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1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尿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管体本体和前盲端,管体本体的中心为尿液排出通道,管体本体的内端和所述前盲端之间设有用于防脱的多个蒜瓣状球囊,相邻两蒜瓣状球囊之间形成有与尿液排出通道连通的导尿口,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上的充气接头通过球囊充气通道与多个蒜瓣状球囊均连通。本申请增大了尿液流出口的有效面积,防止堵塞,同时,也可引流出部分血凝块及小结石等,并且导尿口与蒜瓣状球囊一体化,降低了导尿口在膀胱开口处的位置,充分引流,减少残余尿量,降低了漏尿机率。机率。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尿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导尿管。

技术介绍

[0002]导尿管是经由尿道插入到膀胱,引流出尿液的管状医用器械,导尿管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例如昏迷、截瘫、尿潴留、泌尿外科术后、膀胱尿道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尿液排泄不畅。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内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尿管堵塞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泌尿系术后创面出血形成血凝块、尿路结石、或上尿路形成较多脓性、粘稠分泌物的患者,一旦导尿管堵塞,尿液或冲洗液就不能被及时引流至体外,就会增大尿路感染几率,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0003]现有的导尿管一般通过空针加压进行疏通,有的在侧孔外加装过滤网装置避免堵塞,采用这两种方式尿液导流的有效面积较狭小,不能及时彻底引流,堵塞率较高。有的导尿管的导尿口为灯笼骨架样的自膨胀开口,通过增加导尿口的口径降低堵管机率,也可引流出部分血凝块及小结石,但灯笼骨架样的自膨胀开口段由记忆金属材料制成,材料局限性大,成本高,且在膀胱无尿或少尿的情况下,记忆合金材料的灯笼骨架存在不能完好的膨胀展开的风险,实用性较差。
[0004]因此,急需一种导流效果好,不易堵管且操作方便的导尿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尿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导尿管,包括:管体本体和前盲端,所述管体本体的中心为尿液排出通道,所述管体本体的内端和所述前盲端之间设有用于防脱的多个蒜瓣状球囊,相邻两所述蒜瓣状球囊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尿液排出通道连通的导尿口,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上的充气接头通过球囊充气通道与多个所述蒜瓣状球囊均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接头上设置有单向阀。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管体本体内的拉绳,所述管体本体的外端设有与所述管体本体连通的侧导引管,所述侧导引管上套设有抵压盘,且所述侧导引管的开口处设有端盖,所述抵压盘的外端设有覆盖所述端盖的弓形驱动杆,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前盲端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位于所述端盖上的穿孔与所述弓形驱动杆连接,其中,所述穿孔内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抵压盘与所述端盖之间设有多个复位弹簧。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抵压盘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端盖的外径,所述端盖的侧面上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凸块,所述抵压盘的内孔侧壁上设有使对应的所述凸块通过的滑槽,所述抵压盘上设有多个导柱,所述凸块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导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复
位弹簧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导柱上。
[0012]进一步地,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上的冲洗接口通过冲洗给药一体通道与各所述导尿口相连通。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蒜瓣状球囊的数量为4~6个。
[0014]更进一步地,所有所述蒜瓣状球囊相互连通,且多个所述蒜瓣状球囊呈环形均匀分布。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球囊充气通道和所述冲洗给药一体通道均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的内壁内。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盲端和所述管体本体均采用硅胶材质制成。
[0017]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申请在管体本体的内端和前盲端之间设多个蒜瓣状球囊,相邻两蒜瓣状球囊之间形成与尿液排出通道连通的导尿口,增大了尿液流出口的有效面积,显著降低了堵塞机率,同时,也可引流出部分血凝块及小结石等;导尿口与蒜瓣状球囊一体化,降低了导尿口在膀胱开口处的位置,充分引流,减少残余尿量,降低了漏尿机率,除此之外,本申请设置有拉绳,当导尿管偶尔出现堵塞时,通过拉动拉绳使前盲端移动来驱动各蒜瓣状球囊同步运动,实现导尿口的张合,将血凝块及小结石挤碎以利于排出,疏通导尿管,操作方便,省力,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00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尿管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尿管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管体本体截面图。
[0025]附图标记列表:蒜瓣状球囊1、导尿口2、球囊充气通道3、充气接头31、洗给药一体通道4、冲洗接口41、管体本体5、引流出口51、前盲端6、拉绳7、抵压盘71、弓形驱动杆711、导柱712、端盖72、穿孔721、凸块722、密封圈73、复位弹簧7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尿管,包括:管体本体5和前盲端6,所述管体
本体5的中心为尿液排出通道,所述管体本体5的内端和所述前盲端6之间设有用于防脱的多个蒜瓣状球囊1,相邻两所述蒜瓣状球囊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尿液排出通道连通的导尿口2,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5上的充气接头31通过球囊充气通道3与多个所述蒜瓣状球囊1均连通。
[0028]具体的,请参照图1,多个蒜瓣状球囊1组成镂空球体结构,具有固定作用,可防止导尿管脱落,导尿口2(即相邻两蒜瓣状球囊1之间形成的间隙)与多个蒜瓣状球囊1围合形成的空腔连通,空腔与尿液排出通道连通,管体本体5的外端为引流出口51,从导尿口2进入尿液排出通道的尿液通过引流出口51排出,相比传统现有的导尿管,本导尿管的导尿口2具有更大的尿液导流面积,降低了堵管机率,实现及时且彻底的引流,除此之外,本蒜瓣状球囊1不需要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不易受材料限制,且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更加安全放心。
[0029]如图2和图3所示,本导尿管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管体本体5内的拉绳7,所述管体本体5的外端设有与所述管体本体5连通的侧导引管51,所述侧导引管51上套设有抵压盘71,且所述侧导引管51的开口处设有端盖72,所述抵压盘71的外端设有覆盖所述端盖72的弓形驱动杆711,所述拉绳7的一端与所述前盲端6连接,所述拉绳7的另一端穿过位于所述端盖72上的穿孔721与所述弓形驱动杆711连接,其中,所述穿孔721内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73,密封圈73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尿液从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尿管,包括:管体本体(5)和前盲端(6),所述管体本体(5)的中心为尿液排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本体(5)的内端和所述前盲端(6)之间设有用于防脱的多个蒜瓣状球囊(1),相邻两所述蒜瓣状球囊(1)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尿液排出通道连通的导尿口(2),设置在所述管体本体(5)上的充气接头(31)通过球囊充气通道(3)与多个所述蒜瓣状球囊(1)均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接头(31)上设置有单向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管体本体(5)内的拉绳(7),所述管体本体(5)的外端设有与所述管体本体(5)连通的侧导引管(51),所述侧导引管(51)上套设有抵压盘(71),且所述侧导引管(51)的开口处设有端盖(72),所述抵压盘(71)的外端设有覆盖所述端盖(72)的弓形驱动杆(711),所述拉绳(7)的一端与所述前盲端(6)连接,所述拉绳(7)的另一端穿过位于所述端盖(72)上的穿孔(721)与所述弓形驱动杆(711)连接,其中,所述穿孔(721)内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7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盘(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黄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