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75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包括管体,管体头端设有膀胱固定球囊,膀胱固定球囊注水后呈圆形,管体管壁上设有防漏尿球囊和多个导尿孔,防漏尿球囊注水后呈水滴状,多个导尿孔设置在膀胱固定球囊和防漏尿球囊之间;管体内部设有与防漏尿球囊内部连通的通道一、与多个导尿孔连通的通道二和与膀胱固定球囊内部连通的通道三;管体尾端设有固定球囊注水端、防漏尿球囊注水端、膀胱冲洗端和排尿端,内部分别设有与通道三尾端相连通的通道四、与通道一尾端连通的通道五、通道六和通道七,通道六和通道七汇集于一路均与通道二尾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堵塞尿道及尿道入口的双重防漏尿功效,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冲洗液也不易外漏。不易外漏。不易外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导尿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常规操作技术,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外口插入膀胱的过程,起到引流尿液的作用。临床常用导尿管主要包括双腔导尿管和三腔导尿管两种,其中双腔导尿管包括主管体和连接在主管体后端的固定球囊注水端和排尿端,主管体前段管壁上设有与排尿端连通的排尿孔,以及与固定球囊注水端连通的球状膀胱固定球囊;三腔导尿管是在双腔尿管的基础上,主管体后端增加了与排尿孔连通的膀胱冲洗端。临床应用时,先将尿袋连接到排尿端,使用液体石蜡润滑主管体,将主管体头端经尿道外口插入膀胱内,再经固定球囊注水端注水充盈膀胱固定球囊,回拉主管体使膀胱固定球囊贴近尿道内口。
[0003]上述尿管在实际使用时,男性漏尿现象时常发生,不仅影响尿量的记录,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尿液污染床单及裤子更容易使患者产生尴尬心理。针对漏尿的问题,公告号CN 209033489 U的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便于冲洗的防漏尿导尿管,是在主管体上贴近膀胱固定球囊后端设置圆台状防漏球囊;公告号CN 210057103 U的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防漏导尿管,是在主管体上设置包裹膀胱固定球囊的弹性瓣膜,充盈膀胱固定球囊时形成环绕管体外壁的锥形防漏球囊。上述专利主要是增加防漏球囊,锥形的防漏球囊与尿道内口周围的膀胱壁更契合,锥形球囊与膀胱黏膜接触面更大,具有一定防漏尿的功能。但是,由于接触面缺少直接作用力,球囊对膀胱比的压力较小,当防漏球囊活动时,尿液仍可经球囊与膀胱皱襞之间的间隙流向尿道内口导致漏尿的发生。此外,当膀胱固定球囊过度充盈后,头端尿管对膀胱壁刺激较大,容易引起患者的疼痛。
[0004]从男性膀胱及尿道解剖结构分析留置尿管期间发生漏尿现象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1.充盈状态下的膀胱,其内壁光滑,膀胱固定球囊与尿道内口贴合紧密,当膀胱空虚时,膀胱体积缩小,膀胱内壁产生以尿道内口为中心的辐射状走形的膀胱皱襞,此时膀胱固定球囊会远离尿道内口,膀胱固定球囊与膀胱壁之间存在缝隙,导致尿液经皱襞缝隙流入尿道内口;2.膀胱固定球囊呈圆球形,而空虚状态下靠近尿道内口膀胱壁呈漏斗状,膀胱固定球囊与漏斗状的膀胱壁接触面积较小,尿液容易通过膀胱固定球与漏斗状膀胱壁之间的缝隙流入尿道内口;3.当膀胱固定与漏斗状膀胱壁外口贴近后,膀胱固定球囊与尿道内口之间存在较大空间,在膀胱收缩及膀胱固定球囊的挤压下,次空间尿液可经尿道内口被挤压如尿道内;4.尿道在尿道内口、狭部及尿道外口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尿管通过三个狭窄后,尿道其他部位与尿管主管体之间存在间隙,在尿道平滑肌的作用下,此缝隙较小,但是老年、昏迷、截瘫、糖尿病等患者,尿道平滑肌较松弛,尿管主管体与尿道之间缝隙较大,尿道内口处的尿液可经此间隙流出。从发生漏尿的原因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漏尿现象:1.增加球囊对尿道口处膀胱黏膜的压力;2.增加近尿道内口球囊与该处膀胱壁的接触面积;3.减少球囊与尿道内可之间的详细;4.减少导尿管与尿道黏膜之间的缝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本技术主要利用膀胱固定球囊充盈后挤压膀胱壁,其反作用力将水滴状防漏尿球囊挤向尿道内口,堵塞尿道内口及尿道内口外的膀胱内壁,增加球囊与膀胱壁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预防漏尿的作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一种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头端呈半椭圆形,并设有膀胱固定球囊,膀胱固定球囊注水后呈圆形,管体的管壁上设有防漏尿球囊以及用于导尿的多个导尿孔,防漏尿球囊注水后呈水滴状,多个导尿孔设置在膀胱固定球囊和防漏尿球囊之间;
[0007]管体的内部设有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通道一的头端与防漏尿球囊内部相连通,通道二与多个导尿孔相连通,通道三的头端与膀胱固定球囊内部相连通;
[0008]管体的尾端设有固定球囊注水端、防漏尿球囊注水端、膀胱冲洗端和排尿端,固定球囊注水端的内部设有通道四,防漏尿球囊注水端的内部设有通道五,膀胱冲洗端的内部设有通道六,排尿端的内部设有通道七,通道四与通道三的尾端相连通,通道五与通道一的尾端相连通,通道六和通道七汇集于一路均与通道二的尾端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漏尿球囊由一体式且内腔相连通的球囊一和球囊二组成,球囊一设置在远离导尿孔侧,球囊二设置在靠近导尿孔侧,通道一的头端位于球囊一内部;球囊二置入膀胱内,球囊一置于尿道内,注水后,球囊二紧贴在膀胱内壁,球囊一堵塞尿道,尿道内口位于球囊一和球囊二之间,预防尿液外漏,同时防止导尿管移位。
[0010]进一步地,所述球囊二充水后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结构,球囊一充水后呈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渐缩方向朝向排尿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膀胱固定球囊与多个导尿孔一起均置于膀胱内,膀胱固定球囊为压力球囊,在注水状态下通过挤压底部膀胱壁的反作用力将防漏尿球囊挤向尿道内口,紧贴并堵塞尿道内口,增加球囊与膀胱壁的接触面积,达到预防漏尿的作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尿孔设有2

