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4876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包括基布层和涂料层;基布层内设置有防水单元,防水单元通过防水溶剂浸泡从而均匀分布在基布层内;基布层的正面设置有印花层,基布层的反面设置有涂料层,涂料层包括阻燃涂层、透气涂层、远红外隐形层和抗老化PU涂层;阻燃涂层包括第一阻燃涂层和第二阻燃涂层,第一阻燃涂层设置在基布层的反面,第二阻燃涂层设置在第一阻燃涂层远离基布层方向的下表面;透气涂层设置在第二阻燃涂层远离基布层方向的下表面;远红外隐形层设置在透气涂层远离基布层方向的下表面;抗老化PU涂层设置在远红外隐形层远离远离基布层方向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吸收士兵自身产生的红外线,增强了隐身性能。强了隐身性能。强了隐身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属于基布加工


技术介绍

[0002]隐形材料技术是指用隐形材料制造武器装备,或在武器装备表面敷贴隐形材料来吸收雷达波,以抑制己方目标的电磁信号特征的技术与方法,以便尽可能避免被对方的电子侦察系统发现。
[0003]目前,一般的军用作战服在隐身方面的性能较差,而且现代士兵配备了相当多的高科技装备,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红外侦测技术,对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具有防水、透湿、阻燃、红外隐形的特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布层和涂料层,所述基布层内设置有防水单元,所述防水单元通过防水溶剂浸泡从而均匀分布在基布层内;所述基布层的正面设置有印花层,所述基布层的反面设置有涂料层;所述涂料层包括阻燃涂层、透气涂层、远红外隐形层和抗老化PU涂层;所述阻燃涂层包括第一阻燃涂层和第二阻燃涂层,第一阻燃涂层设置在基布层的反面上,第二阻燃涂层设置在第一阻燃涂层远离基布层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透气涂层设置在第二阻燃涂层远离基布层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远红外隐形层设置在透气涂层远离基布层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抗老化PU涂层设置在远红外隐形层远离远离基布层方向的下表面上。
[0006]优选的,所述基布层以自身具有阻燃性能的改性锦纶高强丝为原材料交织而成的平纹布或斜纹布。r/>[0007]优选的,所述改性锦纶高强丝的纤度为600D~650D,所述基布层的基布的密度处于每厘米10
×
10至20
×
20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阻燃涂层的阻燃胶的上胶量为45~55g/m2。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阻燃涂层的阻燃胶的上胶量为25~30g/m2。
[0010]优选的,所述透气涂层的透气胶的上胶量为25~35g/m2。
[0011]优选的,所述远红外隐形层的防红外隐形胶的上胶量为15~25g/m2。
[0012]优选的,所述抗老化PU涂层的抗老化PU胶的上胶量10~15g/m2。
[0013]优选的,所述红外隐身布料加工完成的成品的重量控制在270~ 300g/m2内。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5]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士兵自身产生的红外线,极大地增强了隐身性能,本技术阻燃、防水、离火自息;采用了改性锦纶高强丝,韧性大,耐磨性好,加设透气层,穿着更加舒适,安全可靠,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
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7]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的剖视图;
[0018]其中:1、基布层;2、印花层;3、第一阻燃涂层;4、第二阻燃涂层;5、透气涂层;6、远红外隐形层;7、抗老化PU涂层;8、阻燃涂层;9、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请参考图1,实施例一:
[0021]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包括基布层1和涂料层9;所述基布层1为650D改性锦纶高强丝为原材料交织而成的平纹布,所述基布层1的密度为每厘米14
×
17;所述基布层1内设置有防水单元,所述防水单元通过防水溶剂浸泡从而均匀分布在基布层1内;所述基布层1的正面设置有印花层2,所述基布层1的反面设置有涂料层9,所述涂料层9包括阻燃涂层8、透气涂层5、远红外隐形层6和抗老化PU涂层7;所述阻燃涂层8包括第一阻燃涂层3和第二阻燃涂层4,第一阻燃涂层3设置在基布层1的反面上,所述第一阻燃涂层3的阻燃胶的上胶量为45g/m2;第二阻燃涂层4设置在第一阻燃涂层3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阻燃涂层4的阻燃胶的上胶量为28g/m2;所述透气涂层5设置在第二阻燃涂层 4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透气涂层5的透气胶的上胶量为 25g/m2;所述远红外隐形层6设置在透气涂层5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远红外隐形层6的防红外隐形胶的上胶量为25g/m2;所述抗老化PU涂层7设置在远红外隐形层6远离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抗老化PU涂层7的抗老化PU胶的上胶量为10

