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CDMOS器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76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IC DMOS器件结构,通过在常规trench SIC DMOS基础上增加deep trench,并在deep trench底部做P+注入,然后淀积oxide,回刻oxide,同时注意底部保留较厚的oxide,最后热氧生长gate oxide以及填充poly,淀积ILD及source metal而形成SIC DMOS器件;trench底部的厚oxide以及底部注入的P+都能对trench形成保护,在反向耐压的高场强下,deep trench底部的P+形成耗尽层扩展连接在一起,对中间shallow trench形成电场保护,降低其峰值电场强度,提升器件整体BV稳定性。提升器件整体BV稳定性。提升器件整体BV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IC DMOS器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器件设计方法,属于MOSFET
,涉及一种SIC DMOS器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提升SIC DMOS器件BV稳定性以及RSP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SIC DMOS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开始替代常规的Si VDMOS以及Si IGBT,但是SIC DMOS在带来优异性能的同时也有其固有缺点,其一重点便是由于其宽禁带特性带来的高击穿场强(约为Si器件的10倍)这导致栅氧化层易受损或被击穿,造成器件失效或稳定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文所述,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SIC DMOS由于其宽禁带特性带来的高击穿场强导致栅氧化层易受损或被击穿,造成器件失效或稳定性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SIC DMOS器件结构,通过在常规trench SIC DMOS基础上增加deep trench,并在deep trench底部做P+注入,然后淀积oxide,回刻oxide,同时注意底部保留较厚的oxide,最后热氧生长gate oxide以及填充poly,淀积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C D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衬底(1),N

epi区(2),第一P阱(3),第一栅极(4),P

well区(5),氧化层(6),金属化源极(7),第二栅极(8),Thick oxide层(9),浅槽层(11),深槽层(12);所述N

epi区(2)位于N+衬底(1)的正面;所述N

epi区(2)顶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器件顶部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的深槽层(12);所述深槽层(12)的底部设有第一P阱(3);所述第一P阱(3)的顶面设有Thick oxide层(9);所述Thick oxide层(9)的顶面设有第一栅极(4);所述N

epi区(2)顶层的中间部位设有沿器件顶部向底部方向延伸设置的浅槽层(11),所述浅槽层(11)的底部设有Thick oxide层(9);所述Thick oxide层(9)的顶面设有第二栅极(8);所述深槽层(12)和所述浅槽层(11)之间设有P

well区(5),所述P

well区(5)顶层具有沿器件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内部均设置有N+源区,第二P阱设置在两个N+源区之间,所述N+源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旺钱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橙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