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60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包括:将吸排油烟装置安装在集成灶腔上方,并使吸排油烟装置靠近集成灶腔的后壁,将灶台安装在集成灶腔上方,使灶台紧靠吸排油烟装置;取附加功能模块、风驱组件、排风管,将附加功能模块与风驱组件依次安装在集成灶腔内,并使附加功能模块位于风驱组件上方或使附加功能模块位于风驱组件下方,吸排油烟装置内设有风道,将风驱组件与风道连接,将排风管的一端与风驱组件连接,并使排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集成灶腔的外部;取供水箱,将供水箱安装在灶台位置或排油烟装置的顶部或与风驱组件同一水平位置,使供水箱远离附加功能模块,取一段供水管将供水箱与附加功能模块连接。取一段供水管将供水箱与附加功能模块连接。取一段供水管将供水箱与附加功能模块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集成灶在集成吸排油烟装置和燃气灶具基础上,集成了食材贮藏柜或保鲜柜、食具消毒柜、保洁柜、电蒸炉、电烤炉、微波炉、空气炸锅、电饭锅、洗碗机等附加功能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3]集成灶的高集成度需要确保在不影响集成灶抽油烟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大部分厂商在集成灶设计之初采用缩减附加功能模块的腔体进深,从而确保用于排油烟的风驱组件与附加功能模块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时排油烟效果不受影响。
[0004]同时,在设置电蒸炉、电烤炉以及蒸烤一体化模块等需要附带供水系统的附加功能模块时,供水箱的设置位置不仅影响供水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供水箱及其相关构件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上述附加功能模块的安装位置以及尺寸大小。
[0005]综上所述,现有的集成灶在风驱组件、附加功能模块、供水箱等部件在排布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驱组件、附加功能模块、供水箱的排布不合理,影响附加功能模块腔体容纳效果以及供水箱使用寿命,提供了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a1.取吸排油烟装置、灶台、集成灶腔,将所述吸排油烟装置安装在所述集成灶腔上方,并使所述吸排油烟装置靠近所述集成灶腔的后壁,将所述灶台安装在所述集成灶腔上方,使所述灶台紧靠所述吸排油烟装置;
[0010]a2.取附加功能模块、风驱组件、排风管,将所述附加功能模块与所述风驱组件依次安装在所述集成灶腔内,并使所述附加功能模块位于所述风驱组件上方或使所述附加功能模块位于所述风驱组件下方,所述吸排油烟装置内设有风道,将所述风驱组件与所述风道连接,将所述排风管的一端与所述风驱组件连接,并使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成灶腔的外部;
[0011]a3.取供水箱,将所述供水箱安装在所述灶台位置或排油烟装置的顶部或与所述风驱组件同一水平位置,使所述供水箱远离所述附加功能模块,取一段供水管将所述供水箱与所述附加功能模块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将风驱组件与附加功能模块采用错层布设的方式安装在集成灶腔内,有利于在现有基础上增加附加功能模块的进深,从而更大限度的增大附加功能模块的容积。将供水箱与附加功能模块采用错层布设,进一步增加附加功能模块的进深或宽度;将供水箱
设于远离所述附加功能模块位置使供水箱远离发热源,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并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00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所述风驱组件设于所述集成灶腔的下侧,所述附加功能模块设于所述集成灶腔的上侧,所述集成灶腔内还设有风道延伸部,所述风道延伸部的上端与所述风道连接,所述风道延伸部的下端与所述风驱组件连接。
[0014]风驱组件与附加功能模块上下分层设置,通过设置风道延伸部连接风驱组件确保集成灶正常的排油烟功能的同时更大限度的增大附加功能模块的容积。将附加功能模块设于集成灶腔的上方,一方面有利于用户弯腰使用附加功能模块时能够更省力,另一方面防止附加功能模块作为发热源热量逸散影响风驱组件工作,具有更高效、更便捷、更耐用的优点。
[001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所述风道延伸部呈扁平状结构且贴靠于所述集成灶腔后壁上,所述的风道延伸部水平方向截面的内宽度尺寸S小于等于90毫米。
[0016]扁平状结构的风道延伸部,在增大附加功能模块的腔体的进深的前提下,不影响风阻并确保进风量,从而满足吸排油烟的要求。
[001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所述风道延伸部朝向所述附加功能模块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水平排布的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开口方向朝下且向内凹陷。
