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05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属于水处理领域。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包括主筒体、流化造粒结构、絮凝除浊结构和外套筒。主筒体底部封闭并设有进水管,顶部开放;流化造粒结构设于主筒体内腔的下部;絮凝除浊结构设于主筒体内腔的上部;外套筒密封罩设于主筒体的顶部外,顶部封闭形成沉降区并设有出液口,侧壁延伸至主筒体外、并与主筒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区,收集区与主筒体顶部相连通。污水从进水管进入主筒体,依次经过流化造粒结构和絮凝除浊结构的净化处理,最后汇集在沉降区,沉淀在重力和水流的作用下进入收集区,洁净水从出液口排出;单个设备便可实现污水的软化和除浊,体积紧凑,占地面积更小,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各种溶解性阳离子和阴离子,如Ca2+、Mg2+、Fe2+、Mn2+、As3+、F

等离子,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后才能排放,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0003]现在的废水处理一般是采用造粒流化床和絮凝设备进行处理,废水流入造粒流化床中后与药剂反应,使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形成颗粒沉淀下来,然后废水再通入絮凝设备,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废水中残留的微小颗粒沉淀下来,从而得到较为洁净的水。但是,现在的废水处理系统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推广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废水处理系统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包括:
[0006]主筒体,底部封闭并设有进水管,顶部开放;
[0007]流化造粒结构,设于所述主筒体内腔的下部;
[0008]絮凝除浊结构,设于所述主筒体内腔的上部;以及
[0009]外套筒,密封罩设于所述主筒体的顶部外,顶部封闭形成沉降区并设有出液口,侧壁延伸至所述主筒体侧面、并与所述主筒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区,所述收集区与所述主筒体顶部相连通。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套筒的底部设有排泥口。/>[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主筒体设有第一加药口,所述第一加药口位于所述流化造粒结构和所述絮凝除浊结构之间。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絮凝除浊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筒体内腔中的多个第一搅拌结构。
[00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搅拌结构为沿所述主筒体周向转动的第一搅拌叶,所述外套筒的顶部设有搅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外套筒伸入所述主筒体中并带动所述第一搅拌叶。
[00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絮凝除浊结构的底部设有第二搅拌结构,所述第二搅拌结构与所述第一加药口相对应。
[0015]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套筒的侧壁延伸至所述主筒体的底部,并在所述主筒体的下方封闭形成污泥存储区,所述污泥存储区内设有刮泥机。
[001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流化造粒结构具有加药管、晶种加投管和颗粒排放
管;所述加药管、所述晶种加投管、所述颗粒排放管和所述进水管穿出所述外套筒外。
[001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套筒下端的侧壁与所述主筒体的外壁封闭,使所述收集区的底部环绕所述主筒体,所述收集区的底部设有刮泥机;
[0018]所述第二搅拌结构包括转动结构和第二搅拌叶;所述转动结构具有与所述主筒体同轴的转轴;所述第二搅拌叶沿径向设于所述转动结构的转轴上;所述刮泥机包括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穿过所述主筒体的侧壁与所述转动结构的转轴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带动所述刮泥板环绕所述主筒体运动并刮除所述收集区底部的污泥。
[001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流化造粒部分包括:
[0020]内筒,同轴设于所述主筒体内,内部形成流化处理区,外壁与所述主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回流间隙;
[0021]布药结构,设于所述流化处理区的底部,并与所述加药管连通;以及
[0022]布水结构,设于所述流化处理区的底部,并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通过将流化造粒结构和絮凝除浊结构设置在一个主筒体内,污水从进水管进入主筒体中,依次经过流化造粒结构和絮凝除浊结构的净化处理,汇集在外套筒顶部的沉降区,沉淀在重力和水流的作用下进入收集区,洁净水从出液口排出;单个设备便可以实现污水的软化和除浊,设备体积更加紧凑,占地面积更小,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的刮泥机的放大图。
[002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9]1‑
主筒体;11

进水管;12

第一加药口;13

旋转缝;2

流化造粒结构;21

加药管;22

晶种加投管;23

颗粒排放管;24

内筒;25

布药结构;26

布水结构;3

絮凝除浊结构;31

搅拌驱动装置;32

第一搅拌叶;33

第二搅拌结构;331

转动结构;332

搅拌叶;4

外套筒;41

沉降区;42

出液口;43

收集区;44

排泥口;45

污泥存储区;46

刮泥机;461

刮泥板;462

挡板;463

挡泥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进行说明。一种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包括:
[0032]主筒体1,底部封闭并设有进水管11,顶部开放;
[0033]流化造粒结构2,设于所述主筒体1内腔的下部;
[0034]絮凝除浊结构3,设于所述主筒体1内腔的上部;以及
[0035]外套筒4,密封罩设于所述主筒体1的顶部外,顶部封闭形成沉降区41并设有出液口42,侧壁延伸至所述主筒体1侧面、并与所述主筒体1的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区43,所述收集区43与所述主筒体1顶部相连通。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通过将流化造粒结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筒体,底部封闭并设有进水管,顶部开放;流化造粒结构,设于所述主筒体内腔的下部;絮凝除浊结构,设于所述主筒体内腔的上部;以及外套筒,密封罩设于所述主筒体的顶部外,顶部封闭形成沉降区并设有出液口,侧壁延伸至所述主筒体侧面、并与所述主筒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收集区,所述收集区与所述主筒体顶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底部设有排泥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筒体设有第一加药口,所述第一加药口位于所述流化造粒结构和所述絮凝除浊结构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除浊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筒体内腔中的多个第一搅拌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结构为沿所述主筒体周向转动的第一搅拌叶,所述外套筒的顶部设有搅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驱动装置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外套筒伸入所述主筒体中并带动所述第一搅拌叶。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一体化高效软化除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除浊结构的底部设有第二搅拌结构,所述第二搅拌结构与所述第一加药口相对应。7.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兵赵辉刘云亮李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北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