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及其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83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及其电路结构,该布局结构包括基座、负载监控模块、导轨,基座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为主基座,其余为副基座,基座正面通过信号插座、插孔与负载监控模块信号插头和插柱配合形成连接,插孔与插住之间通过螺帽柱A配合螺栓固定;基座一侧设有外凸的固定块和通信插座,另一侧设有与固定块适配的插口,以及与通信插座配合的通信插头,主基座与副基座通过固定块、通信插座分别与插口、通信插头插接配合形成扩展连接。基座内设有RS485电路、电流采样电路、UART串口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上述结构,实现基座的扩展通信连接,且各基座均能对负载监控模块电流采样,并反馈至上位机综合管理控制,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及其电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设备领域,是一种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及其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交通用的负载分两种,一种是无监控,另一种为负载与监控分离,每一路负载对应一路监控,需要从负载端输出信号线到监控器中进行运算、分析、处理,同时负载都是按线路的极数进行规划安装的,这样在实际布局安装中会出现大量的信号线。除此以外,每路监控需单独对接上位机,同样又需要大量的信号接线。以上情形,显然接线较为复杂、繁琐,占用空间大,工作量较大,不仅容易出现错误接线的问题,且不便于后期维修、扩展等操作。为此,有待对现有交通监控类负载模块的接线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及其电路结构,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接线布局结构较为复杂、繁琐,占用空间大,施工操作工作量较大,不仅容易出现错误接线,且后期不便于维修、扩展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该布局结构包括基座、负载监控模块、导轨,基座背面设有与导轨滑动配合并夹持限位的轨道槽,基座正面连接设有排列分布的至少两个负载监控模块,负载监控模块的正面设有负载接头,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负载监控模块的背面设有信号插头,背面两侧设有凸耳,凸耳处设有插柱,所述基座正面设有对应插接负载监控模块的信号插头、插柱的信号插座和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止转的螺帽柱A,螺帽柱A与基座背面之间通过螺栓A固定,螺帽柱A与所述负载监控模块的插柱之间通过螺栓B固定;所述基座一侧设有外凸的固定块和通信插座,另一侧设有内凹的与固定块适配的插口,以及与通信插座插接适配的通信插头,且基座的背面对应插口位置设有螺栓连接孔,所述固定块上下两侧设有穿接螺栓的穿孔,固定块一侧设有放入螺帽柱B并止转的开孔,螺帽柱B置于开孔内限位于上、下穿孔之间,且螺栓柱B的螺孔与固定块的上、下穿孔对齐。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同一基座与多个负载监控模块之间的快速连接,接线较为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安装空间紧凑、合理,不易出现错接的问题,便于后期维修和扩展使用。
[0005]所述基座的固定块连接螺栓,即螺栓沿固定块上方穿孔与螺帽柱B螺纹连接,并另一端伸出固定块下方穿孔与所述导轨抵紧,即基座与导轨形成锁止。通过该结构,实现基座相对于导轨固定,防止外力导致基座相对于导轨滑动。
[0006]所述基座背面的轨道槽一侧为勾槽,并对导轨一侧形成勾止限位,轨道槽另一侧设有抵紧导轨另一侧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为具有形变弹性的卡块,基座背面设有适配卡块滑动的卡槽,卡块滑动限位于卡槽内,且卡块在自身弹性作用下一端抵紧导轨,并将导轨锁止限位于所述轨道槽内,当推动卡块形变至解除与导轨抵紧时,即解除轨道槽对导轨的
锁止限位。通过该结构,基座与导轨安装时无需沿导轨方向插入,只需将基座背面的轨道槽直接与导轨扣接即可,拆装较为快捷、方便。
[0007]该布局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基座,相邻基座之间通过其中一个基座的固定块与另一个基座的插口配合形成对接,且基座背面通过螺栓穿接螺栓连接孔后与固定块内的螺帽柱B锁紧固定,即相邻基座之间形成插接固定。通过该结构,实现基座与基座的扩展连接,连接较为方便、可靠。
[0008]所述基座与基座之间通过一对平行的插杆形成对接,即各基座的对接面均设有一对用于插接插杆的插杆孔。通过该结构,进一步提高基座与基座对接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09]所述基座的固定块、插口,以及负载监控模块的插柱均为成对且对称设置。通过该结构,有利于提高插接配合的稳定性。
[0010]所述基座为两侧设有固定块,另外两侧设有插口。通过该结构,实现基座多个方向的扩展连接。
[0011]所述负载监控模块的正面设有由火线、零线、地线组成的输入端接口和输出端接口,各接口处设有接线锁紧螺丝,且位于输入端接口与输出端接口之间设有分别对应火线、零线、地线,并相对于负载监控模块正面呈旋拧式装配的保险丝。通过该结构,方便负载监控模块的负载接线操作,且保险丝便于拆装,操作使用较为方便。
