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粉碎回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16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植株粉碎回转机,包括粉碎筒体和工作筒,所述粉碎筒体为上下敞开的筒体结构,所述粉碎筒体的底部同轴固定连通有下料斗,且所述下料斗的底端敞开,所述粉碎筒体内竖向同轴的设置有粉碎组件,且所述粉碎组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下料斗内壁,所述粉碎筒体的顶部外侧均固定有侧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工作筒可拆卸的固定在粉碎筒体内与粉碎组件配合使用,而仅需外拉限位杆均脱出限位孔后即可上提工作筒从粉碎筒体顶部脱出,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对工作筒快速取出后进行定期的清理维护,有利于保持装置具有稳定高效的植株粉碎效果。有利于保持装置具有稳定高效的植株粉碎效果。有利于保持装置具有稳定高效的植株粉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株粉碎回转机


[0001]本技术涉及绿化植株粉碎组件领域,具体涉及植株粉碎回转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绿化养护实施的过程中,养护工作没做好的话会使花很大成本建造的园林景观不能很好的保持,会出现草地退化、树木死亡、杂草丛生等现象,因此需要对植被进行定期灌溉,施肥,修剪等养护作业,其中在进行修剪作业和清扫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树枝树叶,通常有效的处理方式为将树枝树叶等植株粉碎后重回土地,以便粉碎的植株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后作为植物的养分利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植株粉碎回转机,但是目前的植株粉碎回转机在设计时由于工作筒需要与粉碎组件配合来完成植株粉碎工作,自身需要进行定期的清理维护方能实现稳定高效的工作状态,而工作筒通常采用加装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拆装起来很不方便,从而不便于进行定期的清理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植株粉碎回转机,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工作筒可拆卸的固定在粉碎筒体内与粉碎组件配合使用,而仅需外拉限位杆均脱出限位孔后即可上提工作筒从粉碎筒体顶部脱出,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植株粉碎回转机,包括粉碎筒体和工作筒,所述粉碎筒体为上下敞开的筒体结构,所述粉碎筒体的底部同轴固定连通有下料斗,且所述下料斗的底端敞开,所述粉碎筒体内竖向同轴的设置有粉碎组件,且所述粉碎组件的下部固定在所述下料斗内壁,所述粉碎筒体的顶部外侧均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彼此远离的端面均竖直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的外侧敞开,所述配合槽的内侧均沿横向开设有限位孔;
[0006]所述工作筒为上下敞开的筒体结构且同轴位于所述粉碎筒体内,且所述粉碎筒体以间隙配合的方式罩在所述粉碎组件外围,所述工作筒的顶部同轴固定连通有漏斗状结构的集料盘,所述集料盘的顶端同轴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限位凸缘,且所述限位凸缘担在所述粉碎筒体的顶端面;
[0007]所述限位凸缘两侧的底面均竖直固定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配合槽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所述锁定组件的中部能够沿横向往复伸缩且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斗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两侧均固定有支架,且所述支架的顶部与所述粉碎筒体的外部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斗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粉碎组件包括安装架和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架数量为多个且均为杆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下料斗的内壁,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均与水平设置的
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底面竖直固定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顶部的电机轴与所述轴承座内置的轴承转动连接且顶部同轴固定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工作筒竖向同轴,且所述支撑轴的外围均布的向外延伸固定有多个粉碎杆。
[0011]作为优选,所述粉碎杆设置有多层且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均布,同一位置的所述粉碎杆沿周向均布,且所述粉碎杆外端的回转面与所述工作筒内壁间隙配合。
[0012]作为优选,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配合座和限位杆,所述配合座与所述配合槽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所述配合座彼此靠近的端部均沿横向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沿横向同轴设置有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彼此靠近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彼此远离的外端均以滑动配合的方式伸出对应的所述配合座外侧,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部分均间隙配合有压簧,且所述压簧彼此远离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彼此靠近的端部均固定有套环,且所述套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杆同轴固定。