4个,等间隔分布在同一侧,各导尿孔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膀胱固定球囊的最大容量为40ml,最大直径为3cm;所述防漏尿球囊的最大容量为20ml,最大直径为2cm。
[0014]进一步地,所述膀胱固定球囊与防漏尿球囊之间的距离为3

5cm,优选4cm。
[0015]进一步地,所述膀胱固定球囊和防漏尿球囊的材质均为橡胶、硅胶、聚氨酯、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等。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一、通道二、通道三、通道四、通道五、通道六和通道七均为单通道。
[0017]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外径为6

22Fr,具体为6、8、10、12、14、16、18、20或22Fr,优选18Fr;管体的长度为30

40cm,优选40cm。
[0018]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技术提供的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使膀胱固定球囊位于主管体前端,充盈的球囊对膀胱壁刺激小。
[0020]2、本技术提供的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膀胱固定球囊充盈后能挤压膀胱壁,其反作用力可将防漏尿球囊挤向尿道内口,能堵塞尿道内口,增加球囊与膀胱壁的接触
面积,达到预防漏尿的作用。
[0021]3、本技术提供的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防漏尿球囊呈水滴状,能堵塞尿道内口及尿道内口外的膀胱内壁,起到防漏尿作用。
[0022]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可在医疗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3),管体(3)的头端呈半椭圆形,并设有膀胱固定球囊(1),膀胱固定球囊(1)注水后呈圆形,管体(3)的管壁上设有防漏尿球囊(4)以及用于导尿的多个导尿孔(2),防漏尿球囊(4)注水后呈水滴状,多个导尿孔(2)设置在膀胱固定球囊(1)和防漏尿球囊(4)之间;管体(3)的内部设有通道一(5)、通道二(10)和通道三(13);通道一(5)的头端与防漏尿球囊(4)内部相连通,通道二(10)与多个导尿孔(2)相连通,通道三(13)的头端与膀胱固定球囊(1)内部相连通;管体(3)的尾端设有固定球囊注水端(9)、防漏尿球囊注水端(6)、膀胱冲洗端(7)和排尿端(8),固定球囊注水端(9)的内部设有通道四,防漏尿球囊注水端(6)的内部设有通道五,膀胱冲洗端(7)的内部设有通道六,排尿端(8)的内部设有通道七,通道四与通道三(13)的尾端相连通,通道五与通道一(5)的尾端相连通,通道六和通道七汇集于一路均与通道二(10)的尾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尿球囊(4)由一体式且内腔相连通的球囊一(11)和球囊二(12)组成,球囊一(11)设置在远离导尿孔(2)侧,球囊二(12)设置在靠近导尿孔(2)侧,通道一(5)的头端位于球囊一(11)内部;球囊二(12)置入膀胱内,球囊一(11)置于尿道内,注水后,球囊二(12)紧贴在膀胱内壁,球囊一(11)堵塞尿道,尿道内口位于球囊一(11)和球囊二(12)之间,预防尿液外漏,同时防止导尿管移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囊防漏尿冲洗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秀珍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