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99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中部设置定位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箱内底部两侧设置导向组件,所述定位冷却组件包括双向滚珠丝杆,所述双向滚珠丝杆转动设置在调节槽内,所述双向滚珠丝杆两侧对称设置第一丝母以及第二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上端固定第一载板,所述第二丝母上端固定第二载板,所述第一载板两侧设置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载板两侧对向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载板中部设置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二载板中部设置第二散热风扇,所述双向滚珠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冷却箱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不同规格的铸造砂模进行定位以及冷却干燥,同时便于铸造砂模的拆装。同时便于铸造砂模的拆装。同时便于铸造砂模的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泵体铸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泵体在铸造过程中,需要使用铸造砂模进行冷却定型,泵体砂模铸造时需要对沙模进行凝固干燥以利于后续的浇筑。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铸造砂模冷却装置无法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铸造砂模的使用,不能不同规格铸造砂模进行快速冷却,同时铸造砂模重量大,不易安装以及拆卸,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能够对不同规格的铸造砂模进行定位以及冷却干燥,同时便于铸造砂模的拆装,降低拆装难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中部设置定位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箱内底部两侧设置导向组件,所述定位冷却组件包括双向滚珠丝杆,所述双向滚珠丝杆转动设置在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槽开设在冷却箱内底部位置,所述双向滚珠丝杆两侧对称设置第一丝母以及第二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上端固定第一载板,所述第二丝母上端固定第二载板,所述第一载板两侧设置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载板两侧对向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载板中部设置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二载板中部设置第二散热风扇,所述双向滚珠丝杆一端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冷却箱一侧。
[0006]优选的,所述冷却箱两侧设置多组散热口,多组所述散热孔等距排布在冷却箱两侧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杆一端设置第一吸盘,所述第二定位杆一端设置第二吸盘。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以及第二散热风扇均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冷却箱前侧面上。
[0009]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腔体内底部,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上端设置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两侧设置第一导向杆以及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上端与第一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上端与第二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活动连接在第一收纳槽内,所述第二支撑台活动连接在第二收纳槽内,所述第一收纳槽与第二收纳槽对称开设在调节槽两侧的冷却箱内底部,所述第一支撑台上转动设置第一导向辊,所述第二支撑台上转动设置第二导向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辊以及第二导向辊均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第一导向辊均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三组以上所述第二导向辊均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
[0011]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连接销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双向滚珠丝杆、第一载板、第二载板、第一定位杆以及第
二定位杆的设置,使得通过双向滚珠丝杆的旋转,能够同时调节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的间距,进而通过第一定位杆以及第二定位杆能够对不同规格的铸造砂模进行快速夹持固定,由于第一散热风扇以及第二散热风扇的设置,能够对铸造砂模进行快速冷却干燥,由于电动推杆、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第一导向辊以及第二导向辊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一导向辊以及第二导向辊对铸造砂模进行导向,便于铸造砂模的拆卸。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0014]图中:1-定位冷却组件,2-导向组件,3-控制面板,4-冷却箱,101-双向滚珠丝杆,102-调节槽,103-第一丝母,104-第一散热风扇,105-第一载板,106-第一定位杆,107-第二定位杆,108-第二散热风扇,109-第二载板,110-第二丝母,201-承载板,202-电动推杆,203-腔体,204-第一导向杆,205-第一收纳槽,206-第一支撑台,207-第一导向辊,208-第二导向辊,209-第二支撑台,210-第二收纳槽,211-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包括冷却箱4,所述冷却箱4内中部设置定位冷却组件1,所述冷却箱4内底部两侧设置导向组件2,所述定位冷却组件1包括双向滚珠丝杆101,所述双向滚珠丝杆101转动设置在调节槽102内,所述调节槽102开设在冷却箱4内底部位置,所述双向滚珠丝杆101两侧对称设置第一丝母103以及第二丝母110,所述第一丝母103上端固定第一载板105,所述第二丝母110上端固定第二载板109,所述第一载板105两侧设置第一定位杆106,所述第二载板109两侧对向第二定位杆107,通过双向滚珠丝杆101的旋转,能够同时调节第一载板105与第二载板109的间距,进而通过第一定位杆106以及第二定位杆107能够对不同规格的铸造砂模进行快速夹持固定,所述第一载板105中部设置第一散热风扇104,所述第二载板109中部设置第二散热风扇108,所述双向滚珠丝杆101一端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冷却箱4一侧,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04以及第二散热风扇108均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设置在冷却箱4前侧面上,能够对铸造砂模进行快速冷却干燥。
[0017]为了提高冷却箱4的空气对流效果,继而提高铸造砂模的干燥效果,所述冷却箱4两侧设置多组散热口,多组所述散热孔等距排布在冷却箱4两侧表面。
[0018]为了进一步提高铸造砂模固定时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定位杆106一端设置第一吸盘,所述第二定位杆107一端设置第二吸盘。
[0019]为了能够通过第一导向辊207以及第二导向辊208对铸造砂模进行导向,便于铸造砂模的拆卸,所述导向组件2包括电动推杆202,所述电动推杆202设置在腔体203内底部,所
述电动推杆202的活塞杆上端设置承载板201,所述承载板201两侧设置第一导向杆204以及第二导向杆211,所述第一导向杆204上端与第一支撑台20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211上端与第二支撑台20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台206活动连接在第一收纳槽205内,所述第二支撑台209活动连接在第二收纳槽210内,所述第一收纳槽205与第二收纳槽210对称开设在调节槽102两侧的冷却箱4内底部,所述第一支撑台206上转动设置第一导向辊207,所述第二支撑台209上转动设置第二导向辊208,所述电动推杆202通过连接销与控制面板3电性连接,电动推杆202的型号为DT100。
[0020]为了进一步提高铸造砂模移动时的导向性,所述第一导向辊207以及第二导向辊208均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第一导向辊207均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台206上,三组以上所述第二导向辊208均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台209上。
[0021]工作原理: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4),所述冷却箱(4)内中部设置定位冷却组件(1),所述冷却箱(4)内底部两侧设置导向组件(2),所述定位冷却组件(1)包括双向滚珠丝杆(101),所述双向滚珠丝杆(101)转动设置在调节槽(102)内,所述调节槽(102)开设在冷却箱(4)内底部位置,所述双向滚珠丝杆(101)两侧对称设置第一丝母(103)以及第二丝母(110),所述第一丝母(103)上端固定第一载板(105),所述第二丝母(110)上端固定第二载板(109),所述第一载板(105)两侧设置第一定位杆(106),所述第二载板(109)两侧对向第二定位杆(107),所述第一载板(105)中部设置第一散热风扇(104),所述第二载板(109)中部设置第二散热风扇(108),所述双向滚珠丝杆(101)一端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冷却箱(4)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4)两侧设置多组散热口,多组所述散热孔等距排布在冷却箱(4)两侧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杆(106)一端设置第一吸盘,所述第二定位杆(107)一端设置第二吸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铸造砂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04)以及第二散热风扇(108)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多军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升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