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01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换热扁管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对设置,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节流结构,节流结构与流体通道连通,节流结构位于入口处,节流结构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弯折段。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扁管的节流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节流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节流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扁管内设置有流体通道和凸包结构,通过凸包结构可以对流体通道内的流体介质造成一定的扰流作用。一般的,将换热扁管的入口部插入至集流管内,以使流体通道和激流管连通,现有技术中的入口部多为位于换热扁管端部,且入口部为孔状结构。
[0003]然而,这样不利于入流处进行节流,使得换热扁管的节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扁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扁管的节流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扁管,换热扁管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对设置,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节流结构,节流结构与流体通道连通,节流结构位于入口处,节流结构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弯折段。
[0006]进一步地,节流结构包括第一节流槽,第一节流槽设置在第一板体上。
[0007]进一步地,第一节流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槽段、第一弧形连接段、第二槽段和第二弧形连接段,第一槽段远离第一弧形连接段的一端形成第一节流槽的节流口,第二弧形连接段位于入口处,第二弧形连接段远离第二槽段的一端形成第一节流槽的出流口。
[0008]进一步地,第一板体包括第一主板和第一节流板,第一节流板设置在第一主板的端部,第一节流槽位于第一节流板上;第二板体包括第二主板和第二节流板,第二节流板设置在第二主板的端部;其中,第二主板与第一主板相对设置,第二节流板与第一节流板相对设置,以使第一节流槽与第二节流板形成第一节流通道。
[0009]进一步地,第一节流槽的节流口位于第一主板的侧部。
[0010]进一步地,第一主板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折弯部,第二主板的侧部设置有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与第一折弯部相对设置以形成卡接部,集流管上设置有与卡接部相适配的卡接口,卡接部卡设在卡接口处,以使第一节流槽插入至集流管内。
[0011]进一步地,节流结构还包括第二节流槽,第二节流槽设置在第二板体上,第二节流槽位于入口处,第二节流槽与流体通道连通,第二节流槽与第一节流槽相对设置,以使第二节流槽和第一节流槽形成第二节流通道。
[0012]进一步地,第一节流槽的出流口处的流通方向与流体通道内的流通方向呈第一预定角度设置;和/或,第二节流槽的出流口处的流通方向与流体通道内的流通方向呈第二预定角度设置。
[0013]进一步地,流体通道为U形通道,入口和出口位于换热扁管的同一端,入口和出口间隔设置,第一节流槽的节流口朝向靠近入口的一侧设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扁管,换热扁管为上述提供的换热扁管。
[00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换热扁管上设置有节流结构,并使节流结构与流体通道连通,这样,能够便于使液体经节流结构的多个弯折段节流后进入流体通道内,这样能够增加节流阻力,以更好地加强节流效果。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扁管的节流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第二节流槽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未设置有第二节流槽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一节流槽和第二节流槽的换热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示出了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第一节流槽的换热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示出了图6中B处的放大图;
[0024]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扁管和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C处的放大图;
[0028]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爆炸图。
[00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0]10、第一板体;11、第一节流槽;111、第一槽段;112、第一弧形连接段;113、第二槽段;114、第二弧形连接段;115、节流口;12、第一主板;121、第一折弯部;13、第一节流板;20、第二板体;21、第二主板;211、第二折弯部;22、第二节流板;23、第二节流槽;30、集流管;40、翅片;50、边板;60、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2]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换热扁管,该换热扁管包括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第二板体20与第一板体10相对设置,具体的,可以将第一板体10和第
二板体20焊接在一起,第二板体20和第一板体10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之间设置有节流结构,节流结构与流体通道连通,节流结构位于入口处,节流结构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弯折段。
[0033]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扁管,由于在换热扁管上设置有节流结构,且节流结构与流体通道连通。这样,进入换热扁管内的液体将先由节流结构的多个折弯段进行节流,随后,节流后的液体进入流体通道内。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增加节流阻力,以提高节流效果,从而使集流管30内的制冷剂能够更充分地混合、更均匀地分配到每只换热扁管,本实施例中的换热扁管特别适用于蒸发器应用。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扁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扁管的节流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同时,通过多个折弯段能够避免节流结构在长度方向过长的情形,进而避免了换热扁管的整体长度增加过多的情况。
[003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节流结构包括第一节流槽11,第一节流槽11设置在第一板体10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第一节流槽11能够便于对液体进行节流,具体的,第一节流槽11的流通面积远小于流体通道内的流通面积,以便于保证节流效果。同时,第一节流槽11可以为条形槽结构,第一节流槽11也为弧形槽结构。
[00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节流槽1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槽段111、第一弧形连接段112、第二槽段113和第二弧形连接段114,第一槽段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扁管包括:第一板体(10);第二板体(20),与所述第一板体(1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体(20)和所述第一板体(10)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具有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板体(10)和所述第二板体(20)之间设置有节流结构,所述节流结构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节流结构位于所述入口处,所述节流结构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弯折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结构包括第一节流槽(11),所述第一节流槽(11)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槽(1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槽段(111)、第一弧形连接段(112)、第二槽段(113)和第二弧形连接段(114),所述第一槽段(111)远离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段(112)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节流槽(11)的节流口(115),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段(114)位于所述入口处,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段(114)远离所述第二槽段(113)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节流槽(11)的出流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0)包括第一主板(12)和第一节流板(13),第一节流板(13)设置在第一主板(12)的端部,所述第一节流槽(11)位于所述第一节流板(13)上;所述第二板体(20)包括第二主板(21)和第二节流板(22),所述第二节流板(22)设置在所述第二主板(21)的端部;其中,所述第二主板(21)与所述第一主板(1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节流板(22)与所述第一节流板(13)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节流槽(11)与所述第二节流板(22)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建马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