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34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5
一种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10),其包括:第一光模块(100),用于产生近光分布;第二光模块(200),用于利用光导体(220)产生远光分布,光可经由耦入面(221)射入到该光导体中并且可经由耦出面(222)耦出,其中,光导体(220)在顶侧(223)上具有第一反射表面(223a);以及投影透镜(500),其设定成使可由第一和第二光模块(100,200)产生的光成像于照明装置(10)之前,其中,光导体(220)如此构造,使得在第一光模块(100)与投影透镜(500)之间布置有光阑,用于可由第一光模块(100)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其中,照明装置(10)包括第三光模块(300)用于产生附加光分布,并且其中,光导体(220)具有底面(224),其具有第二反射表面(224a),其中,第三光模块(300)布置成使得光的一部分可由第二反射表面(224a)反射。由第二反射表面(224a)反射。由第二反射表面(224a)反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其包括:
‑ꢀ
带有至少一个光源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用于在主发射方向的方向上产生近光分布(Abblendlichtverteilung),
‑ꢀ
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用于产生远光分布,其中,第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和光导体(Lichtleitkoerper),光源的光可经由到光导体中的耦入面(Einkoppelflaeche)射入该光导体中并且可经由耦出面在主发射方向的方向上耦出,其中,光导体在从耦入面直至耦出面延伸的顶侧上具有第一反射表面并且光导体相对于第一光模块布置成使得可由第一光模块产生的耦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可在第一反射表面处反射,以及
‑ꢀ
至少一个投影透镜,其设定成使可由第一和第二光模块产生的光成像于照明装置之前,其中,光导体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光模块与投影光学系统(Projectionsoptik)之间布置有光阑(或遮挡部,即Blende),用于可由用于产生近光分布的第一光模块产生的光的一部分。
[0002]本专利技术此外涉及一种机动车前照灯,其带有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通常在机动车前照灯中安装多个照明装置,其相应设置用于近光分布、远光分布和附加光分布(如指示灯

光分布)。由于这三个照明装置彼此在空间上被分开地可供使用并且还分开安装,在机动车前照灯中需要极大的结构空间。
[0004]由现有技术已知如下照明装置,其可实现不仅近光分布而且实现远光分布,然而不能实现另外的附加光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的照明装置。
[0006]该目的由此来实现,即,照明装置包括带有光源的至少一个第三光模块用于产生附加光分布,并且其中,第二光模块的光导体具有背对顶面的底面,其至少区段式地具有第二反射表面,其中,第三光模块布置成使得第三光模块的可产生的耦出的光的一部分可由光导体的底面反射,并且其中,投影透镜设定成使可由第三光模块产生的光成像于照明装置之前。
[0007]为了实现附加光分布,通常设置有与照明装置在空间上分开的附加照明装置。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能够实现带有尽可能空间节省的设计的照明装置,因为应用在照明装置中已存在的结构构造以便实现附加光分布。
[0008]一般而言,接下来在位置或定向方面的术语的关联(例如“水平”、“竖直”、“在水平
方向上”、“在竖直方向上”、“上”、“下”、“前”、“后”、“在这之下”、“在这之上”等)仅被选择用于简化,并且这些术语一方面涉及在附图中的展示且此外涉及按照规定装入在机动车前照灯(其安装在机动车中)中的照明装置。
[0009]可设置成,光导体的顶面和耦出面在共同的面交线(Flaechenschnittlinie)中构造光阑棱边(Blendenkante)。
[0010]可设置成,光阑棱边具有轮廓用于形成近光分布的明暗边界。
[0011]可设置成,光导体的底面和耦出面在共同的面交线中构造下棱边。
[0012]可设置成,第二反射表面与下棱边有间距地终止并且露出(或开放,即freigeben)在下侧的耦入区域,第三光模块的光的一部分可耦入到该耦入区域中并且可经由光导体的耦出面又耦出。
[0013]可设置成,第一反射表面与光阑棱边有间距地终止并且露出在上侧的耦出区域,第三光模块的可经由在下侧的耦入区域耦入的光的一部分可从该耦出区域中耦出。
[0014]可设置成,光模块的光源相应构造为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0015]可设置成,照明装置包括支架体(或承载体,即Traegerkoerper),光模块的光源布置在该支架体处。
[0016]可设置成,支架体构造为冷却体(Kuehlkoerper),冷却体优选地包括冷却肋。
[0017]可设置成,支架体包括第三反射表面,其与光导体的底面相对而置地布置,并且其中,第三反射表面设定成反射可由第三光模块产生的光的一部分。
[0018]可设置成,投影透镜具有第一光学轴线和与第一光学轴线对应的第一焦面。
[0019]“光学轴线”指旋转对称的光学系统或投影透镜的对称轴线。在此取决于面的对称性而非其边缘(Berandung)。同样地,反之不对称的透镜的截段也可具有旋转对称的区段,其可关联有假想的光学轴线。
