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53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其包括:对于已经办理行李托运手续但未通过安检的旅客,在托运行李装舱过程中,核实每件待装舱行李对应的旅客是否通过安检,将未通过安检旅客的对应行李进行舱外预留;实时测算预估该旅客是否能够完成登机的风险,根据其风险程度确认是否需要减客,对于确定减客的旅客的对应行李不进行装舱。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机场现减客造成的航班延误的问题,帮助机场更加准确、便捷的落实减客相关步骤,顺畅各协同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减客决策的正确性与减客相关保障流程的效率。与减客相关保障流程的效率。与减客相关保障流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场调度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机场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民航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6年更是出台了《航班正常管理规定》从多个层面规范航班正常运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航空运输秩序。由于减客造成的航班延误作为机场延误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保证减客及卸载对应行李是一个必须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0003]当前,多数机场的减客工作均是调度员通过登机口登机保障人员的对讲机了解航班登机情况、登机人数等,信息获取滞后且极易在嘈杂的现场情况下发生消息丢失的情况,同时,由于各航班根据保障机位的位置不同,减客的决策时间也不尽相同,当生调通知进行减客后,货物装卸人员再前往指定航班,从茫茫的行李中找寻减客旅客的对应行李,在寻找的过程中还没有明显的寻找标识,就极易引起航班延误。
[0004]如减客指令下达的过早,则在费力找出行李后,旅客到达登机口进行登机时,还需再安排装卸人员进行行李的复装,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如减客指令下达存在延误,则极易造成因找行李而导致的航班延误,如错过航班放行时刻,则需寻找下一放行时刻,对旅客体验造成极大影响,同时会对机场机位资源造成浪费,如机场机位饱和,则入港航班无法按时降落,则对后续的放行产生一些列的影响,如致使入港航班备降周边机场,则影响将更为巨大。
[0005]综合机场以上要素,行程合理的减客决策与执行方案,减少因减客导致的航班延误,对提升民航服务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对于尚未通过安检但已办理行李托运对的旅客,若存在减客的情况,但行李已装舱,则面临找行李的过程,现只能通过行李编号进行减客行李的确认,查找效率较低,此类减客容易导致航班整体延误的技术问题。
[0007]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其包括:
[0009]步骤S1:对于已经办理行李托运手续但未通过安检的旅客,在托运行李装舱过程中,核实每件待装舱行李对应的旅客是否通过安检,将未通过安检旅客的对应行李进行舱外预留;
[0010]步骤S2:实时测算预估该旅客是否能够完成登机的风险,根据其风险程度确认是否需要减客,对于确定减客的旅客的对应行李不进行装舱。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实时测算预估该旅客是否能够完成登机的风险的方法包括:
[0013]ⅰ
)测算各安检通道至对应航班登机口的距离;
[0014]ⅱ
)根据未通过安检旅客的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以预估旅客的前进速度;
[0015]ⅲ
)通过其距离与旅客的前进速度,测算旅客到达登机口的时间,以评估其完成登机的风险。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在进行托运行李装机的过程中,通过手持终端设备扫码登记,所述手持终端设备通过离港系统与安检信息系统得知行李持有旅客是否通过安检通道,若扫描行李的持有旅客已通过安检通道,则将该行李装至舱内,若该行李的持有旅客尚未进行安检进入隔离区,则提示装卸人员将该行李暂时留至舱外。
[0017]进一步地,通过声光提醒的方式提示装卸人员。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9]步骤S3:当确认进行减客的时候,通过在离港系统将旅客拉下,获取安检信息中的旅客信息及对应航班信息,再通过航班信息在地服保障系统中得到保障人员的信息,在行李追踪中将对应行李的相关照片发送至保障人员的手持终端,以用于通过行李照片和行李编号共同确认被拉下行李的准确性。
[0020]进一步地,在旅客扫描登机牌通过安检通道时,测算的是否能够完成登机的风险,及时提醒旅客,若旅客接受风险提醒主动选择放弃登机,则提前进行减客。
[0021]进一步地,提前将各安检通道至登机口的距离、各类旅客的前进速度存为数据单元,通过数据积累与训练不断修订测算的准确性,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决策辅助。
[0022]进一步地,当旅客在登机口进行过检时,通过调用安检与离港系统内的旅客信息及登机口信息,测算旅客的到达时间,对存在风险的旅客进行提示,待数据积累学习后,对风险进行量化定级,对可能延误类旅客及时进行提醒,催促其快速前往指定登机口;对于严重延误类旅客可及时告知情况,通知相应航空公司,由旅客决定是否提前进行行程调整,如需单独进行配送,及时调配摆渡车进行接送。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通过总结现有减客过程中的痛点问题,整合机场数据,以预减客的形式将问题的解决处理前移,将事后补救的模式变为基于风险的预留保障。帮助旅客在第一时间了解风险信息,也为旅客争取了时间,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对于行李装卸而言,本方法通过整合数据,将减客后的行李翻舱由接到指令的盲目查找,变为了更加精确的定点下拉,通过行李预留更加快速、准确的定位行李,帮助机场保障部门更加合理的规划、利用资源,从而提高了整体协同作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0026]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关联系统示意图。
[0027]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对预减客行李确认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对预减客行李确认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在减客拉下行李对应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1]一种基于预减客的减客方法,其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
[0032]1.基于要素的预减客决策方法;
[0033]经多机场调研分析,减客对象可主要归类为两种原因。
[0034]A、隔离区内未登机旅客。
[0035]针对此类旅客,机场可采用广播寻人、登机区域寻人及人脸识别跟踪等多手段进行寻找,根据旅客通过安检通道的位置及目标登机口的所在区域,优先锁定旅客的路线及区域范围,同时配合保障人员进行人工寻找,减少此类旅客被减的情况发生。
[0036]B、尚未通过安检但已办理行李托运对的旅客。
[0037]此类旅客是减客的主要对象,同时,由于其已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如行李已装舱,则面临找行李的过程,现只能通过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对于已经办理行李托运手续但未通过安检的旅客,在托运行李装舱过程中,核实每件待装舱行李对应的旅客是否通过安检,将未通过安检旅客的对应行李进行舱外预留;步骤S2:实时测算预估该旅客是否能够完成登机的风险,根据其风险程度确认是否需要减客,对于确定减客的旅客的对应行李不进行装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测算预估该旅客是否能够完成登机的风险的方法包括:

)测算各安检通道至对应航班登机口的距离;

)根据未通过安检旅客的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以预估旅客的前进速度;

)通过其距离与旅客的前进速度,测算旅客到达登机口的时间,以评估其完成登机的风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进行托运行李装机的过程中,通过手持终端设备扫码登记,所述手持终端设备通过离港系统与安检信息系统得知行李持有旅客是否通过安检通道,若扫描行李的持有旅客已通过安检通道,则将该行李装至舱内,若该行李的持有旅客尚未进行安检进入隔离区,则提示装卸人员将该行李暂时留至舱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预减客的机场防延误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声光提醒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玲祥郭敬云李文清刘晓疆战嘉馨陈晓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民航凯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