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960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包括:缓冲主体,所述缓冲主体具有中空结构,且所述缓冲主体在所述中空结构处形成线性隔振区域,所述线性隔振区域内设有刚性支撑段,所述刚性支撑段用于提升所述缓冲主体在缓冲方向上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可以构造为不同的结构,以安装在车身的不同位置处,以在车身的多个位置处实现对车辆振动的吸收,隔绝了低频鼓噪声的传播路径,降低车内低频鼓噪声的声音量级,减缓了乘客的不适,提高了乘客的乘坐体验。高了乘客的乘坐体验。高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块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块。

技术介绍

[0002]路面激励起噪声是主要噪声源之一,尤其是通过底盘和后背门传至车内的低频鼓噪声,低频鼓噪声易导致驾乘人员头晕、恶心,长时间存在会增加驾驶员疲劳感,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现有的带后纵臂结构的SUV车型中,后纵臂和后背门处的缓冲块的隔振效果直接决定了车内低频鼓噪声的声音量级,而缓冲块中的线性段的长度直接影响到衬套的隔振效果,但是缓冲块的结构受空间限制,无法在原有空间的基础上增加线性段长度,隔振效果较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缓冲块,提高车辆的隔振效果,降低车内的低频鼓噪声,提升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包括:缓冲主体,所述缓冲主体具有中空结构,且所述缓冲主体在所述中空结构处形成线性隔振区域,所述线性隔振区域内设有刚性支撑段,所述刚性支撑段用于提升所述缓冲主体在缓冲方向上的结构强度。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可以构造为不同的结构,以安装在车身的不同位置处,以在车身的多个位置处实现对车辆振动的吸收,隔绝了低频鼓噪声的传播路径,降低车内低频鼓噪声的声音量级,减缓了乘客的不适,提高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000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所述线性隔振区域还包括线性延伸段,所述线性延伸段与所述刚性支撑段在所述线性隔振区域内依次分布。
[000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所述线性延伸段和所述刚性支撑段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线性延伸段和两个所述刚性支撑段在所述线性隔振区域内交错分布。
[000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两个所述线性延伸段在所述线性隔振区域内对称分布且沿所述缓冲方向间隔开分布,且两个所述刚性支撑段在所述线性隔振区域内对称分布。
[000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所述中空结构构造为椭圆形孔,所述椭圆形孔的长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缓冲方向且短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缓冲方向;其中两个所述线性延伸段分别位于所述椭圆形孔的周向上的两个长弧形区域,两个所述刚性支撑段分别位于所述椭圆形孔的周向上的两个短弧形区域。
[00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所述缓冲主体的第一端用于与后纵臂衬套的底座相连,所述缓冲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后纵臂衬套的钢圈相连;其中所述缓冲主体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缓冲主体在所述后纵臂衬套的周向上间隔开分布。
[00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所述椭圆形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椭圆形
孔从所述缓冲主体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依次间隔开分布。
[00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从所述缓冲主体的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多个所述椭圆形孔的长轴的长度依次增加。
[001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所述缓冲主体包括用于与车门相连的安装部和用于抵压车体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构造为圆柱状;其中所述中空结构构造为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设于所述缓冲部内且在所述缓冲部的轴向上的截面为矩形截面,且所述矩形截面的长边形成为所述线性延伸段,所述矩形截面的短边形成为刚性支撑段。
[0014]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缓冲块,所述缓冲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缓冲腔在所述缓冲部的轴向上间隔开设置,且多个所述缓冲腔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缓冲腔的宽度相同。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的正视图(用于后纵臂);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的侧视图(用于后纵臂);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的正视图(用于后背门);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的俯视图(用于后背门);
[0021]图5是图4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缓冲块100,
[0024]缓冲主体1,椭圆形孔11,安装部12,缓冲部13,缓冲腔131,贯穿孔132,
[0025]线性隔振区域2,刚性支撑段21,线性延伸段22,底座3,钢圈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下面参考图1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100,该缓冲块100可以构造为多种不同的结构,以安装在车辆的后衬套或后背门,实现对车辆振动的吸收,降低车内低频鼓噪声的声音量级,提高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0028]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100,包括:缓冲主体1。
[0029]缓冲主体1的材料采用硫化弹性橡胶,以利于根据不同车型和不同安装位置构造出多种不同的结构,且使得缓冲主体1具有足够的弹性,当车辆经过颠簸路面,且振动传递至缓冲主体1处时,使得缓冲主体1受力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吸收部分振动,减小了传递至车内的振动。
[0030]缓冲主体1具有中空结构,且缓冲主体1在中空结构处形成线性隔振区域2。其中,中空结构可以构造为通孔结构或是腔体结构,通过在缓冲主体1处设置中空结构,可以降低缓冲块100的整体重量,实现轻量化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中空结构与外界连通,并在缓冲主体1的中空结构处形成线性隔振区域2,在车辆振动时,中空结构可以产生变形,从而吸收振动冲击,降低传递至车内低频鼓噪声。
[0031]线性隔振区域2内设有刚性支撑段21,刚性支撑段21用于提升缓冲主体1在缓冲方向上的结构强度。也就是说,通过刚性支撑段21可以提升中空结构的抗变形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缓冲主体1的抗变形能力,在车辆振动导致缓冲主体1变形时,缓冲主体1可以吸收更多的振动冲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缓冲主体1低频鼓噪声的隔绝能力。
[0032]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和不同安装位置构造出不同的缓冲块100,从而安装在车身的不同位置处,当车辆经过颠簸路段时,所产生的路面激励传递至缓冲块100时,缓冲块100可以吸收路面激励,从而减小传递至车身的振动。
[0033]本技术实施例的缓冲块100,可以构造为不同的结构,以安装在车身的不同位置处,以在车身的多个位置处实现对车辆振动的吸收,隔绝了低频鼓噪声的传播路径,降低车内低频鼓噪声的声音量级,减缓了乘客的不适,提高了乘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块(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主体(1),所述缓冲主体(1)具有中空结构,且所述缓冲主体(1)在所述中空结构处形成线性隔振区域(2),所述线性隔振区域(2)内设有刚性支撑段(21),所述刚性支撑段(21)用于提升所述缓冲主体(1)在缓冲方向上的结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隔振区域(2)还包括线性延伸段(22),所述线性延伸段(22)与所述刚性支撑段(21)在所述线性隔振区域(2)内依次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延伸段(22)和所述刚性支撑段(21)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线性延伸段(22)和两个所述刚性支撑段(21)在所述线性隔振区域(2)内交错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块(1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线性延伸段(22)在所述线性隔振区域(2)内对称分布且沿所述缓冲方向间隔开分布,且两个所述刚性支撑段(21)在所述线性隔振区域(2)内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构造为椭圆形孔(11),所述椭圆形孔(11)的长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缓冲方向且短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缓冲方向;其中两个所述线性延伸段(22)分别位于所述椭圆形孔(11)的周向上的两个长弧形区域,两个所述刚性支撑段(21)分别位于所述椭圆形孔(11)的周向上的两个短弧形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君辉于宗洋栗海涛谭博剑霍吉会崔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