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的布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结构
,具体为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的布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处理的过程中,对水体的软化时水处理中重要的一环,现在一般采用循环造粒流化床通过对水中离子形成颗粒然后排出的方式,达到将硬水软化和工业循环水处理的目的。
[0003]现有的循环造粒流化床在使用时,一般需要搭配布水结构主体同时使用,但现有的循环造粒流化床用布水结构主体是直接采用管道对水源进行输送,当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可以会使得管道内部有杂物沉淀,需要对管道进行清洁,但现有的布水结构主体对管道清洁时,需要将源头的水源更换成洁净的水体,操作复杂,且在对循环造粒流化床内部注水时,不能根据水源的速度控制进水的流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的布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布水结构主体及循环造粒流化床在使用时不便于对内部灰尘进行清洗和改变注水速度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的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的布水结构,包括流化床主体(1),其特征在于:第一进水口(2),所述第一进水口(2)设置在所述流化床主体(1)上;出水口(3),所述出水口(3)设置在所述流化床主体(1)上;布水结构主体(4),所述布水结构主体(4)连接在所述第一进水口(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造粒流化床的布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结构主体(4)包括:固定杆(401),所述固定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流化床主体(1)上;第一输水管(402),所述第一输水管(40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401)的一端;管道连接器(403),所述管道连接器(4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水管(402)的顶端上;第一水阀(404),所述第一水阀(404)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水管(402)上;支撑座(405),所述支撑座(40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输水管(402)的顶端;第二进水口(406),所述第二进水口(406)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水管(402)上;第二输水管(407),所述第二输水管(40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道连接器(403)上;第三输水管(408),所述第三输水管(408)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道连接器(403)上;第二水阀(409),所述第二水阀(409)设置在所述第二输水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亮,权丽,李姜炫,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北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