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53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S1、铸型准备:首先根据不同的金属形状选取不同的铸型方式,且分成不同的形式,其中需要选取薄壁金属的原材料进行热熔,并准备相应的铸造模具、热熔材料的承装容器、铸造完成后的冷却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该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通过设置有自动化的金属铸造,利用良好的铸型前准备,通过浇注的方式进行铸造,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铸造的效率,且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配合对产品的精加工和金属的检测修复,不仅可以检测处产品的对应问题,而且能够极大的提高产品的利用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最后利用热处理和喷漆处理,极大的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极大的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极大的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
,具体为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胚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金属铸造的优点为:金属型冷却速度较快,铸件组织较致密,可进行热处理强化,力学性能比砂型铸造高15%左右,金属型铸造,铸件质量稳定,表面粗糙度优于砂型铸造,废品率低。劳动条件好,生产率高,工人易于掌握。
[0003]现有的薄壁金属在进行铸造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浇筑的过程中速率为控制好,造成铸造金属的质量不佳,且次品率较高,同时没有对金属加工后的产品进行详细的检测,致使大量的产品浪费,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解决了薄壁金属在进行铸造的过程中,浇筑的速率控制不佳,致使产品质量不好,以及没有检测导致产品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铸型准备:首先根据不同的金属形状选取不同的铸型方式,且分成不同的形式,其中需要选取薄壁金属的原材料进行热熔,并准备相应的铸造模具、热熔材料的承装容器、铸造完成后的冷却设备、铸造毛坯的金属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和修复设备;
[0007]S2、金属铸造:将选取薄壁金属的原材料进行热熔后利用热熔材料的承装容器在不同速率下将其倒入到对应的铸造模具进行铸造,一段时间后,通过冷却设备中的水冷循环对其进行冷却,直至合适温度时,将铸造模具去除得到所铸造的铸造毛坯;
[0008]S3、毛坯加工:对铸造完成后的铸造毛坯进行裁段处理,选取一根,先将其通过夹紧工具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对其的表面进行打磨去毛刺,并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以及切除浇冒口,采取精准的测量对其进行精加工,最后得到所需检测的预成品;
[0009]S4、金属检测:通过对加工后的预成品放置在检测台上,通过对应的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检测,针对于预成品表面的坑洞、断裂、毛刺、凸块、变形多种问题进行查找,并对所检测的产品进行分类、判断,然后运输到对应的二次加工处进行修复处理,继而再次进行检测,直至成为成品,或是报废;
[0010]S5、热处理:对加工后的成品统一进行热处理,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依次进行加工,处理完成后,对成品的表面喷涂涂料,最后运输至成品区。
[0011]优选的,所述S1中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
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根据对应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进行选择。
[0012]优选的,所述S2中所采用的方式为浇注铸造,所需浇注的温度需控制在750℃,其中浇注一定要平稳,不可中断液流,尽量使金属液沿浇道壁流入型腔,且浇注时按照先慢、后快、再慢的浇注速率,浇注时按照先慢、后快、再慢的浇注原则,浇包嘴应尽可能靠近浇口杯,防止金属液流过长造成氧化和铸件产生氧化夹杂。
[0013]优选的,所述S2中所需控制的浇道最小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其中v
d
为金属液在金属型中平均上升速度,单位为cm/s;W为铸件的重量,单位为g;p为金属液的密度,单位为g/cm3;t为浇注时间,单位为s;A
min
为浇道最小截面积,单位为cm2;δ为铸件平均壁厚,单位为mm;h为金属型腔的高度,单位为cm。
[0014]优选的,所述S2中的冷却设备是通过水液的冷却循环进行冷却,其中需要通过冷凝器进行制冷,制冷温度为0℃,且一直进行冷却,同时对冷却后的水液进行过滤冷却后再次进行使用,直至毛坯的固定,同时铸造模具去除时,需要两侧受力均匀去除。
[0015]优选的,所述S3中裁段处理为将铸造毛坯切割为高度为100mm,且留有5mm的加工余量,薄壁的厚度控制在5mm,对外表面的毛刺进行去除,并将清理的异物进行回收处理,其中浇冒口切除长度为2mm,并且对铸造毛坯的表面进行打孔等工作,不断精修后,将产品的长度控制在标准尺寸100
