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氯-4-(4-氯苯氧基)-苯乙酮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25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以下简称“二苯醚酮”)是合成农用苯醚甲环唑的中间体。苯醚甲环唑是一种超高效、光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形成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在防治病害的过程中,表现出预防、治疗、铲除的三大功效。因此其应用技术已成为农药企业的研究重点,潜在应用市场非常广阔。目前我国三氮唑类杀菌剂使用量逐年增高,因此加紧对其中间体二苯醚酮的研制开发并使之大规模生产,可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0003]2007年,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申请了《一种制备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方法》的专利(CN101434528A),该专利采用了二苯醚、三氯化铝、乙酸酐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经过合成、水解、萃取、脱溶、重结晶等工序获得二苯醚酮。该工艺主要采用先水解、后处理溶剂的方式生产二苯醚酮,溶剂回收率低,且操作复杂。重结晶工序中采用甲醇作为重结晶溶剂,由于甲醇低温下对二苯醚酮仍有一定的溶解度,造成二苯醚酮回收率低。多批次平均收率约为90%,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合成方法,包括原料:原料二苯醚、路易斯酸和乙酰氯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0005][0006]制作如下步骤:
[0007](1)将二苯醚和路易斯酸加入溶剂中,采用计量泵将乙酰氯溶液也打入溶剂中,温度为

15~50℃合成反应生成二苯醚酮合成液;
[0008](2)将二苯醚酮合成液升温脱除溶剂,析出固体,脱除的溶剂回用至步骤(1)中,产生的固体加入去离子水水解,分层获得油层与水层;
[0009](3)将步骤(2)中油层用去离子水洗涤一次,水洗后的水与步骤(2)中水解后的水层合并后放于釜中,在温度为5~50℃下用溶剂萃取,萃取后油层在温度为50~100℃蒸发回收溶剂,溶剂干燥后回到步骤(1)中重复利用,蒸发后所得釜余与步骤(3)中水洗后油层合加入石油醚重结晶,所述的重结晶升温溶解终点温度为30~105℃,结晶降温终点温度为0~25℃,之后抽滤得到精品二苯醚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溶剂为二氯乙烷、邻二氯苯、氯苯、甲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硝
基苯或四氢呋喃。
[0011]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路易斯酸是三氯化铝、硝酸镧、氯化锡或氯化铈。
[0012]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合成反应温度为

15~25℃。
[0013]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升温脱除溶剂温度为25~85℃,所述的去离子水量为析出固体质量的2.5~3倍。
[0014]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水解过程温度为60~80℃,
[0015]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洗涤温度为5~50℃。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萃取温度为5~15℃,所述的萃取用溶剂量为所述水层质量的0.5~1倍。
[0017]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萃取油层的温度为50~78℃。
[0018]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石油醚的质量为蒸发釜余和水洗后油层总量的1.5~2倍。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一种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合成方法,提供了以二苯醚、路易斯酸、乙酰氯等原料经过先脱溶后水解的方式合成二苯醚酮,同时本申请也提供了一种二苯醚酮重结晶方法。本专利技术简化了生产工艺,产品收率高,原料消耗低,易于工业化实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阐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除纯度为百分比外,除非另有说明,其中的“%”均为“质量%”。
[0024]如图1所示:
[0025]实验实例1
[0026](1)在1000ml四口烧瓶中投入二苯醚(98.5%)75.0g,加入溶剂二氯乙烷90.2g,催化剂三氯化铝49.2g,降温至5℃。将30.0g乙酰氯与90.0g二氯乙烷配置成均匀溶液,使用计量泵打入反应体系,控制反应滴加时间2h,保温时间4h。保温结束后,取少量反应液水解得到油层,归一气谱检测,二苯醚含量0.005%,二苯醚酮含量95.2%。改合成装置为蒸馏装置,负压条件下脱除171.3g二氯乙烷(95%馏分),釜余为黑色固体颗粒物132.7g。
[0027](2)准备1000mL四口烧瓶一个,加入去离子水380g,20g试剂盐酸,降温至5℃,缓慢将上述132.7g固体放入水中,待水解彻底结束后,70℃保温0.5h,趁热分层。得到油层92.0g。水层418.7g
[0028](3)将(2)中油层用50g去离子水室温洗涤一次,得水洗后油层90.2g。将所得水洗水51.5g与(2)中水解后水层合并后用240g二氯乙烷萃取一次,萃取后油层蒸发回收溶剂,干燥后重复利用。蒸发后所得釜余3.5g与(3)中水洗后油层合并。
[0029](4)将(3)中93.7g合并油层溶于165g石油醚中,升温至72℃,保温15min后,降温结晶,10℃抽滤得到精制二苯醚酮固体81.87g。
[0030]结果由气谱归一检测,成品归一结果为99.92%,总收率为94.2%。
[0031]实验实例2
[0032](1)在1000ml四口烧瓶中投入二苯醚(98.5%)75.0g(0.3mol),加入溶剂邻二氯苯132g(0.9mol),催化剂三氯化铝49.2g,降温至5℃。将30.0g乙酰氯与143g邻二氯苯配置成均匀溶液,使用计量泵打入反应体系,控制反应滴加时间2h,保温时间4h。保温结束后,取少量反应液水解获得油层,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合成方法,包括原料:原料二苯醚、路易斯酸和乙酰氯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制作如下步骤:(1)将二苯醚和路易斯酸加入溶剂中,采用计量泵将乙酰氯溶液也打入溶剂中,温度为

15~50℃合成反应生成二苯醚酮合成液;(2)将二苯醚酮合成液升温脱除溶剂,析出固体,脱除的溶剂回用至步骤(1)中,产生的固体加入去离子水水解,分层获得油层与水层;(3)将步骤(2)中油层用去离子水洗涤一次,水洗后的水与步骤(2)中水解后的水层合并后放于釜中,在温度为5~50℃下用溶剂萃取,萃取后油层在温度为50~100℃蒸发回收溶剂,溶剂干燥后回到步骤(1)中重复利用,蒸发后所得釜余与步骤(3)中水洗后油层合加入石油醚重结晶,所述的重结晶升温溶解终点温度为30~105℃,结晶降温终点温度为0~25℃,之后抽滤得到精品二苯醚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二氯乙烷、邻二氯苯、氯苯、甲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硝基苯或四氢呋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路易斯酸是三氯化铝、硝酸镧、氯化锡或氯化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4‑
(4

氯苯氧基)

苯乙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林洋石苏洋廖强龚正福雍晨阳马荣慧韩小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