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部分采用小直径阀片的氧化锌避雷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避雷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部分采用小直径阀片的氧化锌避雷器。
技术介绍
[0002]常规氧化锌避雷器的内部均是多层同型号同规格串联的氧化锌阀片。如果要对避雷器阀片进行控制或者性能检测,则必须在阀片两端并联装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避雷器的直径,即改变了原先避雷器的规格。从电学上分析,这势必会影响原先避雷器阀片的分布电容,进一步影响了避雷器正常工作下的电压分布等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控部分采用小直径阀片的氧化锌避雷器,在正常工作下,能降低荷电率,提高避雷器的使用寿命,在雷电压来临时,能提高限制雷电过电压的能力。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控部分采用小直径阀片的氧化锌避雷器,包括固定部分和可控部分,其特征在于,可控部分的一端与气体间隙单元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分的一端连接,气体间隙单元设置在可控部分的下端,与可控部分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部分采用小直径阀片的氧化锌避雷器,包括固定部分和可控部分,其特征在于,可控部分的一端与气体间隙单元(10)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分的一端连接,气体间隙单元(10)设置在可控部分的下端,与可控部分并联连接,固定部分和可控部分均包含至少一层的避雷器阀片,多层避雷器阀片之间串联连接,固定部分的避雷器阀片直径大于可控部分的避雷器阀片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部分采用小直径阀片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气体间隙单元(10)的一端通过下垫片(17)与下电极(11)连接,另一端通过上垫片(14)与可控部分的一端连接,可控部分的另一端通过铝垫片(8)与固定部分的一端连接,固定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上电极(3),铝垫片(8)与上垫片(14)之间设置有导线(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部分采用小直径阀片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上垫片(14)和下垫片(17)之间通过铝柱(16)连接,铝柱(16)的一端与可控部分的可控部分避雷器阀片连接,另一端与下电极(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部分采用小直径阀片的氧化锌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气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