±
0.5mm,并对产品的边角进行倒圆角处理。
[0016]优选的,所述倒圆角处理中所涉及的其中R为铸造的圆角半径,单位为mm;δ1、δ2均为铸件两个相邻壁的厚度,单位为mm,且在进行冷却的过程中,基于金属型面一定的倾斜角度,且倾斜角度为5
°

[0017]优选的,所述S4中通过对产品进行检测后,将其分类为可修复产品和不可修复产品,其中可修复产品通过修复设备进行加工,然后再次进行金属检测,而不可修复产品运输到热熔中,进行熔炼后进行再次的铸造使用。
[0018]优选的,所述S5中的热处理中,所需的加热温度为900摄氏度,加热时长为2小时;所需的保温温度为550摄氏度,保温时长为30分钟;所需的冷却温度为常温,且冷却的时间为1小时。
[0019]优选的,所述S5中的喷涂操作中,先对金属产品进行预热处理,所需的预热温度为150摄氏度,预热时间为40分钟,且然后通过喷涂器进行喷涂,完成定型后,再次进行预热,所需的预热温度为350摄氏度,预热时间为30分钟。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通过在S1、铸型准备:首先根据不同的金属形状选取不同的铸型方式,且分成不同的形式,其中需要选取薄壁金属的原材料进行热熔,并准备相应的铸造模具、热熔材料的承装容器、铸造完成后的冷却设备、铸造毛坯的金属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和修复设备,S2、金属铸造:将选取薄壁金属的原材料进行热熔后利用热熔材料的承装容器在不同速率下将其倒入到对应的铸造模具进行铸造,一段时间后,通过冷却设备中的水冷循环对其进行冷却,直至合适温度时,将铸造模具去除得到所铸造的铸造毛坯,S3、毛坯加工:对铸造完成后的铸造毛坯进行裁段处理,选取一根,先将其通过夹紧工
具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对其的表面进行打磨去毛刺,并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以及切除浇冒口,采取精准的测量对其进行精加工,最后得到所需检测的预成品,S4、金属检测:通过对加工后的预成品放置在检测台上,通过对应的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检测,针对于预成品表面的坑洞、断裂、毛刺、凸块、变形多种问题进行查找,并对所检测的产品进行分类、判断,然后运输到对应的二次加工处进行修复处理,继而再次进行检测,直至成为成品,或是报废,S5、热处理:对加工后的成品统一进行热处理,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依次进行加工,处理完成后,对成品的表面喷涂涂料,最后运输至成品区,通过设置有自动化的金属铸造,利用良好的铸型前准备,并通过浇注的方式进行铸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铸型准备:首先根据不同的金属形状选取不同的铸型方式,且分成不同的形式,其中需要选取薄壁金属的原材料进行热熔,并准备相应的铸造模具、热熔材料的承装容器、铸造完成后的冷却设备、铸造毛坯的金属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和修复设备;S2、金属铸造:将选取薄壁金属的原材料进行热熔后利用热熔材料的承装容器在不同速率下将其倒入到对应的铸造模具进行铸造,一段时间后,通过冷却设备中的水冷循环对其进行冷却,直至合适温度时,将铸造模具去除得到所铸造的铸造毛坯;S3、毛坯加工:对铸造完成后的铸造毛坯进行裁段处理,选取一根,先将其通过夹紧工具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对其的表面进行打磨去毛刺,并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以及切除浇冒口,采取精准的测量对其进行精加工,最后得到所需检测的预成品;S4、金属检测:通过对加工后的预成品放置在检测台上,通过对应的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检测,针对于预成品表面的坑洞、断裂、毛刺、凸块、变形多种问题进行查找,并对所检测的产品进行分类、判断,然后运输到对应的二次加工处进行修复处理,继而再次进行检测,直至成为成品,或是报废;S5、热处理:对加工后的成品统一进行热处理,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依次进行加工,处理完成后,对成品的表面喷涂涂料,最后运输至成品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根据对应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进行选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采用的方式为浇注铸造,所需浇注的温度需控制在750℃,其中浇注一定要平稳,不可中断液流,尽量使金属液沿浇道壁流入型腔,且浇注时按照先慢、后快、再慢的浇注速率,浇注时按照先慢、后快、再慢的浇注原则,浇包嘴应尽可能靠近浇口杯,防止金属液流过长造成氧化和铸件产生氧化夹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模重力压型薄壁金属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需控制的浇道最小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其中v
d
为金属液在金属型中平均上升速度,单位为cm/s;W为铸件的重量,单位为g;p为金属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科首创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