面上,时间久了容易老化脱落,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防水效果欠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其目的在于增强各组件连接程度并增设防水层,以此来提高其防水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包括风亭墙体、钢架、干挂件、石材、顶棚和主防水层,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钢架固定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干挂件固定在所述钢架上;
[0006]所述石材竖直放置,并且通过所述干挂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钢架上;
[0007]所述顶棚包括顶板和顶板加固件,所述顶板包括第一竖直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竖直段、第二倾斜段和水平段并且它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段、第二竖直段和水平段与风亭墙体的间距分别为L1、L2和L3,并且L1<L2<L3;所述第一竖直段紧贴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第二倾斜段的下端位于所述石材的正下方,所述水平段则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加固件的顶端;
[0008]所述主防水层包括竖直段A、倾斜段A、竖直段B、倾斜段B、竖直段C 和倾斜段C并且它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主防水层的竖直段A紧贴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主防水层的倾斜段A位于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段的上方,并且所述主防水层的竖直段B、倾斜段B、竖直段C和倾斜段C分别贴合在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竖直段和第二倾斜段远离所述风亭墙体的一侧。
[0009]优选地,所述顶板加固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板、中部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二支撑板,并且它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若干直立锁件连接;每个所述直
立锁件均包括锁夹和锁件支架,所述锁夹的下端夹住所述锁件支架的上端而该锁夹的上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表面,所述锁件支架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后固定在所述中部支撑件的上表面。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件和螺栓,所述连接件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螺栓则穿过所述第二支撑件后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0012]优选地,还包括附加防水层,所述附加防水层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竖直部分自所述第一倾斜段下方延长至所述第一支撑板,并且所述竖直部分贴合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水平段则贴合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
[0013]优选地,所述主防水层的两端、所述附加防水层的两端、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段的上端均使用密封胶封堵。
[0014]优选地,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包括竖直段Ⅰ、倾斜段Ⅰ和竖直段Ⅱ并且它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压条的竖直段Ⅰ、倾斜段Ⅰ和竖直段Ⅱ分别贴合在所述主防水层的竖直段A、倾斜段A和竖直段B远离所述风亭墙体的一侧;自攻钉依次穿过竖直段Ⅱ、竖直段B和第一竖直段后与所述风亭墙体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风亭墙体的表面设置有水泥砂浆层,所述水泥砂浆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竖直层、第一倾斜层和第二竖直层;所述第二竖直层贴合在所述竖直段Ⅰ远离所述风亭墙体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竖直层的底端设置有斜面,该斜面贴合在倾斜段Ⅰ远离所述风亭墙体的一侧。
[0016]优选地,所述钢架通过角钢固定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角钢上设置有水平长条孔,以便于调整所述角钢与所述风亭墙体的间距;所述角钢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风亭墙体上。
[0017]优选地,所述干挂件通过角钢固定在所述钢架上,所述角钢上设置有竖直长槽,以便于调整所述干挂件的上下位置;所述角钢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钢架上。
[0018]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的地铁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风亭墙体的外侧设置有石材,并且贴近墙体设置有主防水层,在钢架的底部有为主防水层提供支撑的顶板,提高了接口处的防水功能。
[0020](2)本技术的地铁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顶棚的顶板下设置有顶板加固件,并且顶板与钢架、风亭墙体相连,紧固的结构使得顶棚不易脱落,延长顶棚的使用寿命。
[0021](3)本技术的地铁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风亭墙体的表面进一步的还设置有附加防水层,在主防水层的两端、附加防水层的两端和顶板的上端通过密封胶封堵,加强了各部分的连接和密封性,提高了防水性能。
[0022](4)本技术的地铁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在主防水层的表面还设置有压条,并且水泥砂浆层的下半部分压合在压条的表面,提高了主防水层的贴合度,进一步加强了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4]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5]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参照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其包括风亭墙体1、钢架2、干挂件3、石材4、顶棚5和主防水层6。
[0028]钢架2通过第一角钢12固定在所述风亭墙体1上,第一角钢12上设置有水平长条孔,以便于调整第一角钢12与风亭墙体1的间距;更具体地说,第一角钢12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风亭墙体1上。
[0029]风亭墙体1的表面设置有水泥砂浆层11,该水泥砂浆层1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竖直层111、第一倾斜层112和第二竖直层113;其中,第二竖直层113贴合在所述竖直段Ⅰ101远离所述风亭墙体1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竖直层113的底端设置有斜面,该斜面贴合在倾斜段Ⅰ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包括风亭墙体、钢架、干挂件、石材、顶棚和主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固定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干挂件固定在所述钢架上;所述石材竖直放置,并且通过所述干挂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钢架上;所述顶棚包括顶板和顶板加固件,所述顶板包括第一竖直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竖直段、第二倾斜段和水平段并且它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段、第二竖直段和水平段与风亭墙体的间距分别为L1、L2和L3,并且L1<L2<L3;所述第一竖直段紧贴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第二倾斜段的下端位于所述石材的正下方,所述水平段则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加固件的顶端;所述主防水层包括竖直段A、倾斜段A、竖直段B、倾斜段B、竖直段C和倾斜段C并且它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主防水层的竖直段A紧贴在所述风亭墙体上,所述主防水层的倾斜段A位于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段的上方,并且所述主防水层的竖直段B、倾斜段B、竖直段C和倾斜段C分别贴合在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段、第一倾斜段、第二竖直段和第二倾斜段远离所述风亭墙体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加固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板、中部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二支撑板,并且它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通过若干直立锁件连接;每个所述直立锁件均包括锁夹和锁件支架,所述锁夹的下端夹住所述锁件支架的上端而该锁夹的上端焊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表面,所述锁件支架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后固定在所述中部支撑件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出入口与高风亭合设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件和螺栓,所述连接件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帅李文胜王华兵邓波张扬黄伟贠毓李瑞王明文崔成谊周可义剑峰聂纯刘梦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