[0020]可设置成,投影透镜具有第二光学轴线和与第二光学轴线对应的第二焦面。
[0021]可设置成,光导体的光阑棱边、优选地光导体的耦出面布置在焦面中,其中优选地,投影透镜的第一光学轴线与光导体的光阑棱边相交。
[0022]可设置成,投影透镜的第二光学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布置在光导体之下。
[0023]该目的同样通过带有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机动车前照灯来实现。
附图说明
[0024]接下来依据示例性的附图来更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以侧视图示出了示例性的照明装置,图2以侧视图示出了另一示例性的照明装置,图3以侧视图示出了照明装置的另一示例,以及图4以透视性视图示出了照明装置的另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图1示出了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示例性的照明装置10,其包括带有光源110的第一光模块100,用于在主发射方向的方向上产生近光分布;第二光模块200,用于产生远光分布,其中,第二光模块200包括光源210和光导体220,光源210的光可经由到光导体220中的
耦入面221射入到该光导体220中并且可经由耦出面222在主发射方向的方向上耦出。
[0026]光导体220在从耦入面221直至耦出面222延伸的顶侧223上具有第一反射表面223a,其中,光导体220相对于第一光模块100布置成使得可由第一光模块100产生的耦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可在第一反射表面223a处反射。
[0027]此外,照明装置10包括投影透镜500,其设定成使可由第一和第二光模块100,200产生的光在照明装置10前投影,其中,光导体220构造成使得在第一光模块100与投影透镜500之间布置有光阑,用于可由用于产生近光分布的第一光模块100产生的光的一部分。
[0028]对此,光导体220的顶面223和耦出面222在共同的面交线中构造光阑棱边250,其中,光阑棱边250具有轮廓用于形成对于近光分布典型的非对称的明暗边界。
[0029]投影透镜500具有第一光学轴线510和与第一光学轴线510对应的第一焦面510a,其中,光导体220的光阑棱边250、优选地光导体220的耦出面222布置在第一焦面510a中,其中优选地,投影透镜500的第一光学轴线510与光导体220的光阑棱边250相交。
[0030]照明装置10此外包括带有光源的第三光模块100用于产生附加光分布,其中,第二光模块200的光导体220具有背对顶面223的底面224,其至少区段式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10),其包括:
‑ꢀ
带有至少一个光源(110)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模块(100),用于在主发射方向的方向上产生近光分布,
‑ꢀ
至少一个第二光模块(200),用于产生远光分布,其中,所述第二光模块(200)包括至少一个光源(210)和光导体(220),所述光源(210)的光能够经由到所述光导体(220)中的耦入面(221)射入到所述光导体(220)中并且能够经由耦出面(222)在所述主发射方向的方向上耦出,其中,所述光导体(220)在从所述耦入面(221)直至所述耦出面(222)延伸的顶侧(223)上具有第一反射表面(223a)并且所述光导体(220)相对于所述第一光模块(100)布置成使得能够由所述第一光模块(100)产生的耦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在所述第一反射表面(223a)处反射,以及
‑ꢀ
至少一个投影透镜(500),其设定成使能够由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光模块(100,200)产生的光成像于所述照明装置(10)之前,其中,所述光导体(220)如此构造,使得在所述第一光模块(100)与所述投影透镜(500)之间布置有光阑,用于能够由用于产生近光分布的所述第一光模块(100)产生的光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10)包括带有光源的至少一个第三光模块(300)用于产生附加光分布,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光模块(200)的光导体(220)具有背对所述顶面(223)的底面(224),其至少区段式地具有第二反射表面(224a),其中,所述第三光模块(300)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三光模块(300)的能够产生的耦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由所述光导体(220)的第二反射表面(224a)反射,并且其中,所述投影透镜(500)设定成使能够由所述第三光模块(300)产生的光成像于所述照明装置(10)之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体(220)的顶面(223)和耦出面(222)在共同的面交线中构造光阑棱边(250)。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阑棱边(250)具有轮廓用于形成所述近光分布的明暗边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体(220)的底面(224)和耦出面(222)在共同的面交线中构造下棱边(260)。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