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037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包括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子节点通讯单元、主节点通信模块,监控管理平台以及警报单元;所述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进行通信,当其中一个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失去连接后,该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发送至相邻的在线的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其相邻的在线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间接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当其中某个变电站与主机失联时,其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相邻的。连接相邻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面积的社区建设越来越多,商用建筑和民用建筑中,配电房、开关站、电缆井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大至片区,小至某一栋大楼,都会要设置配电房或开关站。这些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区域内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出现紧急情况要能快速通知工作人员到场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变电站进行实时监测的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包括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子节点通讯单元、主节点通信模块,监控管理平台以及警报单元;所述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烟雾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摄像头、烟雾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了海底隧道的变电站中,采集变电站中实时画面、烟雾以及温湿度数据;数据采集单元通过通讯单元无线电连接监控管理平台;所述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进行通信,当其中一个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失去连接后,该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发送至相邻的在线的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其相邻的在线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间接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0005]进一步的,所述管理平台包括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所述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可采用5g网络进行通信;所述固定终端连接主节点通信模块。
[0006]进一步的,在变电站中变电设备本体底部设置RFID电子标签,在用于变电主设备盘点及正在信息调取的移动设备上设置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该移动设备同过子节点通讯单元连接主节点通信模块,并且将读取的信号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自动巡检模块,自动巡检模块包括海底隧道三维地理信息扫描装置、RFID扫描装置;三维地理信息扫描装置用于识别隧道位置,RFID 扫描装置用于扫描RFID电子标签。
[0008]进一步的,在海底隧道中还设置有光纤探测系统,光纤探测系统用于探测振动位置,在探测光纤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RFID电子标签,RFID扫描装置每读取探测光纤上的一个RFID电子标签后,三维地理信息扫描装置记录该RFID 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0009]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变电站(配电所)设备及环境进行全天候的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完成对变电站辅助设备控制、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消防报警、门禁监控;当其中某个变电站与主机失联时,其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相邻的变电站,通过相邻的变电站将数据发送给主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包括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子节点通讯单元、主节点通信模块,监控管理平台以及警报单元;
[0012]所述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烟雾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摄像头、烟雾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了海底隧道的变电站中,采集变电站中实时画面、烟雾以及温湿度数据;数据采集单元通过通讯单元无线电连接监控管理平台。
[0013]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进行通信,当其中一个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失去连接后,该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发送至相邻的在线的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其相邻的在线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间接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
[0014]具体的过程如下: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之间保持双向心跳连接,当一个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掉线,与监控管理平台失去连接后,该子节点无法接收平台的心跳报文,判断自己已离线,此时,离线的子节点向相邻的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发送包含身份信息以及求助信号,相邻的子节点向求助的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发送应答信号,离线的子节点收到应答信号后,向临近的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发送数据信息,临近的子节点将数据转发给监控管理平台。
[0015]检测管理平台包括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固定终端则为计算机等监控装置,所述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可采用5g 网络进行通信;所述固定终端连接主节点通信模块。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可以实现数据共享。
[0016]在变电站中变电设备本体底部设置RFID电子标签,在用于变电主设备盘点及正在信息调取的移动设备上设置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该移动设备同过子节点通讯单元连接主节点通信模块,并且将读取的信号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当需要对变电设备进行操作时,进行RFID验证可以减少误操作。
[0017]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自动巡检模块,自动巡检模块包括海底隧道三维地理信息扫描装置、RFID扫描装置;三维地理信息扫描装置用于识别隧道位置,RFID 扫描装置用于扫描RFID电子标签。在海底隧道中还设置有光纤探测系统,光纤探测系统用于探测振动位置,在探测光纤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RFID电子标签,RFID扫描装置每读取探测光纤上的一个RFID电子标签后,三维地理信息扫描装置记录该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及现代通信技术等集成应用,对变电站(配电所)设备及环境进行全天候的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完成对变电站(配电所) 辅助设备控制、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消防报警、门禁监控、配电设备状态监测等信息整合,并上传至供电公司综合监控统一平台,实现一体化、智能化集中监管,提高变电站(配电所)运行与维护管理水平,降低综合管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包括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子节点通讯单元、主节点通信模块,监控管理平台以及警报单元;所述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烟雾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摄像头、烟雾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了海底隧道的变电站中,采集变电站中实时画面、烟雾以及温湿度数据;数据采集单元通过通讯单元无线电连接监控管理平台;所述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可通过无线网络通讯进行通信,当其中一个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与监控管理平台失去连接后,该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发送至相邻的在线的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其相邻的在线子节点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间接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隧道电力物联网智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平台包括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所述固定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可采用5g网络进行通信;所述固定终端连接主节点通信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胡英豪马昌锋张俊王文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