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硝酸盐催化碳化法制备高氮掺杂的石墨化多孔碳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68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硝酸盐催化碳化法制备高氮掺杂的石墨化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属于掺氮多孔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步骤如下:依次将二氰二胺和金属硝酸盐按一定比例加入恒温蒸馏水中溶解并搅拌,随后将该溶液加热蒸干并研磨得到固体粉末状混合物,再将该粉末状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高温处理,碳化产物经过酸处理、烘干、研磨后得到高氮掺杂的石墨化多孔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路线简便,且可通过调控硝酸盐种类和用量来实现对碳材料的形貌、结构,以及组成的调控,所制备碳产品的氮掺杂含量高,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好,石墨化程度高,具有非常好的亲水性,显示出优异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硝酸盐催化碳化法制备高氮掺杂的石墨化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掺氮多孔碳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硝酸盐催化碳化法制备高氮掺杂的石墨化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基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等,在催化、吸附,以及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将杂原子B、N、P、S等掺杂到碳纳米材料中可以改变碳材料的元素构成,调变材料的电荷结构,在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具有重要应用。N原子掺杂到碳材料中,能够增加碳材料中可反应的官能团,增强碳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和化学吸附,增强碳材料表面与电解液之间的作用,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和离子的扩散,提高材料的比电容,同时能够产生更多活性位点和缺陷位,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在能源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0003]目前国内外制备掺氮碳材料主要有后处理法与直接合成法。后处理法制备步骤复杂,且产品中的氮含量相对较低,一般小于5wt%。直接合成法将含氮物质,例如含氮的离子液体,含氮MOF,含氮树脂等与碳源混合或预先制备碳氮前驱体,随后置于高温下热解以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硝酸盐催化碳化法制备高氮掺杂的石墨化多孔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1)称取5~20g二氰二胺溶解于50~200ml恒温70~90℃的蒸馏水中,得到恒温70~90℃的溶液A;(2)称取2~10g金属硝酸盐加入所述恒温70~90℃的溶液A中,采用动态搅拌5~10min得到混合均匀的恒温70~90℃的溶液B;(3)将所述恒温70~90℃的溶液B置于70~90℃恒温油浴锅内动态搅拌,直至水份蒸发烘干,烘干得到的固体充分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敬乔雨晴赵门丁飞郜安然刘媛媛高灿李玉艳李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