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和动态发酵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和动态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是一种传统的饮料原料,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茶叶是以生采摘的生鲜茶树的嫩芽为原料,经过加工而成。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经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以及无机盐、微量元素等400多种成分。所以茶叶功效广泛,如能清头目,醒精神,解烦渴,利小便,消食积,解毒。用于风热上犯,头晕目昏;暑热烦渴,或饮酒过度;多睡好眠,神疲体倦;小便短赤不利,或水肿尿少;油腻食积,消化不良;湿热腹泻、痢疾。
[0003]红茶是茶叶的一种为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发酵是红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发酵,俗称“发汗”,是指将揉捻好的茶胚稍加压紧后,盖上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酵机组(15)和第二发酵机组(16),所述第一发酵机组(15)和第二发酵机组(16)均包括上料机和发酵机体(6),所述第一发酵机组(15)和第二发酵机组(16)之间通过上料机串联连接,所述上料机包括茶叶输送带(1),所述茶叶输送带(1)上设置有匀叶机构(2),所述发酵机体(6)包括传动机构(7)、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多层茶叶发酵传送带(8),所述茶叶发酵传送带(8)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传动机构(7)与茶叶发酵传送带(8)连接而能够驱动茶叶发酵传送带(8)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相邻两层所述茶叶发酵传送带(8)的两端部相互错开设置而能够使上层茶叶发酵传送带(8)上的茶叶掉落在下层茶叶发酵传送带(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输送带(1)倾斜设置且茶叶输送带(1)的出料口位于茶叶发酵传送带(8)的上方,所述茶叶输送带(1)的宽度小于茶叶发酵传送带(8)的宽度,所述第一发酵机组(15)和第二发酵机组(16)均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发酵机体(6)连接而能够驱动茶叶发酵传送带(8)沿水平方向左右来回移动而使从茶叶输送带(1)出料口出来的茶叶能够均匀掉落在茶叶发酵传送带(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箱(3)以及由隔热墙(4)形成的发酵室,所述发酵机体(6)设置在发酵室内,所述上料机设置在发酵室外,所述发酵室内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氧气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热风发生炉(13)和热风管道(14),所述热风管道(14)上设置有多个朝向茶叶发酵传送带(8)的热风出口,所述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加湿器(10)和湿气管道(11),所述湿气管道(11)上设置有多个朝向茶叶发酵传送带(8)的加湿喷头,所述氧气控制装置包括与外界连通的换气机(5),所述自动控制箱(3)与上料机、发酵机体(6)、温度控制装置、湿度控制装置以及氧气控制装置连接。4.一种茶叶动态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经过萎凋、揉捻处理后的茶叶输送至第一发酵室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上下翻动茶叶,第一发酵室的发酵温度为28~34℃,发酵湿度为85~90%,发酵时间为2~2.5h;S2、第一次发酵完成后,通过设置在第一发酵室和第二发酵室之间的上料机将茶叶从第一发酵室输送至第二发酵室,茶叶在上料机上输送的时间为3~5min;S3、茶叶在第二发酵室中继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上下翻动茶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程,黎建华,夏光智,
申请(专利权)人:婺源县正稀茗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