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集成灶主机及集成灶制造技术_技高网

集成灶主机及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99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灶主机及集成灶,集成灶主机包括背板及导流板,背板呈中空设置,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导流板抵接于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导流板上均布有多个通孔,从而在导流板上形成微孔降噪结构。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导流板用于对油烟进行导流,在油烟流动过程中,油烟会冲击用于围构形成通风管路的导流板,由于导流板上形成有微孔降噪结构,因此,油烟冲击导流板所产生的噪音较小,从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灶主机及集成灶


技术介绍

1、集成灶,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集成灶是一种集吸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且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2、其中,吸烟机用于在烹饪过程中抽走油烟,从而避免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并减少附着在厨具和厨房墙壁上的油烟。吸烟机包括集成灶排风系统,集成灶排风系统用于在烹饪过程中将油烟快速抽走并排出室外。具体地,集成灶排风系统包括风机总成,风机总成能够吸入油烟并将油烟排出室外,但传统的集成灶的风机总成一般与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其它功能模块共同集成于集成灶主机上,由于风机总成的体积较大,因此,风机总成所占用的集成灶主机的空间较大,不利于集成灶的多功能集成,另一方面,风机总成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由于风机总成与燃气灶一同集成在集成灶主机上,因此,在烹饪过程中,用户直接靠近噪音源,从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受到影响。

3、为此,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集成灶,该集成灶的风机总成置于集成灶主机外部以远离集成灶主机,而集成灶主机内部则仅设置通风管路,通风管路与燃气灶的上方空间连通,风机总成通过管道结构与集成灶主机内的通风管路连通,从而在烹饪过程中将油烟快速抽走并排出室外,一方面,集成灶主机内仅设置通风管路,从而能够便于集成灶的多功能集成,另一方面,风机总成远离集成灶主机,从而能够避免风机总成产生的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4、对于集成灶主机而言,当油烟沿通风管路流动时,油烟会冲击用于围构形成通风管路的板件,从而产生噪音,产生的噪音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5、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主机及集成灶,以解决当油烟沿通风管路流动时,油烟会冲击用于围构形成通风管路的板件,从而产生噪音,产生的噪音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灶主机,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集成灶的灶台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所述集成灶主机还包括:

4、背板,呈中空设置,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背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背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灶台上方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集成灶的风机总成连通;及

5、导流板,抵接于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并将所述背板的内部腔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导流板上均布有多个通孔。

6、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为弧形,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弯曲。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集成灶主机的内部,所述第一板件靠近所述第二板件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沉台,所述导流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沉入所述定位沉台内并与所述定位沉台的底壁贴合,且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沉台的侧壁抵接。

8、作为优选,所述背板上安装有出风座,所述出风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出风座的另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上并与所述风机总成连通。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侧板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出风座的外周,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翻折形成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伸入所述出风座内,并与所述出风座的内壁贴合。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集成灶主机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板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板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且所述出风座的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钝角。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板件位于所述集成灶主机的内部,所述集成灶主机还包括通风座,所述通风座安装于所述背板的顶部,所述集成灶的机头插接于所述通风座的顶部,所述通风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通风座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机头上的吸风口连通;

12、所述通风座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板件和第四板件,所述第三板件和所述第四板件均抵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四板件位于所述第三板件远离第一板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板件的顶部向下翻折形成第三折边,所述第三折边覆设于所述第三板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板件的一侧。

13、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座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五板件和第六板件,所述第五板件和所述第六板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板件和所述第六板件均抵接于所述第三板件和所述第四板件之间。

14、作为优选,所述背板的底部安装有漏斗,所述集成灶主机还包括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背板均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接油盒,所述接油盒安装于所述漏斗的下方。

15、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灶,包括机头及如上述的集成灶主机,所述机头安装于所述背板的顶部,所述机头上设置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位于所述灶台的上方,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吸风口连通。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油烟能够通过第一开口进入第一腔室,并通过第二开口流出,由第二开口流出的油烟能够流动至风机总成,进而排出室外。导流板用于对通过第一开口进入第一腔室的油烟进行导流,在油烟流动过程中,油烟会冲击用于围构形成通风管路的导流板,由于导流板上形成有微孔降噪结构,因此,油烟冲击导流板所产生的噪音较小,从而避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灶主机,包括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集成灶的灶台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主机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5)为弧形,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45)和所述第二开口(146)的一侧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144)位于所述集成灶主机的内部,所述第一板件(143)靠近所述第二板件(14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沉台(1431),所述导流板(15)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折边(152),所述第一折边(152)沉入所述定位沉台(1431)内并与所述定位沉台(1431)的底壁贴合,且所述导流板(15)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45)和所述第二开口(146)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沉台(1431)的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4)上安装有出风座(25),所述出风座(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146)连通,所述出风座(25)的另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上并与所述风机总成(2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16),所述第一侧板(11)通过所述安装孔(116)套设于所述出风座(25)的外周,所述安装孔(116)的孔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靠近所述背板(14)的一侧翻折形成第二折边(117),所述第二折边(117)伸入所述出风座(25)内,并与所述出风座(25)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144)位于所述集成灶主机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146)与所述第一板件(14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小于所述安装孔(116)与所述第一板件(14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144)位于所述集成灶主机的内部,所述集成灶主机还包括通风座(16),所述通风座(16)安装于所述背板(14)的顶部,所述集成灶的机头(3)插接于所述通风座(16)的顶部,所述通风座(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145)连通,所述通风座(16)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机头(3)上的吸风口(3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座(16)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五板件(163)和第六板件(164),所述第五板件(163)和所述第六板件(164)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板件(163)和所述第六板件(164)均抵接于所述第三板件(161)和所述第四板件(16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4)的底部安装有漏斗(17),所述集成灶主机还包括底板(13),所述第一侧板(11)、所述第二侧板(12)和所述背板(14)均安装于所述底板(13)上,所述底板(13)上设置有接油盒(138),所述接油盒(138)安装于所述漏斗(17)的下方。

10.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3)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灶主机,所述机头(3)安装于所述背板(14)的顶部,所述机头(3)上设置有吸风口(31),所述吸风口(31)位于所述灶台的上方,所述第一开口(145)与所述吸风口(31)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灶主机,包括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集成灶的灶台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主机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5)为弧形,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45)和所述第二开口(146)的一侧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144)位于所述集成灶主机的内部,所述第一板件(143)靠近所述第二板件(14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沉台(1431),所述导流板(15)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折边(152),所述第一折边(152)沉入所述定位沉台(1431)内并与所述定位沉台(1431)的底壁贴合,且所述导流板(15)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45)和所述第二开口(146)的一侧与所述定位沉台(1431)的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4)上安装有出风座(25),所述出风座(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146)连通,所述出风座(25)的另一端插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上并与所述风机总成(2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16),所述第一侧板(11)通过所述安装孔(116)套设于所述出风座(25)的外周,所述安装孔(116)的孔壁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靠近所述背板(14)的一侧翻折形成第二折边(117),所述第二折边(117)伸入所述出风座(25)内,并与所述出风座(25)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主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华江凯单寨锋王庆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