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的瞬态可调畸变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36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气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的瞬态可调畸变发生装置,属于燃气轮机加力燃烧室技术领域;每个耦合叶片具有六个独立驱动机构,经调节机构可以实时对不同耦合叶片安装角、扭转角度和冷却气流量温度独立调整,以真实发动机机动的速率即时产生实际加力燃烧室进口存在的温度分布和余旋角非均匀分布的复杂极端耦合流场。耦合叶片尾缘可扭转扩大了可生成温度不均匀流场轮廓模式范围,自由度高的耦合叶片对高余旋角区域的复现能力增强,无须对畸变流场轮廓进行降阶近似,可以在不停机情况下于时间空间尺度上获得目标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畸变进气流场,实现了瞬态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畸变模拟。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畸变模拟。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畸变模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的瞬态可调畸变发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轮机加力燃烧室
,具体是一种进气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的瞬态可调畸变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把传统涡轮部件的支撑装置划分到加力燃烧室中进行一体化设计,因此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进口截面前移到涡轮动力出口截面。加力燃烧室的进气条件更加恶劣,由于涡轮工作上不均匀性及涡轮叶片旋转产生的尾流作用,导致进气余旋角度在径向和周向都存在不均匀性;涡轮出口温度分布不均匀由冷却气对涡轮壁面进行冷却和主燃烧室不连续的燃油喷射产生。上述各种因素共同导致了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进口为强余旋角度非均匀(非均匀进气余旋角和非均匀进气温度分布)进气条件,是影响加力燃烧室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3]真实飞行条件下,加力燃烧室进口气流参数同时存在进气余旋角度和进气温度分布畸变,其流场并不是两种畸变流场的简单叠加,传统的余旋畸变发生装置只能产生单一的进气畸变流场,不能同时模拟两种畸变流场耦合对加力燃烧室作用效果。现有的一些可调节的余旋或温度畸变发生装置产生的流场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的瞬态可调畸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环形机匣(1),所述的环形机匣(1)内部设置若干耦合叶片(2);所述的耦合叶片(2)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叶片前缘(3)、叶片主体(4)以及斜向设置的叶片尾缘(5);所述的叶片尾缘(5)可扭转;所述的叶片尾缘(5)分为四个尾缘段,分别为第一尾缘段(5

1)、第二尾缘段(5

2),第三尾缘段(5

3),第四尾缘段(5

4);各尾缘段之间无相互影响作用;所述的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包括第一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1),第二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2),第三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3),第四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4);第一尾缘段(5

1)、第二尾缘段(5

2),第三尾缘段(5

3),第四尾缘段(5

4)分别和第一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1),第二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2),第三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3),第四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4)焊接;所述的第一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1),第二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2),第三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3),第四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4)分别通过四个通过第二弧形开孔(11)穿过外部机匣(1)与步进电机相连,通过设定程序输出调节信号驱动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沿第二弧形开孔(11)中心线在
±
30
°
范围做周向旋转,实现耦合叶片尾缘(5)角度沿径向方向可实时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气余旋角度和温度分布耦合的瞬态可调畸变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叶片尾缘(5)内部设置矩形流道(13);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内部设置空心柱形机构流道(14);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尾缘段(5

1)、第二尾缘段(5

2),第三尾缘段(5

3),第四尾缘段(5

4)中心分别对应存在第一矩形流道(13

1),第二矩形流道(13

2),第三矩形流道(13

3),第四矩形流道(13

4);所述的第一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1),第二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2),第三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3),第四空心柱形旋转机构(8

4)中心分别对应存在第一空心柱形机构流道(14

1),第二空心柱形机构流道(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鹏张举星颜应文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