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合稳定的二尖瓣修复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二尖瓣修复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特别是房室瓣关闭不全或反流现象,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瓣膜成形、人工机械瓣膜替换和生物瓣膜替换几种。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瓣膜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与人工机械瓣膜替换相比,瓣膜成形术具有不需要抗凝,避免了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良好的成形效果有利于心功能恢复。生物瓣膜替换术后虽然抗凝时间较短,但其使用寿命较短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0003]在进行瓣膜成形术过程中,需要采用修复夹具实现,通常采用第一夹合臂和第二夹合臂配合夹持瓣叶。行业里一般认为,第一夹合臂的作用在于捕获瓣叶,并带动捕获的瓣叶与第二夹合臂夹合。因此,一般将第一夹合臂上设置倒刺,并把倒刺设计的很尖很薄,以期其能穿透瓣叶。但是经多次临床试验发现,一般会将第二夹合臂放置在瓣叶附近,即起到托举瓣叶的作用,而将第一夹合臂继续向远端推送,至瓣叶位于第二夹合臂合适位置时,回拉第一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合稳定的二尖瓣修复夹具,包括:一夹合结构,具有配合夹取原生瓣叶的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夹合臂,所述第二夹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夹合臂配合的至少两个第二夹合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合臂的外侧面上具有:多个第一摩擦件,从远端至近端成一排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二夹合臂;所述第二夹合臂的内侧面上具有:多个第二摩擦件,从远端至近端成一排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一夹合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合稳定的二尖瓣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均采用锯齿形结构,所述第一摩擦件的锯齿形结构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上的锯齿形结构相互啮合配合夹持瓣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合稳定的二尖瓣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件采用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一摩擦件中的一个四边形底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夹合臂上,所述第一摩擦件的两个侧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中与所述第一夹合臂连接处的两个夹角中,位于近端的夹角为第一夹角,位于远端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所述三角形结构中的远离第一夹合臂的另一个夹角朝向所述第二夹合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合稳定的二尖瓣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明,耿肖肖,丁峰,石成晓,陈大凯,
申请(专利权)人: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