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63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停车位技术领域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四个支撑架,四个所述支撑架呈矩形布置,所述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板,两个所述矩形板关于承载板对称,且矩形板上均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在四个支撑架上;所述承载板左右侧壁上均设置有限位组件,两个所述挡板上均设置有限位取消组件,所述承载板和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四个所述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复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可以避免防护挡板对轮胎损伤的目的。上设置可以避免防护挡板对轮胎损伤的目的。上设置可以避免防护挡板对轮胎损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停车位
,具体为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0002]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式车库诞生于1920年的美国。随着60年代全球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立体车库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地区先后得到普及并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在日本这样国土面积狭小、汽车保有量超过800万辆的国家,立体车库已经达到70%的绝对占比优势,但是在我国,立体车库行业起步于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经济迅速提升,居民生活收入稳步提高,私家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亿多量之巨,随之而来的泊车位矛盾急需立体车库等解决方案来处理。
[0003]在这个寸土寸金的社会背景下,立体停车位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停车位一般设置的面积相对较小,新手司机在停车时车辆不能保证平行进入车库,车辆在进入车库时车辆容易刮蹭车库两侧的防护挡板,容易损伤轮胎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四个支撑架(1),四个所述支撑架(1)呈矩形布置,所述支撑架(1)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矩形板(3),两个所述矩形板(3)关于承载板(2)对称布置,且矩形板(3)上均滑动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滑动连接在四个支撑架(1)上;所述挡板(4)上均设置有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关于承载板(2)对称设置且用于对承载板(2)进行支撑限位,两个所述挡板(4)上均设置有限位取消组件,所述限位取消组件在安装架(5)向上移动时取消限位组件对承载板(2)的限位,所述承载板(2)和安装架(5)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在承载板(2)相对于安装架(5)向下移动时驱动两个挡板(4)矫正车辆位置,同时对车辆起到防护作用;所述限位组件的侧边均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在车辆需要开出停车库时驱动挡板(4)及承载板(2)回到初始位置,使限位组件再次对承载板(2)起支撑限位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两个第一楔形块(6),两个所述第一楔形块(6)均滑动连接在挡板(4)上,且两个第一楔形块(6)呈前后分布;若干所述第一楔形块(6)的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上套装有用于第一楔形块(6)复位的第一弹簧(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取消组件均包括第一齿条杆(9)、伸缩转动轴(10)、固定块(11),所述第一齿条杆(9)固定连接在前侧的支撑架(1)上;所述第一齿条杆(9)的侧边设置有能够与其相啮合的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转动连接在挡板(4)上,所述第一齿轮(12)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的侧边设置有能够与其相啮合的第三齿轮(14),所述第三齿轮(14)固定连接在伸缩转动轴(10)上,所述伸缩转动轴(10)转动连接在挡板(4)的顶部,所述伸缩转动轴(10)伸缩段的端面固定连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1)上,且丝杆(15)的螺纹与固定块(11)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固定块(11)固定连接在挡板(4)的顶部;所述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梁志成刘刚兰宗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