15g/m2。
[0022]请参考图1,实施例二:
[0023]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包括基布层1和涂料层9;所述基布层1为600D改性锦纶高强丝为原材料交织而成的平纹布,所述基布层1的密度为每厘米17
×
19;所述基布层1内设置有防水单元,所述防水单元通过防水溶剂浸泡从而均匀分布在基布层1内;所述基布层1的正面设置有印花层2,所述基布层1的反面设置有涂料层9,所述涂料层9包括阻燃涂层8、透气涂层5、远红外隐形层6和抗老化PU涂层7;所述阻燃涂层8包括第一阻燃涂层3和第二阻燃涂层4,第一阻燃涂层3设置在基布层1的反面上,所述第一阻燃涂层3的阻燃胶的上胶量为40g/m2;第二阻燃涂层4设置在第一阻燃涂层3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阻燃涂层4的阻燃胶的上胶量为35g/m2;所述透气涂层5设置在第二阻燃涂层 4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透气涂层5的透气胶的上胶量为 15g/m2;所述远红外隐形层6设置在透气涂层5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远红外隐形层6的防红外隐形胶的上胶量为25g/m2;所述抗老化PU涂层7设置在远红外隐形层6远离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抗老化PU涂层7的抗老化PU胶的上胶量为10g/m2。
[0024]请参考图1,实施例三:
[0025]本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包括基布层1和涂料层9;所述基布层1为620D改性锦纶高强丝为原材料交织而成的平纹布,所述基布层1的密度为
每厘米14
×
19;所述基布层1内设置有防水单元,所述防水单元通过防水溶剂浸泡从而均匀分布在基布层1内;所述基布层1的正面设置有印花层2,所述基布层1的反面设置有涂料层9,所述涂料层9包括阻燃涂层8、透气涂层5、远红外隐形层6和抗老化PU涂层7;所述阻燃涂层8包括第一阻燃涂层3和第二阻燃涂层4,第一阻燃涂层3设置在基布层1的反面上,所述第一阻燃涂层3的阻燃胶的上胶量为50g/m2;第二阻燃涂层4设置在第一阻燃涂层3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阻燃涂层4的阻燃胶的上胶量为25g/m2;所述透气涂层5设置在第二阻燃涂层 4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透气涂层5的透气胶的上胶量为 22g/m2;所述远红外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料层(9)和具有防水性能的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正面设置有印花层(2),所述基布层(1)的反面设置有涂料层(9),所述涂料层(9)包括阻燃涂层(8)、透气涂层(5)、远红外隐形层(6)和抗老化PU涂层(7);所述阻燃涂层(8)包括第一阻燃涂层(3)和第二阻燃涂层(4),第一阻燃涂层(3)设置在基布层(1)的反面上,第二阻燃涂层(4)设置在第一阻燃涂层(3)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透气涂层(5)设置在第二阻燃涂层(4)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远红外隐形层(6)设置在透气涂层(5)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所述抗老化PU涂层(7)设置在远红外隐形层(6)远离远离基布层(1)方向的下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以自身具有阻燃性能的改性锦纶高强丝为原材料交织而成的平纹布或斜纹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军用作战服的红外隐身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锦纶高强丝的纤度为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红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