[0012]该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的电路结构为:所述基座设有至少两个,其中一个为主基座,其余为副基座,所述主基座、副基座各自通过所述信号插座独立连接所述负载监控模块,所述主基座通过通信插头连接外部上位机,主基座通过通信插座与副基座的通信插头连接,副基座与副基座之间通过通信插头与通信插座连接形成扩展;所述基座内设有用于连接上位机的RS485电路,用于监控所连接的负载监控模块中电流信号的电流采样电路,用于主基座与副基座之间,以及副基座与副基座之间连接的UART串口电路,用于通信转接和执行的中央处理器。通过该结构,实现基座的扩展连接,且各基座均能实现对负载监控模块的电流采样,并将信号统一反馈至上位机进行综合管理控制,使用较为方便。
[0013]本技术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将负载和信息的采集集中于一个负载监控模块中,每个负载监控模块均设有独立的负载接头,只需将负载监控模块插入至基座上,基座即可对负载模块采集的信息进行运算、分析、处理,只需一组信号线即可将其数据传输至监控上位机,有效减少了大量信号线的布置,接线安装较为方便,效率较高,且不易错接,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合理,后期便于更换维修操作,适合作为现有物联网智能模块,尤其是交通智能监控模块的布局结构使用,或同类布局结构的改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扩展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基座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基座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基座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的基座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的负载监控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的负载监控模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技术的负载监控模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本技术的扩展布局电路结构图。
[0024]图11是本技术的主基座与上位机、副基座连接的电路结构图。
[0025]图12是本技术的副基座与主基座、副基座连接的电路结构图。
[0026]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负载监控模块,101、输入端接口,102、保险丝,103、输出端接口,104、信号插头,105、插柱,2、基座,201、固定块,202、通信插座,203、通信插头,204、插口,205、信号插座,206、插孔,207、轨道槽,208、螺栓连接孔,3、导轨,4、插杆,5、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8]如图1

图9所示,该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该布局结构包括基座(2)、负载监控模块(1)、导轨(3),基座背面设有与导轨滑动配合并夹持限位的轨道槽(207),基座正面连接设有排列分布的至少两个负载监控模块,负载监控模块的正面设有负载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监控模块(1)的背面设有信号插头(104),背面两侧设有凸耳,凸耳处设有插柱(105),所述基座(2)正面设有对应插接负载监控模块的信号插头、插柱的信号插座(205)和插孔(206),所述插孔内设有止转的螺帽柱A,螺帽柱A与基座背面之间通过螺栓A固定,螺帽柱A与所述负载监控模块的插柱之间通过螺栓B固定;所述基座一侧设有外凸的固定块(201)和通信插座(202),另一侧设有内凹的与固定块适配的插口(204),以及与通信插座插接适配的通信插头(203),且基座的背面对应插口位置设有螺栓连接孔(208),所述固定块上下两侧设有穿接螺栓的穿孔,固定块一侧设有放入螺帽柱B并止转的开孔,螺帽柱B置于开孔内限位于上、下穿孔之间,且螺栓柱B的螺孔与固定块的上、下穿孔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固定块(201)连接螺栓,即螺栓沿固定块上方穿孔与螺帽柱B螺纹连接,并另一端伸出固定块下方穿孔与所述导轨(3)抵紧,即基座与导轨形成锁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背面的轨道槽(207)一侧为勾槽,并对导轨(3)一侧形成勾止限位,轨道槽另一侧设有抵紧导轨另一侧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为具有形变弹性的卡块(5),基座背面设有适配卡块滑动的卡槽,卡块滑动限位于卡槽内,且卡块在自身弹性作用下一端抵紧导轨,并将导轨锁止限位于所述轨道槽内,当推动卡块形变至解除与导轨抵紧时,即解除轨道槽对导轨的锁止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交通智能监控模块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一春郑巨帅严鹏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迪尔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