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60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机架顶部一侧设有飞达机构,机架顶部于飞达机构一侧设有Y1机构和Y2机构,Y1机构与Y2机构呈平行对称分布,机架顶部于Y1机构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1机构,机架顶部于Y2机构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2机构,X1机构外壁一侧设有1号CCD,X2机构外壁一侧设有2号CCD,机架顶部于X1机构和X2机构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3机构,X3机构外壁设有5号CCD和3号CCD,X3机构外壁远离X2机构一侧设有4号CCD,机架顶部于X1机构和X2机构之间设有6号CCD,6号CCD位于靠近5号CCD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生产的良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合格产品的差异率。减少合格产品的差异率。减少合格产品的差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等。此类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重重加工,其中产品组装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于消费型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适应发展,在电子产品加工过程中,则需要更加严格的把控各个加工工序,其中组装工序为重中之重。目前在对如键盘、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进行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两者之间锁付组装时,需要检测两者之间的间隙是否合格,并且自动检测是否有无漏锁、及贴装辅料的定位问题。
[0003]目前大多由人工进行两者之间的锁付组装且进行人工检测,工作强度大,并且不同组装人员组装的产品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急需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一侧设有飞达机构,所述机架顶部于所述飞达机构一侧设有Y1机构和Y2机构,所述Y1机构与所述Y2机构呈平行对称分布,所述机架顶部于所述Y1机构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1机构,所述机架顶部于所述Y2机构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2机构,所述X1机构外壁一侧设有1号CCD,所述X2机构外壁一侧设有2号CCD,所述机架顶部于所述X1机构和所述X2机构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3机构,所述X3机构外壁靠近所述飞达机构一侧设有5号CCD,所述X3机构外壁远离所述X1机构一侧设有3号CCD,所述X3机构外壁远离所述X2机构一侧设有4号CCD,所述机架顶部于所述X1 机构和所述X2机构之间设有6号CCD,所述6号CCD位于靠近所述5号CCD一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飞达机构包括上料电机、料件惰轮结构、下收料电机和防粘光纤平台,所述上料电机和所述下料组件均分别与所述料件惰轮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料件惰轮结构位于所述防粘光纤平台上方,使飞达机构实现辅助上下料功能。
[0007]进一步的,所述Y1机构包括第一丝杆铝模组和第一载台预锁模组,所述第一丝杆铝模组与所述第一载台预锁模组活动连接,通过各部件相互配合工作,将产品送到指定位置,所述Y2机构包括第二丝杆铝模组和第二载台预锁模组,所述第二丝杆铝模组与所述第二载台预锁模组活动连接,通过各部件相互配合工作,将产品送到指定位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X1机构包括第一重载精密型导轨,所述第一重载精密型导轨上方设有第一Z轴模组,所述第一Z轴模组通过第一丝杆刚模组与所述第一重载精密型导轨活动
连接,带动螺丝批进行取螺丝与锁付螺丝动作,所述X2机构包括第二重载精密型导轨,所述第二重载精密型导轨上方设有第二Z轴模组,所述第二Z轴模组通过第二丝杆刚模组与所述第二重载精密型导轨活动连接,带动螺丝批进行取螺丝与锁付螺丝动作,所述X3机构包括第三丝杆铝模组和吸嘴Z 轴模组,所述第三丝杆铝模组与所述吸嘴Z轴模组活动连接,贴合辅料,吸取辅料。
[0009]进一步的,所述1号CCD包括第一工业相机、第一高清摄像头和第一高亮度环形光源,所述第一工业相机与第一所述高清摄像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高亮度环形光源位于所述第一高清摄像头外侧,定位螺丝孔位置,所述2号CCD包括第二工业相机、第二高清摄像头和第二高亮度环形光源,所述第二工业相机与第二所述高清摄像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高亮度环形光源位于所述第二高清摄像头外侧,定位螺丝孔位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3号CCD包括第三工业相机、第一广视野镜头和第一双条形光源,所述第三工业相机与所述第一广视野镜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双条形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广视野镜头外侧,检测螺丝是否有漏锁,所述4号CCD包括第四工业相机、第二广视野镜头和第二双条形光源,所述第四工业相机与所述第二广视野镜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双条形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广视野镜头外侧,检测螺丝是否有漏锁。
[0011]进一步的,所述5号CCD包括第五工业相机、大景深镜头、同轴光源和第一环形光源,所述第五工业相机与所述大景深镜头活动连接,所述同轴光源与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位于所述大景深镜头外侧,检测产品的间隙差,定位贴辅料的位置,所述6号CCD包括第六工业相机、变焦镜头和第二环形光源,所述第六工业相机与所述变焦镜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光源位于所述变焦镜头外侧,定位辅料在吸嘴上的角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通过使用工业相机加高像素镜头来抓取产品本体的位置,相机的精度误差不高于正负0.03,光源使用高亮度光源实现以650mm/s 高速飞拍进行引导进行定位;使用工业相机加广视野镜头以650mm/s飞拍来进行复检实现快速自动判断组装完成后是否有无漏锁;使用工业相机加大景深镜头进行定拍检测两者之间的间隙差;使用检测两者之间间隙差的工业相机加大景深镜头来定位贴装辅料的位置;使用工业相机定位辅料在吸嘴上方的位置,进行角度补偿;提高生产的良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合格产品的差异率。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飞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Y1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Y2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X1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X2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1号CCD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2号CCD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技术X3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5号CCD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技术3号CCD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技术4号CCD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是本技术6号CCD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机架;2、飞达机构;3、Y1机构;4、Y2机构;5、X1机构;6、 X2机构;7、1号CCD;8、2号CCD;9、X3机构;10、5号CCD;11、3号CCD; 12、4号CCD;13、6号CCD。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部一侧设有飞达机构(2),所述机架(1)顶部于所述飞达机构(2)一侧设有Y1机构(3)和Y2机构(4),所述Y1机构(3)与所述Y2机构(4)呈平行对称分布,所述机架(1)顶部于所述Y1机构(3)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1机构(5),所述机架(1)顶部于所述Y2机构(4)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2机构(6),所述X1机构(5)外壁一侧设有1号CCD(7),所述X2机构(6)外壁一侧设有2号CCD(8),所述机架(1)顶部于所述X1机构(5)和所述X2机构(6)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X3机构(9),所述X3机构(9)外壁靠近所述飞达机构(2)一侧设有5号CCD(10),所述X3机构(9)外壁远离所述X1机构(5)一侧设有3号CCD(11),所述X3机构(9)外壁远离所述X2机构(6)一侧设有4号CCD(12),所述机架(1)顶部于所述X1机构(5)和所述X2机构(6)之间设有6号CCD(13),所述6号CCD(13)位于靠近所述5号CCD(10)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达机构(2)包括上料电机、料件惰轮结构、下收料电机和防粘光纤平台,所述上料电机和所述下料组件均分别与所述料件惰轮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料件惰轮结构位于所述防粘光纤平台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Y1机构(3)包括第一丝杆铝模组和第一载台预锁模组,所述第一丝杆铝模组与所述第一载台预锁模组活动连接,所述Y2机构(4)包括第二丝杆铝模组和第二载台预锁模组,所述第二丝杆铝模组与所述第二载台预锁模组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本体与中隔板螺丝锁付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1机构(5)包括第一重载精密型导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波刘文超廖谨波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方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