[0013]作为优选,所述套环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均同轴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杆的外端均固定有手柄。
[0014]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为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所述配合槽在竖向上为盲槽,且所述配合座的底端与所述配合槽的槽底接触。
[0015]采用上述植株粉碎回转机,初始时,所述限位凸缘放置在所述粉碎筒体的顶端面,所述限位凸缘两侧的所述配合座与对应所述侧板的所述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同时所述锁定组件的所述限位杆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从而此时通过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限能够锁止所述配合座无法脱离所述配合槽,从而此时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侧板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继而所述工作筒位于所述粉碎筒体内的状态被锁止,使用时,将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与外界供电线缆店电连接的方式通电工作,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轴带动所述支撑轴转动,所述支撑轴外圆面的所述粉碎杆随即均水平周转,将植株经所述粉碎筒体的顶部倒入,植株通过所述集料盘的聚集而下落进入到所述工作筒,在所述工作筒内时,由于所述粉碎杆设置有多层且在所述支撑轴的轴向均布,同时同一位置的所述粉碎杆沿周向均布,且所述粉碎杆外端的回转面与所述工作筒内壁间隙配合,则植株在所述工作筒下落的过程中,通过多层的所述粉碎杆回转并配合所述工作筒内壁的方式能够将植株粉碎处理,粉碎的植株从所述工作筒底部下落并最终经所述下料斗排出至外界,后续需要对所述工作筒维护清理时,操作人员同时手持两侧的所述手柄外拉,所述限位杆随即通过所述套环压缩所述压簧的方式脱出所述限位孔,后保持所述手柄的外拉并上提所述限位凸缘即可使所述配合座均竖向脱出所述配合槽,继续上提所述限位凸缘即可取离所述粉碎筒体顶部进行维护清理,需要再次装上所述工作筒时,下放所述限位凸缘使所述配合座与所述配合槽一一对照并滑入,所述工作筒随即被再次下放入所述粉碎筒体并罩在所述粉碎组件的外围,同时再次外拉所述手柄带动所述限位杆均收入对应的所述安装槽,保持所述手柄的外拉并继续下放所述限位凸缘,当所述限位凸缘被下放至所述限位杆进入到所述配合槽时松开所述手柄,所述压簧随即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抵在所述配合槽表面,继续下放所述限位凸缘至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再次对照时,所述压簧继续释放压缩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插入所述限位孔,以此来完成所述限位凸缘与所述侧板的再次连接,继而对所述工作筒罩在所述粉碎组件外围的状态进行锁止,所述工作筒的拆装方式简
单易操作,便于对所述工作筒快速取出后进行定期的清理维护,有利于保持装置具有稳定高效的植株粉碎效果。
[0016]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工作筒可拆卸的固定在粉碎筒体内与粉碎组件配合使用,而仅需外拉限位杆均脱出限位孔后即可上提工作筒从粉碎筒体顶部脱出,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对工作筒快速取出后进行定期的清理维护,有利于保持装置具有稳定高效的植株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植株粉碎回转机,包括粉碎筒体(3)和工作筒(6),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筒体(3)为上下敞开的筒体结构,所述粉碎筒体(3)的底部同轴固定连通有下料斗(301),且所述下料斗(301)的底端敞开,所述粉碎筒体(3)内竖向同轴的设置有粉碎组件(7),且所述粉碎组件(7)的下部固定在所述下料斗(301)内壁,所述粉碎筒体(3)的顶部外侧均固定有侧板(2),所述侧板(2)彼此远离的端面均竖直开设有配合槽(201),所述配合槽(201)的外侧敞开,所述配合槽(201)的内侧均沿横向开设有限位孔(202);所述工作筒(6)为上下敞开的筒体结构且同轴位于所述粉碎筒体(3)内,且所述粉碎筒体(3)以间隙配合的方式罩在所述粉碎组件(7)外围,所述工作筒(6)的顶部同轴固定连通有漏斗状结构的集料盘(601),所述集料盘(601)的顶端同轴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限位凸缘(1),且所述限位凸缘(1)担在所述粉碎筒体(3)的顶端面;所述限位凸缘(1)两侧的底面均竖直固定有锁定组件(5),所述锁定组件(5)与所述配合槽(201)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所述锁定组件(5)的中部能够沿横向往复伸缩且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202)横向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植株粉碎回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301)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面两侧均固定有支架(401),且所述支架(401)的顶部与所述粉碎筒体(3)的外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植株粉碎回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301)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植株粉碎回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7)包括安装架(705)和驱动电机(706),所述安装架(705)数量为多个且均为杆状,所述安装架(705)的底端均固定在所述下料斗(301)的内壁,所述安装架(705)的顶端均与水平设置的轴承座(703)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能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壹海南凤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