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挠性栓形件和加强肋的行星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266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件,组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颊板(201)的行星架(101)、轴颈(205)和轴套(207);其中轴颈(205)的第一端部被固定在颊板(201)中;其中轴颈(205)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轴套(207)中;并且其中轴颈(205)的第二端部固定在轴套(207)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元件(111)和支撑环(103);其中加强元件(111)被固定在轴套(207)和支撑环(103)中;并且其中轴套(207)和加强元件(111)两件式地相互连接。(207)和加强元件(111)两件式地相互连接。(207)和加强元件(111)两件式地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挠性栓形件和加强肋的行星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组件。
[0002]从现有技术中已知所谓的挠曲销(Flex Pin)。例如在公开文献DE 1 500 451A1中描述了挠曲销。挠曲销是挠性的轴颈,在该轴颈上装配有轴套。行星齿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轴套上。如果轴颈变形,则这通过轴套的倾斜得以补偿。由于轴颈的可变形性实现行星级的载荷补偿。
[0003]在斜齿啮合的行星级中,在齿啮合时产生轴向指向的力。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齿啮合时的轴向力与行星齿轮与环齿轮齿啮合时的轴向力反向。因此,倾斜力矩作用在行星齿轮上。这种倾斜力矩将在挠曲销中导致不期望的变形。因此难以提供具有挠曲销的斜齿啮合的行星级。然而,直齿啮合的齿轮导致噪声排放增加。
[0004]本专利技术基于的目的在于,消除现有技术中已知解决方案的内在的缺点。尤其应在行星级中实现载荷补偿,而不增加噪声排放。
[0005]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来实现。优选的改进方案被包含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0006]该组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颊板的行星架。颊板涉及支撑结构,行星栓形件被固定在该支撑结构中。可旋转的行星架通常借助颊板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防旋转的结构(例如变速器壳体)中。
[0007]行星架的行星栓形件由相应的轴颈和轴套构成。对应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轴颈和至少一个轴套。
[0008]轴套涉及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的旋转对称的主体。空腔和主体围绕共用的轴线是旋转对称的。此外,空腔是敞开的,因此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该开口关于同一轴线是旋转对称的。尤其,轴套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空心圆柱体的形状。
[0009]轴套和轴颈共同构成行星栓形件。轴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被设置成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轴套中。在此,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对应于轴套的对称轴线。轴套要么构成轴承的内环,行星齿轮借助该内环被支承在轴套中;要么构成轴承座,轴承的内环可以被固定在该轴承座上。对应地,轴套的表面的一部分优选具有直圆柱体的罩面的形状。
[0010]优选地,除了轴套,轴颈也是关于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旋转对称的。
[0011]轴颈具有两个轴向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轴颈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中间段。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轴向相互间隔开。中间段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该中间段将这两个端部相互连接。尤其,中间段可以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这些平面径向地延伸,即与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正交地定向。于是,轴颈的第一端部和中间段位于第一平面的不同侧。对应地,轴颈的第二端部和中间段位于第二平面的不同侧。
[0012]所述轴颈的第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颊板中。该固定优选是刚性的,即以如下方式实施,使得轴颈的第一端部相对于第一颊板是不可运动的。尤其,轴颈可以在其第一端部处与颊板一体式地连接。
[0013]轴颈的至少一部分伸入轴套中或由轴套形成的空腔中。反过来这意味着,轴套的至少一部分在周向方向上包围轴颈。轴颈的伸入轴套中的部分包括轴颈的第二端部。轴颈的第二端部尤其位于轴套或者空腔中。
[0014]所述轴颈的第二端部被固定在所述轴套中。优选地,该固定是刚性的,即其方式是轴颈的第二端部相对于轴套的一部分(该第二端部被固定在该部分中)是不可运动的。例如,在轴颈的第二端部与轴套之间可以存在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连接。轴颈的第二端部和轴套优选两件式地彼此连接。在此,轴颈的第二端部和轴套形成两个物理上彼此分离的部件。
[0015]在轴颈与轴套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完全围绕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延伸。这涉及轴套的空腔的未被轴颈填满的部分。优选地,该间隙是关于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旋转对称的。因此这同样意味着,轴颈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套中是在轴向上定中心的。
[0016]优选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被布置在颊板或颊板的区域(轴颈的第一端部被固定在该区域中)与轴套的区域(轴颈的第二端部被固定在该区域中)之间。
[0017]间隙以柔性介质填充。介质尤其可以涉及流体,例如润滑剂和/或空气。
[0018]通过所描述的组件,轴套的第一轴向端部是自由浮动的。这意味着轴套的第一轴向端部仅由轴套的相邻部分承载。轴套的第一轴向端部与不属于轴套的装置之间没有接头连接。
[0019]由于轴套的第一轴向端部是自由浮动的,该第一轴向端部可以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轴颈运动。相应的运动伴随着轴颈的弹性变形。因此,由轴颈和轴套构成的行星栓形件具有挠曲销的变形特性。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行星架具有至少一个加强元件和支撑环。该加强元件用于加强轴套。为此,加强元件被固定在轴套和支撑环上,并且因此与支撑环形成轴套的经加强的连接。轴套中的力藉由加强元件在支撑环中得到支撑。
[0021]加强元件优选地被固定在轴套的第二轴向端部。轴套的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在轴向上相互间隔开。中间段位于第一轴向端部与第二轴向端部之间,该中间段将这两个轴向端部相互连接。轴套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轴向端部、第二轴向端部和中间段。尤其,中间段可以位于第三平面与第四平面之间,这些平面径向地延伸,即与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正交地定向。轴套的第一轴向端部和中间段位于第三平面的不同侧。对应地,轴套的第二轴向端部和中间段位于第四平面的不同侧。
[0022]加强元件优选一体式地被固定在轴套和/或支撑环中。尤其,轴套、加强元件和支撑环可以一体式地互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单件构成轴套、加强元件和支撑环。
[0023]加强元件优选加强轴套,以防止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切向延伸的轴线倾斜。该轴线与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垂直相交,并与圆相切定向,该圆完全在与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正交定向的平面内延伸,并且该圆的圆心位于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上。尤其,加强元件可以是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径向延伸的肋。
[0024]支撑环优选地是环形的。这意味着它具有环形的基本形状。环是环面。环的对称轴线优选地与行星架的中心轴线或旋转轴线重合。
[0025]本体的基本形状表示原始本体的形状,从该原始本体中,通过消除各个区域、例如通过插入凹口并且/或者通过添加各个区域来产生最先提及的本体。
[0026]轴套通过加强元件被部分加强。这使得在行星级中容易地使用斜齿啮合的齿部成为可能。由齿啮合中的轴向作用的力产生的倾斜力矩由加强元件抵消,而轴套保持对作用在圆周方向上的力的抗压。由此,与挠曲销一样,可以在行星级的齿啮合中进行载荷补偿。
[0027]加强元件优选地从支撑环出发,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径向向外延伸。反过来,这意味着,加强部件从轴套出发,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径向向内延伸。因此,轴套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在径向上布置得比支撑环更靠外。轴套上最接近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的点到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支撑环上最远离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的点到行星架的旋转轴线或中心轴线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颊板(201)的行星架(101)、轴颈(205)和轴套(207);其中所述轴颈(205)的第一端部被固定在所述颊板(201)中;其中所述轴颈(205)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轴套(207)中;并且其中所述轴颈(205)的第二端部被固定在所述轴套(207)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加强元件(111)和支撑环(103);其中所述加强元件(111)被固定在所述轴套(207)和所述支撑环(103)中;并且其中所述轴套(207)和所述加强元件(111)两件式地相互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ZF风力安特卫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