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撞针结构以及撞点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导光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撞针结构以及撞点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导光板一般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参见图1,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1。导光板本体1设置有入光侧、出光侧、网点面102和出光面101,导光板本体1靠近光源11的一侧为入光侧,导光板本体1靠近光源11的一侧为出光侧,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101位于入光侧和出光侧之间,且网点面102位于出光面101的相对面。光源11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本体1的入光侧进入导光板本体1,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101出射,以形成面光源11提供给显示面板。
[0003]目前,一般在导光板本体1的网点面102上设置呈凸起设置的网点结构2,这些网点结构2的作用就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导光板的网点结构2的正投影通常呈圆形,网点结构2主要是由热压、激光或射出工艺制备成型。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利用该网点结构2对光线进行漫反射时,由于受光面的面积较小,漫反射散射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于导光板本体(1)的网点面(102)上,所述网点结构(2)包括第一受光面(3)、第二受光面(4)以及若干第一连接面(5),所述第一受光面(3)与所述第二受光面(4)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受光面(3)背离所述第二受光面(4)的一侧与所述导光板本体(1)的网点面(102)连接,所述第二受光面(4)远离所述第一受光面(3)的一侧与所述导光板本体(1)的网点面(102)连接;所述第一受光面(3)与所述第二受光面(4)的另外两侧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面(5)与所述网点面(102)连接,所述第一受光面(3)与所述网点面(102)的夹角为锐角,且所述第一受光面(3)与所述第二受光面(4)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60
°‑
17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光面(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受光子面(31)以及第二受光子面(32),所述第二受光面(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受光子面(41)以及第四受光子面(42),所述第一受光子面(31)的侧边与所述第三受光子面(41)的侧边相连接并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受光子面(31)与所述第三受光子面(41)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受光子面(32)的侧边与所述第四受光子面(42)的侧边相连接并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受光子面(31)、所述第二受光子面(32)、所述第三受光子面(41)以及所述第四受光子面(4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面(5)与所述网点面(1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光子面(31)设有第一侧边(311),所述第二受光子面(32)设有第二侧边(321),所述第三受光子面(41)设置有第三侧边(411),所述第四受光子面(42)设置有第四侧边(421),所述第一侧边(311)、所述第二侧边(321)、所述第三侧边(411)以及所述第四侧边(421)组合形成第三受光面(6),所述第三受光面(6)正投影于所述网点面(102)的形状为正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5)、所述第一受光面(3)、所述第二受光面(4)以及所述第三受光面(6)均为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5)、所述第一受光面(3)以及所述第二受光面(4)均为曲面,且所述第一受光面(3)与所述第二受光面(4)连接形成朝向所述导光板本体(1)的出光面(101)的方向凸出的曲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光板的网点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群,张佳奕,阮绪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元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