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布和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5058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布和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合成革技术领域,基布包括纤维,所述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和铁磁性填料,所述铁磁性填料通过偶联剂附着于所述纤维本体,通过将铁磁性填料附着于纤维本体,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被直接加热,与传统的电阻丝发热装置不同,该方案的超细纤维无纺布基布就是面状发热源,无需在背面包覆电阻丝加热棉,有效的解决传统加热方式热量不均匀的问题。匀的问题。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布和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革
,特别涉及一种基布和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是一种由超细纤维基布与聚氨酯皮层贴合形成的一类人造革,又称超纤革。超纤革在视觉和触觉感知上与真皮接近,并具备优异的耐磨性能,配合可加工性和成本上的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零件包覆,如方向盘、门护板、座椅等。随着消费者的要求不断提升,汽车内饰零件的功能愈加丰富,其中就包含可加热式的内饰零件,如带有加热功能的座椅和方向盘等,以缓解寒冷天气下汽车内部温度较低,乘员与座椅和方向盘接触时产生不适感的问题。
[0003]由于真皮的可加工性有限,为了实现可加热式的内饰零件,目前的方案主要通过额外的可发热装置完成,如含有电阻丝的加热棉在外层进行包覆,使用时向加热系统供电,让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零件表面。部分方案也采用了改善导热性能的超纤革,通过将碳化硅、氧化锌、氧化铝等高导热材料纳米粉末添加至聚氨酯皮层中,增加了包覆超纤革的导热系数,从而提升加热效率。然而在这些方案中,都需要先将加热棉包裹在发泡后的方向盘骨架或座椅骨架上,再进行包覆,导致工艺步骤多而复杂,且由于电阻丝为线状热源,加热棉具备一定厚度,导致被加热区域热量不均匀,包覆后出现外观上隆起,手感上与未包覆区域有差异等问题,影响零件的感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布和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目前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布,所述基布包括纤维,所述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和铁磁性填料,所述铁磁性填料通过偶联剂附着于所述纤维本体。
[0006]可选的,所述铁磁性填料包括纳米金属粉末、纳米金属合金粉末和纳米金属氧化物粉末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铁磁性填料的粒径为50nm

1000nm。
[0007]可选的,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0008]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布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9]将铁磁性填料和偶联剂进行混合,后静置沉淀,得到沉淀物;
[0010]将纤维本体、聚乙烯树脂和沉淀物进行混合,后进行熔融挤出和纺丝,得到海岛纤维;
[0011]将所述海岛纤维进行切断混合,后进行针刺,得到无纺布;
[0012]将所述无纺布进行聚氨酯浸渍、固化、清洗、减量开纤和定型,得到基布。
[0013]可选的,以质量计,所述铁磁性填料和所述偶联剂混合比例为100:1

3。
[0014]可选的,以质量计,所述纤维本体、所述聚乙烯树脂和所述沉淀物的混合比例为:100:80

100:1

10。
[0015]可选的,所述聚氨酯浸渍的浸渍时间为48h

72h。
[0016]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合成革,所述合成革包括基布和贴合于所述基布的聚氨酯皮层,所述基布包括纤维,所述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和铁磁性填料,所述铁磁性填料通过偶联剂附着于所述纤维本体。
[0017]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合成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8]将铁磁性填料和偶联剂进行混合,后静置沉淀,得到沉淀物;
[0019]将纤维本体、聚乙烯树脂和沉淀物进行混合,后进行熔融挤出和纺丝,得到海岛纤维;
[0020]将所述海岛纤维进行切断混合,后进行针刺,得到无纺布;
[0021]将所述无纺布进行聚氨酯浸渍、固化、清洗、减量开纤和定型,得到基布;
[0022]将聚氨酯皮层贴合于所述基布,得到合成革。
[0023]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合成革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合成革应用于包覆加热系统;所述合成革包括基布和贴合于所述基布的聚氨酯皮层,所述基布包括纤维,所述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和铁磁性填料,所述铁磁性填料通过偶联剂附着于所述纤维本体;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布,基布包括纤维,所述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和铁磁性填料,所述铁磁性填料通过偶联剂附着于所述纤维本体,通过将铁磁性填料附着于纤维本体,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被直接加热,与传统的电阻丝发热装置不同,该方案的超细纤维无纺布基布就是面状发热源,无需在背面包覆电阻丝加热棉,有效的解决传统加热方式热量不均匀的问题。
[002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艺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1]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
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0032]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3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4]申请人在专利技术过程中发现:于真皮的可加工性有限,为了实现可加热式的内饰零件,目前的方案主要通过额外的可发热装置完成,如含有电阻丝的加热棉在外层进行包覆,使用时向加热系统供电,让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零件表面。部分方案也采用了改善导热性能的超纤革,通过将碳化硅、氧化锌、氧化铝等高导热材料纳米粉末添加至聚氨酯皮层中,增加了包覆超纤革的导热系数,从而提升加热效率。然而在这些方案中,都需要先将加热棉包裹在发泡后的方向盘骨架或座椅骨架上,再进行包覆,导致工艺步骤多而复杂,且由于电阻丝为线状热源,加热棉具备一定厚度,导致被加热区域热量不均匀,包覆后出现外观上隆起,手感上与未包覆区域有差异等问题,影响零件的感知质量。
[0035]现有技术中,有采用额外添加电阻丝等可发热的器件实现发热的方案,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包括纤维,所述纤维包括纤维本体和铁磁性填料,所述铁磁性填料通过偶联剂附着于所述纤维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性填料包括纳米金属粉末、纳米金属合金粉末和纳米金属氧化物粉末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铁磁性填料的粒径为50nm

10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4.一种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铁磁性填料和偶联剂进行混合,后静置沉淀,得到沉淀物;将纤维本体、聚乙烯树脂和沉淀物进行混合,后进行熔融挤出和纺丝,得到海岛纤维;将所述海岛纤维进行切断混合,后进行针刺,得到无纺布;将所述无纺布进行聚氨酯浸渍、固化、清洗、减量开纤和定型,得到基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所述铁磁性填料和所述偶联剂混合比例为100:1

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所述纤维本体、所述聚乙烯树脂和所述沉淀物的混合比例为:100: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刘洲胡玉洁李彬熊芬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