[0018]百叶窗作为排散通道,起到散热的作用,能够将风道、风道延伸部、风驱组件内滞留的热量及气体排出,起到保护灶台内的元器件,保障集成灶安全的作用。同时百叶窗开口方向朝下有利于减小风阻并且避免油液通过百叶窗污染集成灶腔内部,百叶窗向内凹陷避免与附加功能模块相互干涉有利于增大附加功能模块的进深。
[001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所述风驱组件包括负压箱、蜗壳组件、出风座,所述负压箱向内一侧与所述风道延伸部的下端连接,所述出风座与所述负压箱的左侧或右侧连接,所述蜗壳组件位于所述负压箱的内部,所述蜗壳组件内设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垂直于所述灶台设置且位于所述灶台长边的对称面上。
[0020]集成灶整体的中轴线与灶台长边的对称面处于同一平面,当驱动轴位于灶台长边的对称面上时,能够有效的减少因风驱组件运行引起的集成灶振动,从而降低噪音,提高产品使用感。
[002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当所述供水箱安装在与所述风驱组件同一水平位置上时,所述供水箱设于所述附加功能模块的下方,所述集成灶腔侧壁、所述出风座、所述负压箱合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供水箱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0022]容纳空间用于放置供水箱,当供水箱位于容纳空间内时,能够避免与附加功能模块相互干涉,从而使附加功能模块的容积能够得到提升。
[002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当所述供水箱安装在所述排油烟装置的顶部位置时,所述吸排油烟装置的顶部设有容纳腔,所述供水箱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0024]将容纳腔设置在远离附加功能模块的吸排油烟装置的顶部位置,使设置在其中的供水箱能够远离附加功能模块传热影响,增加使用寿命。
[002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当所述供水箱安装在所述灶台上时,所述灶台处设有镂空的安装部,所述供水箱位于所述安装部内。
[0026]将安装部设置在远离附加功能模块的灶台处,使设置在其中的供水箱能够远离附加功能模块传热影响,增加使用寿命,同时便于向供水箱进行补水。
[002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所述附加功能模块上设有软管,所述软管包括进口端、出口端,所述进口端与所述附加功能模块的腔体连接,所述出口端连接所述风驱组件,所述进口端与所述出口端均倾斜向下设置。
[0028]软管用于排出附加功能模块的剩余蒸汽,剩余蒸汽流经软管通过风驱组件向外排出。剩余蒸汽以一定速度、压力流经风驱组件时,对风驱组件中负压箱、蜗壳组件内壁具有清洁的作用。软管的进口端、出口端沿布设路径倾斜向下能够避免所述剩余蒸汽沿程冷凝而成的冷凝水倒灌。
[002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所述进口端位置高于所述出口端位置且所述软管整体由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取吸排油烟装置(1)、灶台(2)、集成灶腔(4),将所述吸排油烟装置(1)安装在所述集成灶腔(4)上方,并使所述吸排油烟装置(1)靠近所述集成灶腔(4)的后壁,将所述灶台(2)安装在所述集成灶腔(4)上方,使所述灶台(2)紧靠所述吸排油烟装置(1);a2.取附加功能模块(3)、风驱组件(5)、排风管(6),将所述附加功能模块(3)与所述风驱组件(5)依次安装在所述集成灶腔(4)内,并使所述附加功能模块(3)位于所述风驱组件(5)上方或使所述附加功能模块(3)位于所述风驱组件(5)下方,所述吸排油烟装置(1)内设有风道,将所述风驱组件(5)与所述风道连接,将所述排风管(6)的一端与所述风驱组件(5)连接,并使所述排风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成灶腔(4)的外部;a3.取供水箱(7),将所述供水箱(7)安装在所述灶台(2)位置或排油烟装置(1)的顶部或与所述风驱组件(5)同一水平位置,使所述供水箱(7)远离所述附加功能模块(3),取一段供水管将所述供水箱(7)与所述附加功能模块(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驱组件(5)设于所述集成灶腔(4)的下侧,所述附加功能模块(3)设于所述集成灶腔(4)的上侧,所述集成灶腔(4)内还设有风道延伸部(8),所述风道延伸部(8)的上端与所述风道连接,所述风道延伸部(8)的下端与所述风驱组件(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延伸部(8)呈扁平状结构且贴靠于所述集成灶腔(4)后壁上,所述的风道延伸部(8)水平方向截面的内宽度尺寸S小于等于9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灶附加功能模块腔体的增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延伸部(8)朝向所述附加功能模块(3)的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水平排布的百叶窗(81),所述百叶窗(81)开口方向朝下且向内凹陷。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勇陈月华夏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