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176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及其方法,涉及红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烘干筒和其底部安装的底部支架,还包括:用于盛接茶叶的翻料筒,所述翻料筒通过同轴连接的排气管转动安装在烘干筒的内侧壁,所述排气管使翻料筒与外界连通,且所述翻料筒与烘干筒呈偏心设置;发热部件,所述发热部件安装在烘干筒的内壁,用于对翻料筒的外壁进行加热;安装在烘干筒内的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排气管所受到的压力变化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调速组件调低翻料筒的转速,在茶叶从湿润状态逐渐变为干脆状态后,以降低对茶叶的翻料速率,同时也降低了对茶叶的离心作用,减缓了茶叶的翻料幅度和翻料速率,降低茶叶的破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茶生产,具体为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红茶,为山茶科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以适宜的茶树新叶为原料,在采摘后,经萎凋、揉捻、发酵以及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后精制而成的茶,因其呈现出特有的深红茶色,因此被称为红茶。

2、其中,在干燥工序中,一般使用的干燥方法有烘箱干燥、热风干燥以及微波干燥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414048b,其公开了一种红茶烘干设备,该烘干设备通过在对茶叶烘干的过程中,利用空心转杆左右摆动,同时空心转杆在摆动的过程中利用啮合齿槽与啮合齿的相互啮合进行自转,从而带动空心翻料桨进行转动,对茶叶进行翻料,以达到提高烘干效果的目的。

3、但是,由于其翻料的速度无法进行调节变化,所以对茶叶的翻料速率也不会发生变化,而在茶叶的实际干燥过程中,随着茶叶的干燥,水分会逐渐流失,同时茶叶也会随之变脆,因此如果翻料的速度和初始翻料速度保持相同的话,可能会对茶叶造成破损,从而导致干燥后茶叶的碎叶量增多,降低茶叶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包括烘干筒(1)和其底部安装的底部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排气管(3)外壁的第一齿轮组(22),所述第一齿轮组(22)包括两个不同直径的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排气管(3)外壁的两个锥状轮(24),两个所述锥状轮(24)的锥面相对,且二者之间连接有拉簧(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排气管(3)由连接在翻料筒(4)外壁的第一送...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包括烘干筒(1)和其底部安装的底部支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排气管(3)外壁的第一齿轮组(22),所述第一齿轮组(22)包括两个不同直径的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排气管(3)外壁的两个锥状轮(24),两个所述锥状轮(24)的锥面相对,且二者之间连接有拉簧(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排气管(3)由连接在翻料筒(4)外壁的第一送气管(5)和转动安装在烘干筒(1)侧壁的连接轴组成,所述第一送气管(5)和连接轴之间固定有换气箱(6),且换气箱(6)与第一送气管(5)连通,所述换气箱(6)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滑动件(7),所述滑动件(7)的内部贯穿固定有顶杆(8),所述顶杆(8)的两端从换气箱(6)的两侧穿出,并能随着换气箱(6)的转动与烘干筒(1)的内壁间歇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8)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导热轮(12),且所述进气通道(11)的进气口正对着导热轮(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红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排气管(3)由连接在翻料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欣黎程刘紫军夏光智
申请(专利权)人:婺源县正稀茗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