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71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有PCB线包,所述PCB线包具有叠设连接的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所述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均包括有上下叠设的4N层PCB线圈和4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变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平面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变压器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采用圆形的磁芯绕线结构,绕线的产品,绕制工艺麻烦,效率受局限,在引脚处,通过焊锡,把线材和金属引脚连接,这个焊接点是产品最虚弱的部分,产品失效主要集中在这里;且对于高频变压器而言,其必须用到磁芯,由于磁芯比较脆,容易摔坏,从而导致整个高频变压器产品的耐摔性低。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变压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变压器,其通过将PCB线圈印制于PCB基板上,省去了绕线制程,能够通过标准的工业化生产来达到产品特性一致性和高的品质要求,提升了生产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有PCB线包,所述PCB线包具有叠设连接的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所述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均包括有上下叠设的4N层PCB线圈和4N

1层PCB基板,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中的每层PCB基板隔设于相邻两层PCB线圈之间,所述PCB线圈呈涡旋线状印制于PCB基板上;所述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的两端对应设有三个第一通孔、中间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且每层PCB线圈的涡旋外端、内端分别设有第一电气连接点、第二电气连接点,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相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PCB线包中,处于奇数排序的PCB线圈的第二电气连接点通过相应的第二通孔实现连接,形成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中的一者,处于奇数排序的PCB线圈的第一电气连接点分别电性连接至一端的三个第一通孔;所述PCB线包中,处于偶数排序的PCB线圈的的第二电气连接点通过相应的第二通孔实现连接,形成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中的另一者,处于偶数排序的PCB线圈的第一电气连接点分别电性连接至另一端的三个第一通孔。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相邻PCB线圈的涡旋方向相反,其一为顺时针方向卷绕分布,另一为逆时针方向卷绕分布。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阻焊层。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CB线圈为铜皮加工而成。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面变压器还包括有变压器外壳,所述变压器外壳具有敞口的容置腔,所述PCB线包位于容置腔中;其中:
PCB线包的六个第一通孔上均连接有端子,所述端子自容置腔伸出变压器外壳外;或,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一体成型连接有六个端子,每个端子的一端位于容置腔中并插设于PCB线包的相应第一通孔内,每个端子的另一端位于变压器外壳外。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面变压器还包括有磁芯中柱,所述PCB基板、PCB线圈均具有对应设置的中心孔,所述磁芯中柱穿设于中心孔。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通孔位于中心孔的两侧。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芯中柱呈EE或EI状。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PCB线圈印制于PCB基板上,省去了绕线制程,能够通过标准的工业化生产来达到产品特性一致性和高的品质要求,提升了生产效率;且PCB线圈印制于PCB基板上,增加了其焊接点的强度;以及,PCB线圈通过相应的通孔连接,以形成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尤其是,对于高频变压器而言,其不需设置磁芯,从而提高高频变压器产品的耐摔性,降低产品不良或故障的隐患,提高了使用寿命。
[00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传统的变压器的俯视图;图2是传统的变压器的剖视图;图3是传统的变压器的绕线结构示意图;图4是传统的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不含变压器外壳);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一的分解图(不含变压器外壳);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二的分解图(不含变压器外壳);图8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二的连接示意图(不含变压器外壳);图9是图8的工作原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二的第一PCB集成板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二的第二PCB集成板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含变压器外壳);图13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一的分解图(含变压器外壳);图14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二的分解图(含变压器外壳);图15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三的分解图(含变压器外壳、端子设置于PCB线包上)。
[0016]附图标识说明:10、PCB线包
ꢀꢀꢀꢀꢀꢀꢀꢀꢀꢀꢀꢀꢀꢀꢀꢀꢀ
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
ꢀꢀꢀꢀꢀꢀꢀꢀꢀꢀꢀꢀꢀꢀꢀ
103、中心孔11、第一PCB集成板
ꢀꢀꢀꢀꢀꢀꢀꢀꢀꢀ
12、第二PCB集成板20、PCB线圈
ꢀꢀꢀꢀꢀꢀꢀꢀꢀꢀꢀꢀꢀꢀꢀꢀꢀ
21、第一电气连接点22、第二电气连接点
ꢀꢀꢀꢀꢀꢀꢀꢀꢀꢀ
30、PCB基板
40、绝缘板
ꢀꢀꢀꢀꢀꢀꢀꢀꢀꢀꢀꢀꢀꢀꢀꢀꢀꢀ
50、变压器外壳501、容置腔
ꢀꢀꢀꢀꢀꢀꢀꢀꢀꢀꢀꢀꢀꢀꢀꢀꢀ
502、磁芯中柱安装位60、端子
ꢀꢀꢀꢀꢀꢀꢀꢀꢀꢀꢀꢀꢀꢀꢀꢀꢀꢀꢀꢀ
70、磁芯中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照图1至图1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多种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PCB线包10,所述PCB线包10具有叠设连接的第一PCB集成板11、第二PCB集成板12,所述第一PCB集成板11、第二PCB集成板12均包括有上下叠设的4N层PCB线圈20和4N

1层PCB基板30,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PCB集成板11、第二PCB集成板12中的每层PCB基板30隔设于相邻两层PCB线圈20之间,所述PCB线圈20呈涡旋线状印制于PCB基板30上;所述第一PCB集成板11、第二PCB集成板12的两端对应设有三个第一通孔101、中间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102,且每层PCB线圈20的涡旋外端、内端分别设有第一电气连接点21、第二电气连接点22,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点21电性连接于相应的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点22电性连接于相应的第二通孔102;所述PCB线包10中,处于奇数排序的PCB线圈20的第二电气连接点22通过相应的第二通孔102实现连接,形成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中的一者,处于奇数排序的PCB线圈20的第一电气连接点21分别电性连接至一端的三个第一通孔101;所述PCB线包10中,处于偶数排序的PCB线圈20的的第二电气连接点22通过相应的第二通孔102实现连接,形成次级绕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PCB线包,所述PCB线包具有叠设连接的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所述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均包括有上下叠设的4N层PCB线圈和4N

1层PCB基板,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中的每层PCB基板隔设于相邻两层PCB线圈之间,所述PCB线圈呈涡旋线状印制于PCB基板上;所述第一PCB集成板、第二PCB集成板的两端对应设有三个第一通孔、中间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且每层PCB线圈的涡旋外端、内端分别设有第一电气连接点、第二电气连接点,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相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点电性连接于相应的第二通孔;所述PCB线包中,处于奇数排序的PCB线圈的第二电气连接点通过相应的第二通孔实现连接,形成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中的一者,处于奇数排序的PCB线圈的第一电气连接点分别电性连接至一端的三个第一通孔;所述PCB线包中,处于偶数排序的PCB线圈的的第二电气连接点通过相应的第二通孔实现连接,形成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中的另一者,处于偶数排序的PCB线圈的第一电气连接点分别电性连接至另一端的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社社周衡山王永刚张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普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