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及装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91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及装配生产线,装配生产线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导轨以及输送车,输送车包括:车体组件,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车架和位于车架下方的支撑座,车架可相对支撑座转动;车轮组件,用于带动车体组件移动,车轮组件设置于车架,车轮组件与导轨移动配合;升降机构,设置于支撑座,升降机构能够驱动车轮组件上下移动;其中,支撑座和车架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车架相对支撑座转动。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与支撑座的配合,即可实现输送车的移动方向的切换,换向便捷,省时省力,有利于生产线中使用,有效的防止车轮组件受到磨损。有效的防止车轮组件受到磨损。有效的防止车轮组件受到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及装配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装配生产线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及装配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机器装配生产线一般通过承载有工件的输送车沿着环形轨道移动以经由各个工位,从而完成装配工序;然而现有的输送车在切换移动方向时,通过人工推动输送车进行转动换向,或者通过在轨道换向处的底面挖凹坑来安装旋转机构,以带动输送车转动换向,该换向方式不仅操作不便捷,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在生产线中使用,且在换向时存在有磨损输送车的车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所述输送车换向便捷,利于在生产线中使用。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的装配生产线。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包括:车体组件,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车架和位于所述车架下方的支撑座,所述车架可相对所述支撑座转动;车轮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车体组件移动,所述车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组件,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车体组件上下移动,以使得所述车轮组件同向移动;其中,所述支撑座和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车架相对所述支撑座转动。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当车架需要切换移动方向时,升降机构驱动车轮组件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车轮组件移离接触面,此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车架相对支撑座转动,从而切换车架的移动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无需人工推动,也无需通过挖坑来安装旋转电机,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与支撑座的配合,即可实现输送车的移动方向的切换,换向便捷,省时省力,有利于生产线中使用,有效的防止车轮组件受到磨损。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车架;驱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内齿轮,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且所述内齿轮啮合于所述驱动齿轮。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蜗轮箱,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第一蜗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蜗轮箱,且所述第一蜗杆的两端伸出于所述第一蜗轮箱外;第一蜗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蜗轮箱,且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啮合;第一丝杆,穿设所述第一蜗轮,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蜗轮螺纹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蜗杆固定连接。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包括第一承载台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
两侧的两个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二承载台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台,所述第二承载台可相对所述第一承载台移动至伸出或者收容于所述第一承载台。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承载台上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承载台传动连接。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二蜗轮箱,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台;第二蜗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蜗轮箱,且所述第二蜗杆的两端伸出于所述第二蜗轮箱外;第二蜗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蜗轮箱,且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啮合;第二丝杆,穿设所述第二蜗轮,且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蜗轮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承载台相连接;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台,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蜗杆固定连接。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装配生产线,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导轨以及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所述车轮组件与所述导轨移动配合。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导轨与车轮组件移动配合,输送车沿着导轨预定轨迹行走,通过升降机构驱动车轮组件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车轮组件移离导轨,此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车架相对支撑座转动,车轮组件与另一个导轨接触并沿着导轨移动,从而完成使得输送车可切换其移动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无需人工推动,也无需通过挖坑来安装旋转电机,通过升降机构、驱动机构与支撑座的配合,即可实现输送车的移动方向的切换,换向便捷,省时省力,有利于生产线中使用,有效的防止车轮组件受到磨损。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导轨均为供电轨道;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无线控制模块和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导电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与两个所述导轨电连接并能够供电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上设置有RFID读卡器,所述RFID读卡器与所述无线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组件,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位于所述车轮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车轮组件接触,所述导轨能够通过与所述车轮组件接触以导电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组件可跟随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导轨接触而获取电力。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送车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输送车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升降机构和第二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生产线的两个导轨和输送车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车体组件10、车架11、第一承载台111、第二承载台112、支撑座12、第四驱动电机13、车轮组件20;
[0027]升降机构30、第一蜗轮箱31、第一蜗杆32、第一丝杆33、法兰盘331、绝缘块332、第二驱动电机34;
[0028]驱动机构40、第一驱动电机41、驱动齿轮42、
[0029]内齿轮43;
[0030]伸缩机构50、第二蜗轮箱51、第二蜗杆52、第二丝杆53、第三驱动电机54;
[0031]导轨60、无线控制模块70、RFID读卡器80;
[0032]第一导电组件91、第二导电组件92。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组件(10),包括用于承载工件的车架(11)和位于所述车架(11)下方的支撑座(12),所述车架(11)可相对所述支撑座(12)转动;车轮组件(20),用于带动所述车体组件(10)移动,所述车轮组件(20)设置于所述车架(11);升降机构(30),设置于所述车体组件(10),所述升降机构(30)能够驱动所述车轮组件(20)上下移动;其中,所述支撑座(12)和所述车架(11)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40),所述驱动机构(40)能够驱动所述车架(11)相对所述支撑座(1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41),设置于所述车架(11);驱动齿轮(4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内齿轮(43),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2),且所述内齿轮(43)啮合于所述驱动齿轮(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0)包括:第一蜗轮箱(3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2);第一蜗杆(3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蜗轮箱(31),且所述第一蜗杆(32)的两端伸出于所述第一蜗轮箱(31)外;第一蜗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蜗轮箱(31),且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32)啮合;第一丝杆(33),穿设所述第一蜗轮,所述第一丝杆(33)与所述第一蜗轮螺纹连接;第二驱动电机(34),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蜗杆(3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包括第一承载台(111)和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台(111)两侧的两个第二承载台(112),所述第二承载台(112)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台(111),所述第二承载台(112)可相对所述第一承载台(111)移动至伸出或者收容于所述第一承载台(1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装配生产线的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台(111)上设置有伸缩机构(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世拓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